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房住不炒”的總基調下,從三道紅線,到限購令,再到兩集中供地政策,房地產的調控政策正在不斷深化。政策不斷深化之際,房地產行業邁入下半場也成爲了所有行業人士彼此心照不宣的共識。
需要指出的是,在行業邁入下半場疊加疫後宏觀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下跌”兩字幾乎成了地產行業三季度的關鍵詞:
比如說,萬科,第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9.7%,歸母淨利潤同比減少23%;
再或者是,陽光城,第三季度,營收同比減少18.24%,歸母淨利潤,同比減少11.57%。
值此之際,如何順應行業趨勢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似乎成爲當下所有房企需要探索的共同命題。而於11月9日披露三季報的貝殼或許能夠給我們提供一個不錯的觀察視角。
今年第三季度,貝殼實現總成交額爲8307億元,同比下降20.9%;實現營業收入爲181億元 ,約28億美元,同比下降11.9%;錄得淨虧損爲17.66億元 ,約2.74億美元。看起來似乎符合三季度房地產行業下跌的”主旋律”,但細分來看,跑贏市場預期、做難而正確的事等表現似乎也暗藏了一些增長玄機。
接下來,不妨透過這一份三季報,來探討一下貝殼究竟能否穿過下行迷霧,成爲“週期穿越者”呢?
三大大核心數據凸顯韌性之勢
細究貝殼這一份財報發現,有兩大核心指標似乎透露了其不一樣的發展態勢,如下:
一是,存量房、新房GTV雖然下跌了,但跑贏了市場。
2021年第三季度,貝殼實現存量房GTV(交易額)爲3782億元,同比下降34.3%。其中,二手房交易則同比下降36.8%;實現新房GTV(交易額)爲4101億元,同比下降2.5%。
雖然存量房、新房GTV都下跌了,但實際上貝殼這一表現跑贏了市場:今年三季度,無論是一線城市還是二三線城市,新房與二手房的交易額均大幅下降。其中,全國二手房市場交易額同比下降41.6%,新房市場的交易額同比下降14.1%。
優於市場的表現,意味着貝殼走對了一條正確的“路”,進而促使其能夠在行業下行之際穩而不倒。
二是,三季度雖然錄得淨虧損了,但“事出有因”。
今年三季度,貝殼錄得淨虧損爲17.66億元 (約2.74億美元);經調整後淨虧損爲8.88億元(約1.38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的淨利潤爲0.75億元,經調整後淨利潤爲18.58億元。
看起來落差是不是有點大,但深究下來,於貝殼而言這似乎是情理之中的事。在財報中,貝殼指出,考慮公司的長期發展,公司三季度商譽和無形資產減值爲3.97 億元,短期來看可能導致公司虧損擴大,但長期來看防範了未來的風險,進而凸顯公司穩定性。
三是,門店和經紀人數量仍在增加,向外界展示較爲堅韌的增長之勢。
截至2021年9月30日,貝殼連接的門店數量爲53946家,較去年同期末增長20.2%,期內經紀人人數爲515486人,較去年同期末增長7.9%。
據智通財經APP觀察,受行業不斷收緊的“緊箍咒”影響,今年以來,許多城市的中介門店開始收縮,經紀人離職率顯著增加,中介行業面臨“洗牌”成爲不可避免的事。而貝殼門店、人數“不減反增”的表現,則在一定程度上凸顯了韌性之勢,下行背景中貝殼卻贏得了行業中更多從業者的青睞。
而由於貝殼在第三季度穩住了,所以整個2021年前三季度它顯現出了良好增長態勢:1月至9月,貝殼營業收入達630億元,同比增長31.7%,調整後淨利潤爲22.5億元總GTV達3.12萬億元,同比增長31.2%。
至此可知,雖然“下跌”是地產行業的三季度主旋律,但能夠有效控制下跌幅度的貝殼算是在及格線水平以上了。
抓住週期輪換的“密鑰”
地產行業下行之際,貝殼爲什麼仍能夠跑在市場前面呢?
