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2022年美國通脹如何見頂回落?

根據東吳證券預測,核心CPI可能於2022年3月見頂,達到近6.1%,核心PCE可能於2022年2月見頂,達到近5.7%。

2021年四季度以來,美國通脹問題持續發酵,美聯儲官員對於通脹的表述有所轉向,鮑威爾也終於承認了通脹的回升並非暫時性的事實。

來源:東吳宏觀

在即將到來的12月議息會議上,美聯儲有望加快taper節奏,爲提前加息留出空間。通脹可能造成2022年美聯儲更早、更快地加息。除了對於貨幣政策的影響,我們此前的報告也指出,通脹嚴重影響了美國民衆的生活,2021年8月以來,對通脹擔憂的加劇拖累了拜登的民調支持率,如此以往,可能對美國中期選舉產生影響。

多指標觀測下,2021年四季度美國通脹飆升程度普遍升級(圖1-圖6)。我們在此前的報告中介紹了四類反映美國潛在通脹走勢的指標,其中剔除了異常波動項的截尾平均PCE(達拉斯聯儲)、剔除了反週期性影響的粘性價格CPI(亞特蘭大聯儲)以及衡量通脹中樞的中位數CPI(克利夫蘭聯儲),在9月還僅僅是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在10月便創金融危機以來的新高。

圖片

圖片

圖片

那麼,後續美國通脹將如何演繹?根據我們的預測,核心CPI可能於2022年3月見頂,達到近6.1%,核心PCE可能於2022年2月見頂,達到近5.7%(圖7)。

圖片

我們選取了CRB商品指數、標普美國房價指數作爲先行指標,對核心CPI的核心商品(除能源和食品外商品)和住宅服務分項進行擬合;除住宅外服務方面使用近5年平均環比增速進行預測。

2022年美國通脹何時見頂?我們預計核心商品(在2021年11月核心CPI指數中的佔比,下同,約26%)同比增速於2022年3月見頂,屆時達到將近10.6%,住宅服務(佔比約41%)於2022年3月升至近5.3%、除住宅外服務(佔比約32%)於2022年1月達到近4%。

從分項的維度來分析,2021年11月,通脹的兩大主要推手房租和二手車價格飆升動能不減。芯片短缺制約下,美國機動車及零部件製造業產能利用率仍滯後於疫情前水平,造成9月以來二手車價格跳升(圖8)。房租價格方面,其同比增速已經從2月的1.5%飆升至11月的3.9%(圖9),根據我們對於歷史數據的分析,標普美國房價指數作爲房租的先行指標,約領先房租15個月,我們預計在2022年一季度仍將推升美國通脹。

圖片

圖片

從供需錯配的維度來看,美國經濟復甦下需求端強勢回暖,部分領域的供應短缺可能要延續至2022年中。美國供貨商交付時間於2021年5月見頂回落後於10月起再度回升(圖10)。而10月美國製造業整體產能利用率已經超過疫情前水平,並且計算機及電子產品、化工行業產能利用率已經處於歷史峯值(圖11)。鑑於產能投放週期較長,供不應求可能在2022年一二季度進一步推升相關產品價格。

圖片

圖片

此外,部分行業的薪資通脹已經傳導至產品價格(圖12)。我們此前報告指出,疫情造成勞動力市場扭曲,勞動參與率結構性下降,部分臨近退休年齡的人員提前退休、美國勞動力的主要增量之一移民數量的驟減等因素下,就業市場供給緊俏遲遲得不到緩解。企業爲了吸引並留住員工頻頻漲薪,2021年10月,ECI私營行業薪資同比增速破4%(圖13)。

圖片

圖片

供應短缺延續和薪資增速破4%等因素迫使美聯儲正視通脹非暫時性的現實。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官員在11月的議息會議上已經討論了加速taper,爲後續的加息留出空間。我們預計taper的縮減量可能翻倍至300億美元/月,並於2022年一季度末結束。加息方面,市場的預測可以用「轉彎慢但是轉得急」來概括,2021年12月,市場預測首次加息時點爲2022年10月、在首次加息後一年內加息5次(圖14-圖15)。

圖片

圖片

不過,如果12月議息會議上美聯儲宣佈加快taper並於2022年一季度末結束,那麼市場對於首次加息時間的預測可能過於鴿派。而12月議息會議點陣圖顯示的加息情況可能超市場預期般鷹派(例如2022年加息2-3次),有造成資產價格波動的風險。如圖15所示,加息節奏對於十年期美債利率有引導作用,需警惕美聯儲超市場預期的鷹派引導可能帶來的美債利率上行風險。

風險提示:新冠病毒變異、疫苗失效,確診病例大爆發導致經濟重回封鎖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