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保護率100%”的國產新冠藥,不是中國疫情的“滅火器”
uSMART盈立智投 04-08 10:13

“超過200%,確實打破了所有人的預期。”

說出這段話的,是還在隔離中的林倩(化名)。她手上的微信聊天頁面,也被“開拓藥業”塞得滿滿當當。

4月6日,開拓藥業公佈了普克魯胺治療輕中症非住院新冠患者III期全球多中心臨牀試驗的數據結果,與中期數據相比,最新版數據的“相應保護率爲100%”,一下把普克魯胺的治療效果從“後進差生”變成了“滿分狀元”。開拓藥業當日港股開盤漲幅也一度超過200%。

作爲醫藥行業從業者的林倩,卻並沒有被投資市場的熱情打動,“中國藥企出海做實驗,大家都不容易。但是100%的數據,與其說是實話,不如說是神話。如果不進行具體的分組討論,這樣的數據並沒有什麼價值。”

01

普克魯胺,歪打正着

衆多“新冠特效藥”中,普克魯胺可謂“歪打正着”。

查詢開拓藥業官網可知,普克魯胺是一款ACE2和TMPRSS2雄激素拮抗劑(AR),通過抑制雄激素來控制前列腺癌病情。開拓藥業早期的臨牀試驗,針對的是晚期的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

不過開拓藥業2020年公佈的III期臨牀數據中,普克魯胺對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結果並不令人滿意。作爲一款“與現有藥物等效,但繞開專利壁壘”的me-too藥物,普克魯胺的表現顯然是失敗的。

(圖爲普克魯胺)

巧合的是,新冠疫情的出現,爲普克魯胺找到了新出口。

2020年5月,《美國皮膚病學會雜誌》上的一篇論文顯示,新冠肺炎住院患者大多有雄性脫髮。來自馬德裏三家醫院的臨牀數據也顯示,122名男性新冠患者有79%呈現脂溢性脫髮。一項針對5700名美國紐約入院新冠患者的研究則指出,各成年年齡組患者中,男性死亡率均超過女性。

來自意大利提契諾大學的回顧性研究也指出,如果前列腺癌患者接受了“去除雄激素”的治療,感染新冠機率僅爲其他患者的四分之一,住院和死亡率也會顯著下降。

雄激素的表達,與新冠疫情有顯著關係。德國萊布尼茨靈長類動物研究所在《細胞》上發表的論文就指出,雄激素可以促使細胞產生TMPRSS2蛋白酶,這個蛋白酶可以讓病毒融入細胞膜,加速病毒的傳播。

(雄激素的作用機制)

攔住雄激素,就能控制新冠疫情。普克魯胺,恰好就是雄激素拮抗劑。

開拓藥業迅速在巴西展開研究,在600名患者中,普克魯胺將患者死亡率從47.6%降到了3.7%,並且讓89%的患者順利出院。開拓藥業在去年股價也翻了三倍,最高達85港元/股。

林倩指出,巴西的實驗數據說服力很差。“這個臨牀中,對照組死亡率居然達到了49.4%。除非把新冠患者放着不管,不然不可能出現這麼誇張的結果。而且同類雄激素拮抗劑並沒有達到如此理想的效果。”

開拓藥業快馬加鞭,繼續在美國申請更大規模的臨牀試驗。但去年年底的中期分析數據顯示,348例新冠患者由於事件數較少,未達到統計學顯著性。換句話說,普克魯胺並沒有展示出顯著的藥效,開拓藥業需要進一步開展試驗。

開拓藥業的股價,也在報告發出後暴跌70.35%。

02

語焉不詳的“100%”

與之前的表現相比,開拓藥業的新數據是驚天大翻盤。

這次試驗一共入組了733例輕中症新冠感染者。一組服用每天口服一次200mg普克魯胺,連續14天。另一組採用安慰劑。並在28天通過測量血氧飽和度、病毒載量等指標進行評估。

“保護率100%”的數據,來自“服藥超過7天”的實驗組。該組患者693名,對照組死亡6人。普克魯胺組死亡0人。“服藥超過1天”的實驗組中,對照組8人住院,普克魯胺組4人住院,保護率達到50%。

可是如此光鮮的數據,卻更像是沒有戰線戰報的“勝利”。

“只給出最後數據,都是對比之後的結果,沒有處理過程。”林倩表示,“老人,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具體參與人數沒有公佈。如果實驗組中這些患者特別多,這些患者恰好又發病了,會人爲‘襯託’出普克魯胺,相當於拉偏架。”

林倩關注的另一個問題,是患者的基本情況,“如果要測量新冠病毒載量,那就需要考慮患者有沒有預防措施,是不是之前就有抗病毒治療。普克魯胺的數據沒有詳細統計,那就說不清患者恢復的原因。因爲誰都可能起效,普克魯胺的作用沒法評價。”

除此之外,普克魯胺的臨牀患者量,也很難撐起當前新冠藥物III期臨牀的規模。作爲對比,輝瑞的Paxlovid在II/III期臨牀中,第一組患者774例,第二組1219例。默沙東Molnupiravir的入組患者數也達到了762例。如果想給出更有說服力的數據,開拓藥業需要上千名患者,733例患者的說服力,似乎仍有不足。

儘管普克魯胺的臨牀結果值得商榷,但是開拓藥業已經做好了擴產的準備。公司相關人士表示,普克魯胺目前可以達到100萬人份/月產能,年底達到5000萬人份/年產能。開拓藥業首席執行官童友之也在採訪中指出,普克魯胺小分子合成更容易放量,易於控制成本。

至於價格和市場問題,普克魯胺由於適應症尚未獲批,還沒有出現準確定價。但童友之表示,開拓藥業正積極推進向中國、美國等地的藥物監督機構申請緊急用藥許可(EUA)。復星藥業也在去年7月簽訂合作協議,將在印度和28個非洲國家開展商業化。

03

國產新冠藥的最終疑問:我是誰?

