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華泰金工林曉明,作者:林曉明 黃曉彬 張澤等
摘要
中概互聯板塊長期前景較好,PB正處於歷史低位,佈局機會或較佳
中概互聯板塊中長期前景較好,嚴監管對股價的影響邊際弱化,企業互聯網、出海擴張、下沉市場等增長點以及政策對於數字經濟和互聯網相關產業的扶持態度或可驅動板塊業績增長重新加速,實現長期可持續的盈利增長。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30是中概互聯板塊代表性指數,由海外上市的30家優質互聯網龍頭公司組成,PB_LF水平已處於指數成立以來的歷史新低,估值水平相對合理。從組合角度來看,中概互聯板塊與A股股指相關性低,將其納入A股權益資產組合可有效提升組合有效前沿,提高收益同時降低風險。中概互聯ETF等跟蹤該指數的產品可提供投資工具。
未來增長點和扶持政策逐漸清晰,中概互聯板塊或有望實現長期盈利增長
2021年中國互聯網板塊監管趨嚴在短期內對板塊估值及業績產生了壓力,但監管並非旨在限制互聯網發展,而是為互聯網長期可持續發展提供更清晰指引。我們認為監管相關影響已較充分反映在中概互聯網板塊當前的估值與業績。展望2022年及行業長期發展趨勢,我們認為中概互聯網板塊將着力於新的增長點(企業互聯網、出海擴張、下沉市場等),驅動業績增長重新加速。國務院2022年1月正式公佈中國數字經濟方面首部國家級專項規劃《“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明確了政策對於數字經濟和互聯網相關產業的扶持態度。在合規前提下,互聯網行業有望實現長期可持續的盈利增長。
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30指數長期業績優秀,估值處於歷史低位
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30指數從海外交易所上市的中國內地公司中選取30家中國互聯網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其中包含優質龍頭互聯網公司。指數長期表現優於滬深300、中證500等重要寬基指數和同類互聯網指數,同時回撤水平低於上述全部寬基指數和同類互聯網指數。從估值水平看,PB_LF處於指數2015年3月23日發佈以來的歷史低位,分位數為0%,PE_TTM相對合理。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30指數成分股細分行業覆蓋率高,覆蓋多元相關產業鏈。且市值風格均衡,大盤股與小盤股均有分佈。
中國互聯網30指數與A股指數相關性低,加入組合可有效提升業績表現
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30指數與A股寬基指數和行業指數之間的相關性均在0.4以下,同時在A股寬基組合中加入該指數後,組合的有效前沿顯著抬升,説明將該指數納入A股權益組合,可以有效增強收益同時分散組合風險。此外,我們採用均值方差、風險平價和等權重資產配置模型,考察組合中加入中國互聯網30指數前後的變化。結果顯示納入該指數的A股權益資產配置模型長期跑贏不納入該指數的模型,進一步證實該指數在資產配置中的價值。
風險提示:本報吿對歷史數據進行梳理總結,歷史結果不能簡單預測未來。指數歷史表現僅作為案例説明,不構成對指數及具體基金產品的投資建議,成份股介紹僅用於展示指數特色及編制思路,不構成對具體個股的投資建議。報吿不涉及證券投資基金評價業務,所涉及到的基金產品信息均為公開客觀信息。投資者應結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充分考慮各種因素對基金產品業績產生的影響,根據自身情況自主做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投資風險。
正文
2021年監管部門圍繞反壟斷、數據安全及個人信息保護等多領域加強了對中國互聯網板塊的監管力度,短期內對中概互聯網板塊的估值及業績增長產生了一定壓力,但其並非旨在限制互聯網發展,而是旨在為互聯網長期可持續發展提供更清晰的指引。隨着監管逐步落地,我們認為監管相關負面影響已較充分的反映在中概互聯網板塊當前的估值與業績。展望2022年及行業長期發展趨勢,我們認為中概互聯網板塊將着力於新的增長點(如企業互聯網、出海擴張、下沉市場等),驅動業績重新加速增長,並有望迎來板塊估值修復。
