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22年2月18日(星期五)盤後,恆生指數公司將公佈恆生系列指數半年度審議結果(審議考察截止日期爲2021年12月31日),其中包括恆生指數、國企指數、恆生科技指數等港股主要旗艦指數,以及作爲港股通樣本基礎的恆生綜合指數。
來源:中金點睛
由於此次爲半年度調整且恆指的系統性優化正在途中,因此預計涉及到的調整幅度較大。同時考慮到追蹤部分旗艦指數的被動資金規模大(據彭博資訊統計,追蹤恆指與國企指數的ETF資金規模分別約爲219億美元和46.5億美元),因此我們認爲潛在成分股變動以及相應帶來資金流向的變化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基於現有可得公開數據,我們預覽潛在的指數調整如下,供投資者參考。
此次可能變化預覽。基於現有可得數據及指數調整方法,特別是通過此前調整結果對系統性優化後的編制方法的理解和驗證,我們認爲排在恆生指數順位前列的8家公司,有可能成爲被納入的潛在候選者。我們的測算優先考慮市值順位,同時結合各行業代表性綜合考量得到。但在實際調整過程中,作爲指數諮詢委員決策依據的行業代表性、上市地代表性以及財務表現等指標並沒有詳細的說明或量化依據,更不用說編制方法本身由於指數系統性調整還在持續優化中,因此上述預測無法做到完全精準,只能劃定大概的範圍作爲參考。
成分股擴容步伐或更顯著。截止2021年3季度,恆指成分股已由2021年1季度的50只增至64只。根據恆指公司2021年3月發佈的優化建議,恆生指數成分股將在2022年中前增加至80支,最終固定在100只。考慮到當前距離2022年年中前僅有此次半年度調整、以3月31日和6月30日爲考察截止日期的兩次調整,因此我們預計此次擴容步伐可能相較前幾次更顯著(2021年1季度增加3只、2季度增加2只、3季度增加4只)。隨着成分股擴容,部分行業的覆蓋度也將隨之而擴大。
此次定期調整也涉及恆生綜合指數的半年度指數審議(一年調整兩次,以6月30日和12月31日爲截止計算日期)。由於恆生綜合指數是港股通投資的樣本空間,因此其變化也將直接影響港股通可投資範圍,值得關注。
基於恆生綜指的調整方法,再結合需要符合納入港股通的額外標準(如深港通可以納入恆生綜指小盤股市值50億港幣以上標的、剔除被交易所實施風險警示、被暫停上市或進入退市整理期個股;同股不同權公司還需滿足上市6個月20日以及市值和成交等額外條件等),我們估算,此次或共有15只股票符合納入港股通的標準。除此之外,由於公開可得的數據在準確性上存在一定侷限性,我們接納1%的容錯率,即將恆生綜指要求的94%覆蓋率的納入門檻放寬至95%,在此背景下8家公司也有可能符合恆生綜指的納入條件而被納入港股通標的範圍,但我們對於後者的置信度排序較低,詳情請參見報告。
圖表:恆生綜合指數半年度成分調整規則
資料來源:恆生指數公司,中金公司研究部;注:具體細則以恆生指數公司公佈爲準
圖表:港股通的篩選流程和規則
資料來源:恆生指數公司,深交所,上交所,中金公司研究部
時間安排上,恆生指數公司將於2022年2月18日(星期五)收盤後公佈恆生系列指數調整的正式檢討結果,並將於3月7日(星期一)正式實施。在3月7日指數調整生效後,上海與深圳交易所會在隨後(具體時間視交易所公佈而定)以此爲依據相應調整滬深港通的可投資標的範圍。
在此期間,與MSCI指數調整類似,部分主動型資金仍不排除會根據調整公佈結果採取一定的套利操作,但被動資金爲了最大程度上減少追蹤誤差將選擇在生效前一個交易日(即3月4日)調倉,屆時相關股票成交會出現遠大於平時的「異常放量」情形,特別是在尾盤。除此之外,根據歷史經驗,新獲得納入滬港通的中小市值公司或者因爲此前長期停牌後再復牌被重新納入的公司,有可能出現較爲明顯的成交活躍度的提升,值得關注。
2022年開年以來,滬深港通南向資金日均淨流入20億人民幣,延續去年12月以來的穩健流入態勢,甚至有所加速。2022年初以來,港股通南下資金持續流入港股,截止2022年1月20日,流入港股的大陸資金共計262億人民幣,日均淨流入20.2億人民幣,僅1月4日第一日錄得流出,延續了去年12月以來的強勁流入勢頭,且有進一步加速態勢。強勁的南下資金反映出港股對大陸投資者的吸引力依舊不減,更不用說港股現有的合理估值優勢將進一步吸引更多南向資金的流入,這一點從近期港股明顯跑贏A股和全球其他市場的走勢中也可以得到體現。
近期我們不止一次指出(請參見《港股轉機漸現》、《2022年有望均值迴歸》),目前香港市場所面臨的環境與2016年初和2019年初在各方面都有諸多類似之處(例如市場經歷大幅回調、估值處於歷史低位、投資者情緒低迷且觀望情緒濃重、一段時間內缺乏資金流入、但政策進入放鬆期等等),而南向資金此時開始流入也與當時相似。我們預計已經較爲寬鬆的流動性環境、疊加明顯的估值優勢足以在現階段吸引更多內資資金流入,進而並推動港股市場出現估值修復。
我們重申在2022年展望報告《均值迴歸》中所提出的觀點:考慮到有利的流動性和政策環境、以及較低的估值水平,2022年港股市場可能是均值迴歸的一年。短期來看,國內外疫情新變化、臨近春節假期和美聯儲1月FOMC會議等因素,都可能使得一些內外部的擾動和不確定性可能依然存在,但隨着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在今年年初進一步推動增長修復、特別是一些不確定性因素的逐步消散,我們認爲海外中資股市場有望逐步反彈,進而吸引更多資金流入。
圖表:追蹤恆生指數和恆生國企指數的ETF資金規模
資料來源:彭博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數據截至2021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