開拓藥業的暴漲,也讓人們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新冠特效藥”上。

截至目前,我國已經有17款小分子新冠藥物開展臨牀研究,其中君實生物,真實生物和開拓藥業均已進入三期臨牀階段。

國內企業中,君實生物的策略是“緊跟國外巨頭,將瑞德西韋口服化”。

VV116是上藥所沈敬山團隊根據瑞德西韋進行改造的產物。瑞德西韋源自吉利德,核心分子是肝靶向,代謝過程複雜,有效成分在人體內“坐完飛機坐火車”,甚至還會“強行減速”。因此瑞德西韋儘管有抗病毒活性,但是藥效有限。

因此VV116將有效成分進行改造,通過口服將“坐車”的過程“一步到位”,也讓血漿中的有效成分濃度更高,抗病毒效果更好。君實3月份的公告顯示,VV116的3項I期臨牀研究中,口服吸收迅速,可在空腹或普通飲食條件下口服用藥。

在確認“可口服,安全性高”之後,君實也已啓動了VV116在中重度新冠肺炎患者中的國際多中心、隨機、雙盲、對照III期臨牀研究,並已完成首例患者入組及給藥。VV116也在烏茲別克斯坦獲得批準用於中重度COVID-19患者的治療。除此之外,君實生物還在根據3CL蛋白酶開發VV993,這一思路也在緊追輝瑞的特效藥方案。長期來看,君實新冠藥研發的目標依舊是“彎道超車”。

與君實生物相比,真實生物的阿茲夫定更傳統,從源頭控制病毒複製。

該藥物由鄭州大學團隊研發,是國際上首個雙靶點抗HIV-1藥物。在新冠治療上,它可以從源頭抑制病毒複製,並且在細胞和動物層面都具有藥物活性。目前該藥已經在中國、巴西及俄羅斯分別開展三期試驗。真實生物專家電話會議顯示,該藥將在4月10日前後揭盲。

阿茲夫定的成本更好估算:該藥一週一療程,用量35毫克。以原料藥成本估算,價格約爲50元上下。結合外部生產運輸成本,該藥價格可能控制在300元以下,價格遠低於Paxlovid的2300元。真實生物未來也在考慮主動加入集採體系。

與國外巨頭相比,這三款藥物在三期臨牀流程上並沒有問題。但是國產藥物整體卻比國外藥物慢上半年,原因是他們錯過了藥物試驗的窗口期,導致臨牀研發如誇父逐日,總是達不到標準。

國外新冠藥物的研發,一開始就確定了明確的目標:減輕症狀。如果把新冠比作火災,新冠藥物就是滅火器,迅速使用,控制火情。需要滅火器的場合,火災風險高,消防隊無法快速到位。輝瑞和默沙東開展臨牀實驗的美國,剛好符合這個要求。

輝瑞和默沙東都是在2021年7月開展的臨牀三期,當時美國兩針疫苗接種率剛過30%。如果將新冠特效藥的作用定義爲“減輕症狀”,可以更好地開展試驗並得出結果。按照“降低死亡率”“減少住院時間”進行評估,也可以得出明確的結論。只要新冠藥物能夠避免患者病情從“失火”變成“火災”,就達到了目標。

(輝瑞和默沙東藥物實驗的快速推進,也與拜登政府的策略相匹配)

同樣都是“着火”,中國在新冠疫情上重視預防,集中力量的處理模式更依賴體系,而不是個人:打好疫苗相當於消防噴淋頭,自發控制火情;集中防疫,劃分片區則像是“挖好防火溝,組織隊伍撲滅山火。以團隊爲代表的處理模式,就導致新冠藥物很難成爲中國疫情的“滅火器”。

根據2022年2月CDE發佈的《新冠藥物的臨牀指導原則》,我國新冠特效藥的評價指標依舊是“住院或死亡患者比例”“恢復時間”等指標。但是由於嚴格的防疫措施,目前新冠住院患者,可能無法滿足幾百或者上千的患者規模。以奧密克戎“爆發快,確診多”的情況來看,醫療人員的大量精力依舊在前期篩查,導致新冠藥物很難按照臨牀指導得出結果。

這就好比滅火器上市,需要進行滅火測試。但是滅火器研發人員卻發現,能滅的火都是火苗。但是撲滅火苗又無法達到要求的測試標準,導致滅火器遲遲無法完成審批。

某種程度上,這意味着新冠藥物的重新定位。它最開始的位置,是位於“預防-臨牀-重症”之間的“臨牀”階段。但是隨着新冠病毒的變異進化,留給“臨牀”的空間似乎越來越小,“預防”階段也出現了疫苗。那麼新冠藥物需要重新確定一套評價標準,從而完成後續的獲批和推廣。在新冠疫情這場“火災”中,特效藥可能是防火服,消防栓,甚至是消防斧,但是目前而言,肯定不是“滅火器”。

對於林倩來說,這樣的劇情十分熟悉:

“跟兩年前的新冠疫苗賽道一樣,熱鬧的時候不重要,過了風頭才能分高低。”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