國務院2022年1月12日正式公佈《“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這是中國數字經濟方面第一部國家級專項規劃,首次明確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後的主要經濟形態,併為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制定了詳細經濟發展的路線圖及主要目標: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將達到10%(2020年:7.8%)。我們認為《“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明確了政策對於數字經濟和互聯網相關產業的扶持態度,在合規的前提下,互聯網行業有望實現長期可持續的盈利增長。
投資機會:數字經濟賦能產業升級,“十四五”期間有望迎加速發展
數字經濟已成為中國宏觀經濟的主要驅動力之一,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進一步加速中國數字經濟發展,2021年數字經濟相關監管陸續出台以穩固產業發展根基,推動行業長期可持續發展。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數據,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總值同比增長9.7%至39.2萬億元人民幣,數字經濟對中國GDP的貢獻率由2015年的27.0%穩步提升至2020年的38.6%。
一方面,數字經濟推動生產要素的深刻變革和重組,另一方面,數字經濟與傳統行業運行深度結合,釋放協同效應。數字經濟還有助於平衡供需。在供給側,通過數字化轉型,企業能夠提高經營效率,加強產品和服務供給。在需求端,通過數字化轉型,企業可以挖掘增量需求,消化過剩產能,從而推動產業升級,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可以降低資金、資源、產品的流通難度,提高整體效率。
國務院在2022年1月12日正式發佈《“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明確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後的主要經濟形態,併為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制定了詳細經濟發展的路線圖:在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將達到10%(2020年:7.8%)。數字經濟發展將圍繞在五大方向:1)建立數據要素市場體系,實現數據有序定價和交易;2)加快農業、製造業、生活服務行業數字化;3)提高數字創新能力,提高數字產品和服務質量;4)數字化公共服務更加普惠;5)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
在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下,中概互聯網多個細分板塊有望迎來重大發展機會,推動行業業績及估值水平穩步提升。根據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中國網絡零售總額、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規模、在線政務服務實名用户數量將在2021-2025E年分別實現7.65/11.40/14.87%的複合年增長率。
政策導向:引導行業理性競爭,步入長期可持續發展軌道
2021年多項監管出台引導互聯網公司在度過早期快速發展階段後逐步走向理性競爭,並投資於更優質的長期可持續業務發展,為用户創造價值,為實體經濟提供支持。隨着互聯網行業監管陸續落地,行業的監管要求和發展路徑更為清晰,互聯網行業有望在2022年迴歸健康增長的軌道。
宏觀層面,2021年監管當局發佈的主要政策包括《關於平台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互聯網平台落實主題責任指南》等,該類政策聚焦於引導互聯網行業內的公平競爭、生態開放與可持續發展等。
就細分子行業而言,在消費互聯網領域,我們判斷監管旨在為平台用户創造更加健康安全的使用環境,切實維護消費者權益,引導用户消費的理性化,同時加強對平台就業人員利益的保護,如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在監管的明確指導下,我們認為消費互聯網平台的運行機制未來將變得更加合理與規範,在此基礎上,平台有望與平台生態內的各參與方形成利益共生的良好合作關係,從而實現長期的可持續發展。
而對於企業互聯網領域,我們看到領先的互聯網平台均已佈局多年。包括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先技術在內的數字化服務有實力幫助各行各業的企業進一步降本增效,這也是技術賦能實體經濟的重要渠道。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政府支持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鼓勵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我們認為,下一階段雲計算、大數據、AI等相關數字產業的支持與推動舉措仍將繼續,在企業數字化浪潮之中,佈局超前、技術實力雄厚的平台有望迎來新的增長點,我們看好大型互聯網平台在賦能實體經濟發展中的潛力與機遇。
