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句早在1975年就被提出來的重要論斷,自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開始讓社會大眾有了更深的認識,大國競爭的關鍵就在於科技領域的競爭,這也引起了對於扶持科技企業發展的廣泛討論。
政策面上,近兩年來也是頻頻改革予以支持。科創板、註冊制、北交所等等無一不在展露頂層設計上對於科創企業的支持力度。
但即便如此,科技企業的孵化發展也並非易事,往往需要經過漫長的培育期,而且越是高精尖的技術產業,所需要的資源愈是龐大,隨之而來的中小科創企業融資難題尤為突出。
融資難
在現有的資本市場體系中,中小科創企業的發展初期往往要依賴風投機構的支持,但這裏存在兩個問題。首先,從風投自身的風險收益畫像出發,其往往會對公司創始團隊股權稀釋,且存在影響後續公司管理效率的可能;其次,專業的風投機構數量太少,且往往會集中投資同一賽道的頭部兩三家企業,大量中長尾的公司被覆蓋的概率較低,換言之,僅憑風投來為科技企業提供充足資金並不現實。
破局的關鍵,其實還是在於銀行。作為掌控資金量最大的銀行,有着絕對充足的資金孵化一大批科技企業,但傳統的信貸模式與科創企業的發展存在着明顯的錯位。
首先,銀行信貸往往需要如房產、設備等實物資產或是可觀的企業流水來作為風控保障,但大量的科創企業在發展初期通常不具備足夠的實物資產,也沒有成熟的商業模式產生可持續的現金流。其最大的依仗通常也就是所擁有的核心技術,但這類無形資產的定價比較困難,難以適應現有的銀行信貸審批制度。
其次,銀行給予企業的信貸,尤其是這類沒有太多抵押物的貸款,期險往往較短,科創企業需要經常應對還款壓力,與其本身需要長期培育發展的特徵相違背。
再者,銀行信貸資金本質上屬於債權,獲取收益的方式多為利息,而科創企業往往是依靠上市後享受市場給予的大幅度溢價來獲益,但銀行作為債權人是享受不到這部分收益的。
因此,銀行需要自內而外地推動自身變革,改進固有的信用評級、信用增級、信貸審批模式,將科創企業的核心生產要素納入新的信用評價體系中去,豐富支持科創企業工具包,發展信用貸款、股權質押貸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等業務,開發類似“投貸聯動”等新型融資服務,在科創金融方向拿出更多有效的解決方案出來。
鄭銀樣本
中小科創企業的融資難題,要依靠銀行業整體性的變革,而一家來自中原大地銀行為行業提供了一個樣本。
作為立足於河南本土的城商行,鄭州銀行在2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始終堅持對當地實體企業的大力支持,隨着科技企業逐漸成為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量,為了提升中原地區的城市經濟活力和競爭力,鄭州銀行也在不斷提高對科技金融的支持力度。
正如前文所述,科創企業最大的資產是其擁有的專利技術,但定價問題頗為複雜。早在2007年,春泉節能作為河南省第一個先行先試的企業,依靠專利權質押獲得鄭州銀行50萬元貸款,併成為後續銀行業支持中小科創企業融資服務樣本,體現了鄭州銀行在科創金融方面的創新思路。
2019年,作為第一批合作銀行,鄭州銀行與鄭州市科技局合作推出了“鄭科貸”業務。對於在鄭州科技廳備案的科技企業,可以享受到低利率、快速審批、靈活授信、政府貼息等一系列優惠。
科技企業發展的一大關鍵還在於人才,為此,鄭州銀行亦推出了科技人才貸,依託鄭州市及中原科技城人才數據庫,成為省內首家推出以“人才等級”為授信依據的科創金融產品,為科創人才創業提供融資便利。
同時,為了更好支持中小科創企業,鄭州銀行還推出了“認股權貸”,通過投貸聯動的方式為處於初創期、成長期的科技企業提供專屬金融產品,讓擁有核心技術的中小科創企業能夠度過成長初期的關鍵時刻。
支持科創企業,除了銀行本身的改革之外,還需要自上而下地合作來推動。2021年6月,鄭州銀行與中原科技城管委會、鄭州新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以及6家科創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預計在未來三年,鄭州銀行將為中原科技城建設提供不低於300億元人民幣的意向性信用支持。
更重要的是,此次合作鄭州銀行將通過“融資+融智”的綜合金融服務,助力小微科創企業在人才、渠道、辦公場所、上下游聯通等方面加以拓展,協助解決除了資金問題以外的深層需求,輔助其快速成長,培育更多科技企業上市,反哺當地科技產業,實現正向循環。
科創金融已經成為鄭州銀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鄭州銀行提出了以“2021年強基固本創特色、2022年穩中求進上規模、2023年獨樹一幟樹品牌”的發展路徑,預計將累計支持科創企業1000户以上、科創金融規模100億元的目標。
結語
貿易摩擦、逆全球化意識抬頭、自身的經濟動能切換等一系列內外部變化都在催促着我們更要將科技獨立自主、自立自強擺在更重要的位置,科創企業的發展從未像現在這樣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關。
鄭州銀行作為區域銀行的代表,以創新的融資服務思路和清晰的科創金融戰略藍圖,為科創企業提供了金融活水,激發了中原大地的科創力量,可以預見的是,這會在不遠的未來帶動鄭銀本身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