總結:
1.目前集團所有醫院正常運營,一季度保持健康增長,醫院業務合併口徑整體門診人次同比增長199%,住院人次同比增長88%;併購醫院門診人次同比增長122%,住院同比增長28%。
2.三四月份疫情以來蘇州兩家醫院正常運營,保障急診、急救,提供24小時急診通道,對無核酸陰性患者救治不延誤,醫院設有急診急救緩衝區提供診治,同時進行核酸檢測。兩家醫院是吳中區、吳江區癌症協會定點救治幫扶單位,持續不間斷爲腫瘤患者提供服務。
3.長期來看,癌症五年生存率在提高,需求量在擴增。上週五,永鼎醫院單日收入220.7萬元,滄浪醫院103萬元,重慶、廣濟、單縣100多萬元,沒感覺到明顯疫情的影響。公司應對措施是堅決響應主管部門的措施,一季度看公司經營數據很好,二季度看上週五沒有明顯影響,略有影響是因爲口腔科、眼科、內鏡科、體檢篩查等暫時停業,下半年疫情恢復下選擇性醫療會增多,需求有望恢復性增長。
Q&A:
Q:疫情的判斷,公司應對的方法?
人民日報近日提到,中國醫療資源非常短缺,人均ICU牀位相比發達國家有較大的差距,如果只治不防,醫療體系會沖垮,目前疫情前移防控是非常正確的戰略。疫情引起重視醫療資源短缺,上週國常會專門提到大力支持社會資本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投入。疫情防要因地制宜,防疫和生產並重,蘇州雖然有疫情影響,但一季度數據很好,重慶高新區等地也出現疫情波動,但收治病人量還在上升。長期來看,癌症五年生存率在提高,需求量在擴增。上週五,永鼎醫院單日收入220.7萬元,滄浪醫院103萬元,重慶、廣濟、單縣100多萬元,沒感覺到明顯疫情的影響。公司應對措施是堅決響應主管部門的措施,國內的疫情防控的措施是完全正確的。
一季度看公司經營數據很好,二季度看上週五沒有明顯影響,略有影響是因爲口腔科、眼科、內鏡科、體檢篩查等暫時停業,下半年疫情恢復下選擇性醫療會增多,需求有望恢復性增長。
Q:公司新醫院的選址是怎樣考慮的,聊城醫院距離中心醫院還是比較近的;如何降低公立醫院在附近擴建的可能,最近關注到重慶腫瘤醫院的新院區開工新聞?
聊城醫院在城市的邊緣,在經濟開發區,周圍有比較成熟的居民區。聊城醫院已經開業1個月,日門診量已經過了100,推算年化門診量過萬,聊城醫院預計月收入300-400萬現金流打平,月收入600萬可以實現財務盈利,今年有希望實現單月盈虧平衡並實現盈利。重慶腫瘤醫院計劃在高新區開新院,不知道具體建設的時間,而公司的重慶海吉亞二期今年年內會交付,列入了高新區的十四五規劃。同時德州、無錫項目在積極推進中。
Q:公司疫情下比公立醫院做的好的原因,有哪些差異化措施?
公立醫院有很多抗疫任務,而我們的醫院既要做好防疫,又要努力的收治更多的病人,公司的醫院也會比公立醫院更容易接受號召。公司的醫生是比較辛苦的,每天都在互相打氣。
Q:未來選址規劃,會不會選址策略會避開?
公司選址是政府招商,目前邀請的蠻多,做政府配套,尤其是新區。公司認爲周邊新建醫院不是太大的問題,判斷新區有基本的企業、人員入住,新區離退休老年人比較多,夠的供給是鞋的。未來會連續選擇長三角等地區擴張。
Q:腫瘤手術、康復、安臨業務的毛利率?
腫瘤收入佔比47.5%,其中放療業務佔比27%,剩下的是手術和化療,毛利端,放療業務的毛利率在60%左右,其他的腫瘤收入的毛利率35%左右。
21年併購的2個新醫院腫瘤佔比還不高,實際上公司去年的腫瘤收入佔比是提升的,加上新併購的醫院之後拉平了。
Q:疫情過後形式的判斷,政府調動了很多的資金,疫情後醫保可支付的情況不是很樂觀?民營醫院和公立醫院的優劣勢?
民營醫院效率天生是優勢,公司在精細化管理、標準化、對政策的敏感度方面做的很好,至少有10個點以上的效率優勢,模塊化、垂直化、標準化、個性化的管理,是公司的優勢和護城河,不斷提高效率,做到成本優勢,未來支付方式改革DRGDIP等是一種更市場化的方式,公司與公立醫院相比,誰能把醫保資金更有效利用,能拿到更多的醫保資金的傾斜。醫院本身有規模效應和時間積累效應、品牌積澱,公司的供應鏈、模塊化系統可以共用,醫院有很強的無形資產優勢,未來公司優勢會越來越明顯。
Q:住院收入佔比很高,但是放療收入佔比較低,爲什麼會做的這麼好?
腫瘤病人的業務,現在按照國家規定,都必須放在住院,但是隨着未來DRG、DIP政策的實施,可能允許在門診部門接受治療。公司的門診的收入佔比是35%,實際上是一直在上升的,是由於公司的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在患者心中口碑提升,首診佔比提升了,門診的佔比就會提升。
Q:公司放療中心投入?
用的都是自己的設備,資本投入在人民幣500萬左右。
Q:跨區併購拓展,以往比較成功,除了管理優秀、地區選擇,作爲新進入者,怎麼獲得當地消費者和患者認可,快速佔領市場?
第一,併購、新建醫院有內部清單,按照這個清單按圖索驥就會找到有病人基礎的地方;戰術上,腫瘤專科有機構比如抗癌協會管理,疾控中心有登記,找機構做患者提前教育。第二,公司是全國最大的腫瘤集團和連鎖放療集團,放療滲透率很低,癌友有抗癌羣,公司醫院設備比公立醫院全、好,差異化競爭優勢逐漸體現出來。公司有很強的放療設備優勢,中國的放療滲透率僅有30%,連發達國家的一半都沒有,放療同時需要具備醫、技、設備,公司醫院的放療設備比很多公立醫院的配置都要好,公司在放療業務上的人員、技術等有一整套的儲備和積澱,公司有100多個物理師,也算是積累了一定的壁壘。
Q:腫瘤是否特別依賴專家,當地本土化工作,是不是要當地專家引入?
其實腫瘤是非常複雜的體系,比較看重MDT的多學科討論,沒有太多靠個人手藝,有相關指南,相對依賴藥品、設備。腫瘤還是大的團隊建設,不是依賴單個醫生。跟透析比較類似,客戶認可後粘性比較高。當然也積極跟當地專家進行多點執業。腫瘤病人久病成醫,可以判斷醫院的藥品全不全,對醫院的設備、技術都很瞭解,他們對醫院認可也會帶動身邊的癌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