在線廣吿:嚴格隱私保護下的變現規範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於2021年11月1日起實施,旨在加強個人隱私保護,禁止企業過度收集或過度變現用户信息。我們認為,加強對用户隱私的保護或影響在線廣吿解決方案的效果,因為網絡平台對用户數據的獲取和變現將變得更謹慎。但與此同時,平台降低對用户數據的依賴在我們看來有助於平台建立更強的消費者信任,這對於提升用户在平台上的長期留存並創造更多的變現機會十分重要。在我們看來,AI、機器學習等先進技術的快速迭代可以為平台廣吿效果的提升提供支撐,同時可以保證優質的用户體驗。長期來看,擁有先進技術支撐的平台仍具備健康的廣吿業務發展空間。
網絡遊戲:財務影響有限,仍鼓勵長期健康發展
國家新聞出版署於2021年8月30日下發《關於進一步嚴格管理 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要求所有網絡遊戲企業僅可在週五、週六、週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服務。我們預計監管將從4Q21開始影響遊戲公司的財務業績,但影響有限,因為大多數遊戲公司的未成年人收入佔比僅為個位數。例如在2Q21,16歲以下未成年人對騰訊網絡遊戲流水貢獻比例為2.6%,18歲以下未成年人對網易遊戲流水的貢獻比例不足1%。我們認為,長期來看,監管將支持網絡遊戲行業的健康發展,對主要遊戲公司的財務影響有限。
電商及本地生活:鼓勵公平競爭,關注勞動者權益,支持實體經濟復甦
對於電商行業,監管着力創造公平有效的市場競爭環境。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於2021年4月10日公佈對阿里巴巴涉嫌壟斷行為的行政處罰決定,處以罰款182.3億元人民幣,並在2021年10月8日公佈對美團涉嫌濫用外賣平台服務市場支配地位的行政處罰決定,處以罰款34.4億元人民幣。除上述旨在遏制互聯網平台經濟壟斷行為的相關舉措外,市場監管總局還於2021年8月31日發佈了《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的決定(徵求意見稿)》,強調電商平台對平台內經營者實施侵犯知識產權行為未依法採取必要措施的,情節特別嚴重的,有關部門可以限制其開展相關網絡經營活動,直至吊銷網絡經營相關許可證。
在本地生活服務方面,重大監管政策主要集中在保障靈活就業人員權益,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方面。對於保障靈活就業人員權益的政策,外賣騎手可能是第一個開始試點的行業。對於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的政策,這可能導致社區團購業務滲透速度減緩,但我們認為相應的,平台營銷支出也會對應降低,有望支撐業務縮窄虧損。2022年2月18日,國家發改委發佈了《關於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文件指出將引導外賣平台降低餐飲經營者的運營成本,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地區的餐飲業者給予階段性優惠政策。綜合來看,監管致力於關注和呵護在本地生活服務業態中實體門店及就業人員的實際權益。事實上,美團等本地生活服務平台自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便將社會責任置於貨幣化擴張之上,針對疫情、惡劣天氣等受影響的商户推出了包括資金支持、培訓服務、降本增效等多方面的扶持舉措。我們認為,監管認可互聯網本地生活服務平台在幫助實體商户吸引用户、擴大業務覆蓋範圍上創造的重要價值和意義,因此其仍然鼓勵平台持續支持實體商户的經營與發展,預計未來監管將繼續從平衡平台生態內各參與主體利益的角度出發,促進形成多方和諧共贏的合作關係,而非限制打壓平台業務的發展。
展望未來,我們預計監管將延續此前的原則與思路,圍繞規範平台運營、淨化行業風氣、賦能實體經濟進行規範,互聯網公司需要更加重視對平台運營效率提升和價值創造方面的思考,並付諸擲地有聲的舉措,從而使平台生態內的各方均受益於持續推進的數字化浪潮。
細分板塊:着力新增長點,迎接互聯網下一個增長週期
電子商務:品類擴張與低線城市滲透支持下一階段增長
