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如果疫情改善,佈局哪些方向?

本文來自:堯望後勢

前言:本篇報告主要針對全球疫情、疫苗與口服藥研發的現狀與進展,以及國內防疫、海外出入境政策進行了梳理;同時覆盤了過去2年期間5輪疫情出現改善預期之後市場的表現,以探尋後續如果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市場將如何演繹,以及可以提前佈局的投資方向。

一、全球疫情、疫苗與口服藥研發現狀及進展

1、全球疫情現狀

自2020年2月新冠爆發以來,疫情幾度反覆,截至2022年4月14日,全球累計新冠確診人數達5億人次,累計死亡病例618萬人。受新冠變異毒株Omicron影響,2022年1月主要國家經歷了爆發以來感染人數最多的一輪疫情反彈,歐美一些主要國家重新採取了一些防疫措施,目前來看,全球主要國家新增病例均已達低值,德法意疫情也在2022年3月衝高後回落;國內仍受疫情擾動,源頭均爲境外輸入Omicron病例。

2、疫苗與口服藥研發最新進展

疫苗接種與特效口服藥成爲主要國家抵抗疫情蔓延的重要法寶。從新冠疫苗接種率來看,主要經濟體疫苗接種率均維持較高水平,截至4月14日,中、美、日、西、意、德、法新冠疫苗至少接種一劑次人羣佔比分別爲89%、77%、82%、88%、84%、76%、80%,完全接種率分別爲86%、66%、80%、86%、79%、75%、78%。主要經濟體80%左右的疫苗接種率是控制疫情反彈的重要幫手,新冠疫情緩解後,區域經濟與全球協作有望進一步放開。

新冠口服藥研發捷報頻傳。海外方面,2021年11月以來,默沙東研發的Molnupiravir、輝瑞研發的PAXLOVID和羅氏研發的Ronapreve各自在美國、中國、日本等多個國家獲得使用許可;2022年2月7日,鹽野義公司公佈S-217622最新III期臨牀試驗數據,患者在服用第三天時,體內含有帶傳染性病毒的患者比率比服用安慰劑組減少63%-80%。國內方面,開拓藥業研發的普克魯胺、君實生物研發的VV116、真實生物研發的阿茲夫定等分別在2022年4月6日、3月17日、4月16日公佈III期臨牀試驗,獲得了新的突破性進展。從現有口服藥來看,口服特效藥具備價格較低、運輸便利等優勢,抗藥性及最終藥效成果喜人,伴隨口服藥研發進入收穫期,新冠疫情威脅有望得到進一步遏制。

二、國內防疫及海外出入境政策

1、海外國家出入境政策逐步寬鬆

Omicron引發新一輪全球疫情“海嘯”,隨着主要國家新增確診人數回落,絕大部分國家出入境政策逐步放寬。2021年11月Omicron新毒株出現後,各國確診人數飆升,各國入境防疫政策普遍出現收緊。值得注意的是,本輪變異毒株雖然將全球確診人數推向新高,但各國感染死亡率卻並不高。目前,全球主要國家新增病例數已見頂回落,部分國家開始繼續推進出入境政策的放寬。2022年3月1日,歐盟對抵達前至少14天且不超過270天內注射過被歐盟或者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可的疫苗的旅客取消旅行限制,但德國仍受疫情較大影響,防疫政策有所反覆;北美防疫政策自2021年11月8日起已經逐步放開,本輪Omicron引起的新冠疫情對政策影響不大;亞太地區4月最新出入境政策整體處於逐步放鬆態勢,已完成新冠疫苗接種的旅客入境基本僅需一次核酸檢測,社交限制也逐步放開;國內出入境政策仍維持在較爲嚴格的水準。整體而言,目前疫情防控常態化已成各國共識,在內部與全球疫情控制在合理範圍內逐步放開趨勢逐步明朗,全球流動與協作漸次恢復。

2、Omicron衝擊之下,國內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

2022年年初以來,Omicron對國內疫情帶來了新的衝擊,中共中央、國務院堅持“動態清零”的方針不動搖,“從嚴從緊、抓細抓實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切實提升阻斷疫情傳播的速度力度,用最短時間實現社會面清零”。

三、歷次疫情改善預期升溫下的市場表現覆盤

我們梳理了2020年以來,疫情相關的重要事件,並基於此來分析疫情對整個市場及行業表現的影響。我們總結了其中5輪疫情出現改善預期之後市場的表現,分別包括“武漢解封”、“全球疫苗和口服藥臨牀數據實現重大突破”以及“國內第一批疫苗接種”等。

我們篩選了消費相關的共計46個二級行業及103個三級行業,分別計算5輪疫情出現改善預期之後一個月各行業的漲跌幅表現,最後彙總得到各行業5輪漲跌幅的中位數、平均數以及上漲概率。下表中列出了5輪行業漲跌幅中位數位於前30位的細分行業。

綜合考慮到漲幅彈性以及上漲的概率,若後續疫情出現改善,則可以重點佈局食品飲料(酒類等)、消費者服務(旅遊零售、酒店、景區)、交通運輸(航空、機場)等方向。

四、若後續疫情改善,佈局哪些方向?