由於高基數效應和宏觀經濟疲軟背景下的消費情緒低迷,2H21以來中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總額增長持續放緩。我們預計,伴隨宏觀經濟2H22企穩恢復,刺激政策傳導至消費端,整體消費情況有望實現一定復甦。2021年12月,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例為24.5%,而2021年11月及2020年12月分別為24.5%和24.9%,鑑於線上渠道更高的銷售效率以及觸達潛在客羣的有效性,我們預計線下零售仍將繼續向線上渠道轉移,而品類擴張和低線城市的進一步滲透將成為重要的驅動力支撐,其中,快速消費品、生鮮產品、家居裝飾等品類目前仍具備較廣闊的線上滲透提升空間,該等品類有望為電商滲透率的進一步提升提供支持。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統計,2021年6月電子商務用户總數為8.12億,同比增長8.4%,電子商務用户在中國網民中的滲透率達到80.3%,高於2020年6月的79.7%。隨着高線城市電商服務滲透率逐漸趨於飽和,過去幾年,電子商務平台正在向低線城市滲透,以釋放用户基數擴張的潛力。整體而言,我們預計2022年低線城市的用户留存競爭將更加激烈,在強大的供應鏈能力的幫助下,以有吸引力的價格為用户提供高性價比的商品將成為競爭優勢。
同時,我們預計2022年電商平台的運營能力將進一步加強。平台服務商將提升其“用户直連製造(C2M)”的能力,旨在縮短產業價值鏈,以提供價格更優的優質產品,幫助商家擴大銷售量。我們認為,這將有助於維持中國電商行業的市場份額。此外,我們預計直播電商將在2022年保持快速增長,因為該形式已證明其在加強賣家和消費者之間的互動方面的有效性,但我們認為靈活的供應鏈能力對於支持長期發展至關重要。
我們認為捕捉用户全生命週期價值的趨勢將在2022年將變得更加清晰,因為電商公司正在推出針對不同消費需求的多元化應用。2022年是在低線城市獲取用户、擴大總目標市場投資的關鍵一年。其次是在獲客方面的投資,我們預計電商平台將更加註重增強用户粘性和提高購物頻率,此後變現機會有望逐漸出現。
本地生活:疫情催生線上化需求,行業進入規範擴張階段
疫情期間,線下防控措施趨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們的户外活動,對住宿、旅遊、出行等行業的正常發展造成了壓力,但與此同時也激發了部分剛性的生活需求線上化轉移,用户逐漸習慣了在平台進行預約和下單,通過互聯網享受便捷的商品和服務交付。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截止2021年6月,中國在線外賣用户數達到4.69億人,對應在中國網民中的滲透率達到46.4%,同比2020年6月提升2.9pp,延續了此前持續的滲透率提升趨勢。此外,據國家信息中心統計測算,2021年在線外賣收入佔全國餐飲收入比重達到21.4%,同比提高了4.5pp,在線外賣人均支出達到709.6元,同比提高49.6%,在我們看來這反映出用户對在線外賣服務使用習慣的持續強化和鞏固。
我們認為,平台通過在線外賣服務幫助線下實體商户觸達了更廣泛的潛在客羣,並擴大了其業務覆蓋的範圍,為實體門店的經營帶來了增量價值,因此得以吸引新的商户持續加入平台。據美團財報數據顯示,截止3Q21末,平台活躍商户數量達到830萬,同比增長28.2%。商户基數的持續擴大,可以為用户帶來更豐富的消費選擇,有望進一步改善用户體驗,從而幫助平台長期維繫和留存用户。在這一良性循環的推動下,我們認為平台、商户、消費者及騎手均從中有所收益,在線外賣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
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監管正在引導外賣平台積極維護平台商户及外賣騎手的相關利益。自疫情發生以來,美團等本地生活服務平台已針對商户推出了多項扶持舉措,以幫助其應對疫情影響及惡劣天氣影響,同時,也通過算法機制的透明化等途徑進一步保護騎手的切身利益。隨着《關於落實網絡餐飲平台責任切實維護外賣送餐員權益的指導意見》及《關於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的先後頒佈,我們預計在線外賣行業將持續趨於規範化發展。儘管受監管影響,平台的盈利節奏和步伐或將放緩,但我們認為對商户及外賣騎手的利益保障有利於平台與其建立穩定的合作關係,從而支持其業務的長期擴張和發展。
遊戲行業:遊戲出海加速,拓展市場空間
遊戲行業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在線娛樂產業之一,2021年中國網絡遊戲市場收入達到2965億元,同比增長6.4%。2021年遊戲行業監管趨嚴主要旨在加強未成年人保護,短期內對遊戲行業的收入增長影響有限,因未成年人的收入貢獻較為有限;長期來看,持續優質內容創新以及出海拓張將推動中國遊戲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全球遊戲市場空間廣闊,2021年全球遊戲市場規模1758億美元,而中國遊戲市場規模約457億美元,僅佔全球遊戲市場規模的26%。2020年以來中國遊戲公司持續加速出海進程,尋找遊戲業務新的增長驅動力。中國遊戲公司,尤其是手遊公司,憑藉優質的內容及良好的運營能力,在全球遊戲市場的競爭力與市場份額持續提升。據遊戲工委數據,2021年中國自研遊戲海外收入同比增長16.6%至180.1億美元。
由於中國手遊產業的快速發展,中國遊戲公司的手遊研發及運營能力在全球遊戲市場範圍內具備優勢。Sensor Tower數據顯示,2021年42款中國手遊在海外市場的收入超過1億美元,對比2020年進一步增加5款。中國出海收入TOP30手遊產品在全球App Store和Google Play的總收入達到115億美元,較2020年92.4億美元增長24%,較2019年增長80%。其中,2021年中國前30出海手遊在美國市場收入達36億美元,同比增長53%,已成為中國手遊最大的出海市場。
雲計算:企業數字化趨勢驅動行業增長
中國企業數字化趨勢是雲計算行業的長期增長動力。騰訊、阿里巴巴、百度、京東等互聯網平台正加大投入企業互聯網領域,包括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幫助企業客户提高效率和節約成本,驅動長期收入可持續增長。
IDC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公有云市場規模3124億美元,同比增長24.1%;其中,在中國企業數字化浪潮的趨勢下,中國公有云市場規模194億美元,同比增長50.4%,增速顯著快於全球市場。據Canalys數據,中國雲基礎設施支出在3Q21保持強勁增長,同比增長43%,主因中國各行業數字化需求的增加,以及對更多定製雲服務的需求增加。據IDC統計,政府、醫療服務、教育和智能製造等垂直領域的雲業務在1H21的收入增長強勁。我們預計,2022年雲計算產業仍將呈現強勁增長趨勢,得益於企業降本增效的數字化趨勢。
按收入口徑,阿里雲在2020年的市場份額為38.5%,是中國IaaS雲服務市場的領導者,其次是騰訊雲和中國電信。百度在雲服務市場上正在迅速追趕,其雲業務在1H21的收入增長強勁,主因智能交通業務的強勁發展及百度智能AI雲業務的需求增加。
廣吿行業:創新以推動廣吿效率持續提升
隨着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及消費復甦,2021年廣吿主預算增長重新加速。據艾瑞諮詢數據,2021年中國在線廣吿市場規模達到9342億元,同比增長21.9%。展望2021-2023年,由於中國互聯網行業流量紅利逐漸消失,我們預計廣吿投放精準度以及廣吿效率的提升或將成為中國在線廣吿市場規模增長的主要驅動力。短視頻/電商廣吿由於其良好的廣吿投放效果,收入增長均快於互聯網廣吿大盤,2021年短視頻/電商廣吿收入分別同比增長31.5/22%。
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流量增長逐漸放緩,2021年12月中國移動互聯網月活躍用户數同比僅增長1.4%至11.7億用户;行業競爭加劇,短視頻平台進一步搶佔更多的用户時長份額,2021年12月短視頻已佔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户時長25.7%,對比2020年1月提升4.7%個百分點。預計行業競爭加劇將加快中國互聯網廣吿平台對廣吿形式及廣吿技術的創新腳步,提升廣吿效率,推動在線廣吿行業收入持續增長。
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30指數(930604.CSI)編制方法
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30指數從海外交易所上市的中國內地公司中選取30家中國互聯網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在海外和香港交易所上市的中國互聯網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該指數發佈於2015年5月23日,以2007年6月29日為基日, 以1000點為基點。
指數以香港市場證券以及其他市場中的證券為樣本空間,選樣方法如下:
1)流動性篩選:過去一年日均成交金額不低於 300 萬美元;
2)市值篩選:過去一年日均總市值不低於 20 億美元;
3)選取符合以下定義之的公司證券作為待選樣本:
互聯網軟件:開發與銷售互聯網軟件的公司;
家庭娛樂軟件:開發主要在家中使用的家庭娛樂軟件和教育軟件的公司;
互聯網零售:主要通過互聯網提供零售服務的公司;
互聯網服務:要通過互聯網提供各類服務的公司;
移動互聯網:開發與銷售移動互聯網軟件和/或提供移動互聯網服務的公司;