1、酒類:經濟活動修復有望提升行業景氣度

次高端、大衆白酒在疫情穩定後盈利有望得到大幅改善。國內新冠疫情大規模爆發後,嚴格的出行管控下,酒類消費場景受到極大限制,需求不佳;考慮到高端白酒與次高端/大衆酒消費場景的差異,後者受到的衝擊明顯更大。2020下半年開始,國內疫情穩定後,經濟活動逐步恢復,線下宴席增加,消費情緒回暖,中小型白酒企業業績大幅改善,以山西汾酒、洋河股份、捨得酒業、酒鬼酒、迎駕貢酒、老白乾酒爲代表的次高端/大衆酒表現較好。

另外啤酒方面,也因爲消費場景的增加帶動量價齊升。啤酒作爲線下聚會、KTV等常見大衆酒類,有着價格低廉、需求量大且購買途徑便捷的特點。在疫情改善後,消費場景增加,啤酒的產需都獲得大幅提升,2021年12月啤酒產量當月同比增加10.90%,2022年3月,36大中城市罐裝和瓶裝啤酒均價相比疫情期間最低值提高了4.30%和3.16%。

2、旅遊零售(免稅):乘疫情錯位之風,順消費升級之勢

國內外疫情錯位之下,免稅行業大放異彩。新冠疫情爆發後,區別於其他社會服務行業的巨大打擊,免稅行業乘風而起。由於我國出入境政策維持較爲嚴格的水準,而國內疫情防控實施較好,期間國內旅遊、出行穩步放開,免稅行業抓住該契機迅速成長,2020年和2021年全年免稅銷售額分別達到274.8億元和494.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4.5%和80.0%。

短期來看,由於2022年3月以來,國內受到Omicron的影響,疫情再度反覆,並導致深圳、上海、長春等多地出現封控,免稅銷售因此出現回落,2022年一季度海南離島免稅購物金額147.2億元,其中1-2月免稅購物金額爲120.7億元(單月平均達到60億元左右,創下新高),3月份僅26.5億元,受Omicron影響爲嚴重,後續若國內疫情逐步控制,免稅銷售額有望大幅回升。

長期來看,隨着全球新冠疫情得到遏制,國內若逐步放寬出境政策,免稅行業可能遭遇一定陣痛。但隨着中國經濟的提升和居民消費能力的升級,奢侈品等商品需求穩步上揚(根據麥肯錫的預測,2025年中國或將貢獻全球奢侈品消費額的40%),免稅行業在長期來看仍然具備較強競爭力。

3、航空:短暫承壓後盈利彈性終將釋放

國內民航運量與疫情趨勢高度相關,疫情趨緩後民航復甦確定性較高。從數據來看,航空客運量與國內疫情呈顯著負相關,2020年疫情初期客運量迅速降至歷史低點,此後隨着國內疫情的改善,2020年秋季客運量回升至2019年同期水平;2021年初疫情反彈及8月局部疫情小範圍爆發,民航運量再次回落,隨後小幅修復;2022年一季度受Omicron的影響,防疫形勢再度嚴峻,也帶動了民航客運量的回落,若後續疫情得到控制,民航客運量有望修復。

從美國民航復甦情況來看,長期如果出境政策放寬,民航景氣仍有較大彈性。美國民航業在疫情後同樣面臨重創,2020年客運量月度同比數據大幅回落,但21年二季度開始,伴隨疫苗的大規模接種以及相關禁令的解除,美國民航客運量持續修復。拜登政府宣佈自2021年11月8日起對已接種新冠疫苗的旅客正式解除所有禁令,自2021年12月31日起正式解除針對南非等8個非洲國家的旅行禁令,此後海外各國陸續放鬆出入境政策,共同帶動國際航線的回溫,若後續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逐步放鬆出入境政策,則國際航線業務將帶來較大的業績彈性。

4、景區及酒店:疫情防控常態化,景區及酒店邊際復甦

2021年以來,國內疫情防控逐步常態化,國內旅遊、出行的相關政策也不斷放開,旅遊出行邊際修復。2021年3月開始文旅部宣佈對低風險地區演出、上網、娛樂等場所人數比例不再進行統一限制,2021年國內旅遊收入2.92萬億元,國內旅遊總人次32.46億,人均單次出行消費金額約900元,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94%。伴隨着旅遊、出行的逐步恢復,酒店業景氣度也持續改善,2021年4-7月,華住集團、錦江酒店RevPAR已經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但如果國內出現局部疫情(比如2021年8月),則RevPAR相對於2019年的恢復度又會出現回落。

2022年3月以來,由於國內多地受到Omicron的影響,防疫政策再度趨嚴,對景區、酒店等也帶來短期衝擊。2022年清明節假期3天,全國國內旅遊出遊7541.9萬人次,同比減少26.2%,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68.0%;實現國內旅遊收入187.8億元,同比減少30.9%,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39.2%;而華住集團、錦江酒店的RevPAR相較2019年同期的恢復度也分別下滑至64.0%和69.0%。後續若國內疫情逐步控制,景區及酒店的消費數據也有望回暖。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