4)在上述待選樣本中,按過去一年日均成交金額以及過去一年日均總市值按 1:1 由高到低計算綜合排名,選取排名靠前的 30 公司證券成為指數樣本,待選樣本不足 30 只時全部納入。
指數計算公式為:
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30指數的樣本股每半年調整一次,樣本調整實施時間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個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當中證全指指數調整成份股時,中證全指細分行業指數成份股隨之進行相應調整。權重因子隨樣本股定期調整而調整,調整時間與指數樣本定期調整實施時間相同。在下一個定期調整日前,權重因子一般固定不變。
指數歷史業績:長期優於基準和同類指數,大幅回撤或提供較佳佈局機會
為直觀地展示指數組合在市場中的表現,我們以發佈時間2015年3月23日為起點,針對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30指數的風險收益水平進行統計,同時選取中證500與可比的互聯網指數作為參照,從而評估指數在市場中的絕對和相對錶現。
其中同類指數,中國互聯網指數(H11136.CSI)選取海外交易所上市的中國互聯網企業作為樣本股,一共50支股票,採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權計算,以反映在海外交易所上市中國互聯網企業的整體走勢;互聯網指數(H30535.CSI)選取互聯網技術與軟件,互聯網平台運營商、互聯網內容服務提供商,以及其他與互聯網行業相關的公司股票組成樣本股,一共150支股票,以反映互聯網相關產業公司的整體表現。
自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30指數發佈以來,在2016年1月以前與中證500走勢接近。2016年1月之後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30指數收益遠遠超過中證500。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30指數淨值在2020年3月迅速地擴大優勢之後,於2021年初到達最大值並開始回撤。
從風險收益水平上看,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30指數在收益層面遠遠優於寬基指數和同類指數,同時波動性與寬基指數以及同類指數相近且回撤水平更小。同時,與同類指數淨值趨勢相對比,優勢遠遠大於其同類指數收益,可以證明其成分股相對於其他互聯網指數更為優質。在2021到2022年2月期間,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30指數出現大幅下跌,可以關注當前海外中國互聯網板塊的配置機會。
指數估值分析:PB估值處於歷史低位,PE估值相對合理
從歷史估值水平上看,自指數成立日以來,市盈率(PE_TTM)呈現先迅速升高後迅速降低的走勢。截至2022年2月28日,該指數市盈率PE(TTM)為46.21倍,處於指數成立日以來的48.48%的分位數水平,處於歷史中等水平。而市淨率(PB_LF)整體上呈現下降趨勢,在2021年後與市盈率趨勢一致。截至2022年2月28日,該指數市淨率PB為2.84倍,處於指數成立日以來的歷史低位,0%的分位數水平,説明市場對中概互聯股的估值處於歷史低位。
指數成分分析:指數成分股細分行業覆蓋率高,市值風格均衡
成分股概覽:聚焦優質互聯網公司
基於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指數成分股,由於指數在存續期間可能對特殊成分股動態調整,當前截面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30指數共包含成分股28只。其中包含多家頭部互聯網企業,和新型電子經濟公司。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30指數的前十大重倉股以商貿零售、傳媒和社會服務板塊為核心;細分行業則以互聯網電商為主。從市值上看,前四大成分股市值均超過1000億元。從權重上看,前10大成分股所佔權重超過50%。
指數成分股行業分佈:互聯網電商佔比較高,覆蓋多元相關產業鏈
成分股的行業分佈是指數的重要特徵之一,能夠反映指數受不同行業風險因素影響的程度。統計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30指數在申萬一級和申萬二級行業成分股的數量和權重分佈。一級行業中商貿零售和傳媒的佔比最高,總和超過50%;次之為社會服務;從數量來看,也是這三個板塊數量最多,其次還有計算機板塊。二級行業中互聯網電商佔比最多為30%,同時指數也覆蓋了15個細分行業,對互聯網相關的板塊有較全面的覆蓋。
指數成分股市值分佈:大盤股和小盤股均有分佈,市值風格較為均衡
從市值分佈上看,1000億元以上的成分股共計4只,佔權重超過25%;500億~1000億元佔比第二大,佔權重20%左右。同時大部分成分股集中在200億元以下的區間。整體來看,指數成分股分佈在小盤與大盤股上,市值風格較為均衡。
指數與A股寬基行業指數相關性均較低,組合中加入該指數或可分散風險
分析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30指數與寬基指數之間的相關性,發現指數與滬深300、中證500、中證1000之間的相關係數為正,但數值較低,均在0.4以下,若在股指組合中加入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30指數,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分散組合的風險。
考慮中國互聯網30指數與A股行業指數的相關性,發現指數與申萬一級行業指數的相關係數均不超過0.34,其中與國防軍工、煤炭、環保、銀行等行業的相關度較低,不超過0.25。可見若在行業組合中加入該指數,則組合風險或有望進一步降低。但相關係數尚不足以説明指數在組合中的資產配置價值,在接下來的章節中我們將通過資產配置模型進行進一步檢驗。
在A股寬基組合中加入中國互聯網30指數後,有效前沿顯著抬升
選取滬深300、中證500、中證1000三個A股重要寬基指數作為對照組來構建基礎組合,並觀測加入中國互聯網30指數後的組合特徵變化。我們賦予三支指數不同的權重並構建不同的投資組合,以組合年化收益率均值為橫軸,以組合波動率為縱軸,可以繪製出這些投資組合的有效集和有效前沿。若我們在有效前沿上選取夏普比率最大的組合作為最優投資組合,計算得到以滬深300、中證500、中證1000構建的最優投資組合的夏普比率為0.3。
而在三支指數的基礎上加入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30指數後,可以發現資產組合的有效前沿顯著抬升,最優投資組合的夏普比率升至0.5,且最小方差組合的收益率顯著高於原組合、波動率小幅低於原組合。綜上可見,在A股權益資產組合中加入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30指數,或可顯著降低組合風險,提升風險調整後收益。
加入指數後資產配置模型組合表現提升,波動率下降
進一步地,我們採用資產配置模型對中國互聯網30指數的投資價值進行研究,結果如下方各圖表所示。
由上方圖表可見,當我們採用等權重、風險平價模型、均值方差模型等不同資產配置模型時,只要將中國互聯網30指數加入備選資產列表,模型最終的年化收益率均有顯著提升,同時等權模型和風險平價模型的波動率顯著下降,均值方差模型的波動率僅小幅提升。整體來看,在A股權益組合中加入中國互聯網30指數後,資產組合的風險收益屬性均有一定優化。
在通過定量檢驗確定中國互聯網30在組合配置中的長期價值後,我們還需要進一步考察該指數的具體投資時點。定性角度來看,中國互聯網30的估值到達較低位置時,投資安全邊際較高,通常是較優的配置時點。尤其是PB指標,歷次中國互聯網30指數的PB指標創新低之時,多伴隨着指數的觸底反彈,且後續指數上漲幅度顯著超過滬深300。
截至2022年2月28日,該指數市淨率(PB_LF)為2.87倍,處於指數成立日以來的歷史最低位。按歷史規律來看,當前正屬於較好的配置時點。鑑於當前指數的估值水平相對較低,投資安全邊際也較高。雖然2021年中概互聯網歷經大幅回撤,但從長遠來看,產業互聯網、數字經濟等更高層級的互聯網應用場景的發展是大勢所趨,從長期資產配置的角度而言,中概互聯網股票仍有廣闊前景。
我們已從指數編制思路、指數成分股特徵及指數配置價值等方面對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30指數進行了投資價值分析,發現該指數編制方法科學合理,重倉行業龍頭企業,整體來看投資價值較高。當前市場上跟蹤該指數的ETF產品僅有兩隻,其中廣發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30ETF(基金代碼159605)規模最大,其基本信息如下。
風險提示
1) 本報吿對歷史數據進行梳理總結,歷史結果不能簡單預測未來。
2) 指數歷史表現僅作為案例説明,不構成對指數及具體基金產品的投資建議。
3) 成份股介紹僅用於展示指數特色及編制思路,不構成對具體個股的投資建議。
4) 報吿不涉及證券投資基金評價業務,所涉及到的基金產品信息均為公開客觀信息。
5) 投資者應結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充分考慮各種因素對基金產品業績產生的影響,根據自身情況自主做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投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