追根溯源,貝殼之所以能夠跑在市場前面,是因爲其擁有穿越週期的“重要法寶”。
根據空白研究院披露的研報來看,過去20多年以及未來10年的住房市場和中介服務的演變大致分成四個大的階段:剛需主導、金融週期、換房時代和品質時代。而在這幾個週期裏,貝殼前身鏈家自2001年成立至今,便是憑藉其自我變革的動作挺過98年以來所有的週期波動。
下面撿幾個重要動作加以佐證。
1、剛需主導時代,鏈家以“透明交易,不吃差價”實現突圍。
1998年至2008年,住房市場和中介服務迎來剛需主導時代。這個週期的特徵是商品房市場快速發展,剛性需求快速爆發,中介行業邁入野蠻發展期,吃差價、押房子等商業模式俯拾皆是。
2004年,鏈家提出“透明交易,不吃差價”,打破長期以來房產經紀行業“信息不對稱”問題。這反其道的打法,於同行而言不亞於一個“異類”。但事實證明,鏈家做對了。2006年,建設部發布《中國房地產經紀執業規則》,明令禁止中介吃差價。兩年前爲此佈局的鏈家受益,迎來爆發式增長,而那些靠“吃差價”的中介公司則逐漸消失在在歷史的長河中。
2、金融週期時代,鏈家通過真房源承諾等快速實現品牌化和規模化。
金融週期時代,大致發生在是2008年至2015年,時代特徵是投資性需求爆發,房價快速上漲。彼時,中介行業內的潛規則就是真假房源同時發佈,從而導致房源水分太大。鑑於此,鏈家以“真房源”爲突破點,快速實現了品牌效應和規模效應的積累。
具體而言,2011年,鏈家首推“真房源”承諾,打破行業被假房源桎梏的潛規則。真房源保證了鏈家的“貨(房源)”真實可靠,爲後續標準化模塊化作業埋下伏筆——2014年以後,鏈家走上了規模擴張的道路,先後併購了上海德祐、北京易家,深圳中聯等中介公司。
3、換房時代,鏈家順應行業趨勢推出“貝殼”,從“豎着做”走向“橫着做”,走向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新模式。
換房時代的時間週期大約是在2015至2020年,這五年是商品房交易的真正黃金時代,開發商高槓杆、高週轉、高回報的“三高模式”達到巔峯。與此同時,中介行業迎來平臺化與加盟化浪潮。
乘着這一發展浪潮,鏈家開啓全國化佈局,並於2018年4月推出貝殼找房,正式進入線上化發展階段。面對房產交易具有非標準化、高客單價、用戶端低頻的特點,貝殼選擇開放,通過對人、物、服務的數字化,提升行業效率與用戶體驗,將房產交易和產業互聯網深度融合。
4、品質時代,貝殼以“新經紀品質觀”帶來美好新居住。
所謂的“品質時代”,指的是我們現在正處着的時代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衆所周知,在國家去槓桿的大方向中,房地產行業以融資高槓杆爲主的高週轉模式逐步被淘汰,而依靠精細化運營、產品力提升爲主的管理模式則在冉冉升起。此背景下,品質和服務纔是行業的真正的破局之道。
值此之際,貝殼結合20年房產交易服務實踐和大數據、VR、AI等科技手段,貝殼找房提出了新的“品質管理體系”,圍繞物(信息)的品質、人的品質、店的品質、服務品質和合作品質五個領域,初步構建了一整套房產交易品質管理體系。
今年三季度,貝殼則繼續專注服務品質提升,並獲得一系列積極的反饋。
比如說,三季度貝殼線上化助力服務者腳步進一步加快,推出“小貝二手訓練場”系統模擬經紀人,標準化、體系化、智能化地提升經紀人能力,期內共有超過12萬經紀人蔘與了小貝二手訓練場培訓,有效訓練場次超過124萬場。
再或者是,在新興及其他業務方面上,貝殼也繼續專注服務品質提升,進一步打開增長空間。
三季度,面向服務者,被窩家裝推出行業首個全服務者職業學習基地——精工學堂,面向消費者,被窩家裝推出“十心實意”服務承諾,進而促使被窩家裝三季度在北京竣工1,127單,環比提升35%,聖都在1月至9月實現累計合同收入同比增長超過35%。
縱覽貝殼這幾大穿越週期的表現,不難發現,貝殼的打法主要採取的是“先豎再橫、縱橫交錯”的產業互聯網打法——先是豎着做深,通過不吃差價、真房源承諾,推出樓盤字典、交易流程線上化、VR看房、AI訓練場等措施,奠定龍頭地位。然後再橫着擴張,推出貝殼,並圍繞行業產業鏈開拓家的“後市場”業務。
上述這些動作,對於當時的貝殼來說,無疑是比較難的事情,但經過時間檢驗也是正確的事。
用貝殼董事長兼CEO彭永東的話來說,則是“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需要我們以五到十年爲時間跨度去兌現喜悅。先豎再橫未必是產業互聯網的唯一路徑,卻是我們相信的路徑,這本質上是價值觀的生意。”
在今年的三季度財報會議中,彭永東再次提到了“難而正確”這幾個字,他指出“這是歷史性的一個季度,這是一場難而正確的調整。”不過,他也表示,將房住不炒、租購併舉、提升效率與消費者體驗幾個方面牢牢抓住,很多行業問題或許也可迎刃而解。
因此,不難看出,做“難而正確”的是便是貝殼應對週期輪換的重要密鑰。
穿越週期,貝殼並不是新手
事實上,貝殼能在如此壓力下交出這份超出預期的財報,還有一大亮點值得一說——即團隊的豐富的穿越週期經驗與強執行力。
從2001年成立至今,貝殼及前身鏈家經歷了1998年房改以來所有的週期波動。2008-2009年做科學管理,提出“不吃差價”;到2011-2012年頂着全行業壓力推行真房源;再到2014-2015年探索品牌全國化,從2017年開始嘗試線上化模式,打造出貝殼品牌。比起其他企業,貝殼20年來積攢了相當豐富且寶貴的“過冬”經驗。
在一輪又一輪的週期中,總有一些團隊在管理層的價值觀分歧中走向衰落,導致整個組織離最初的理想越來越遠,但這一現象並未在貝殼身上發生。事實上,貝殼目前的高管團隊基本上都是十多年的“元老”,在每次週期變化中,貝殼幾乎一直保持着團結共進的鬥志,始終堅持“對用戶好,幫助服務者對用戶好”,並進行自我革新。
在艱難週期背景下,貝殼堅持做了一系列經紀人留存舉措,第三季度,貝殼已經完成超過3.1萬門店的經紀人分崗,覆蓋超過30萬經紀人,一二手經紀人合作比例由上季度14.4%提升至29.6%。第三季度,鏈家北上流失率僅3.9%,好於2020年同期的4.7%,而跨店合作和三方門店貢獻房源比例也保持穩定,分別爲76.0%和85.5%。同時,對裝修等新興及其他業務也並未放棄投入,依舊圍繞着“新居住”探索行業效率與品質服務的更多答案。
“任何組織都有自己的低點和高點,有至暗時點也有高光時刻。在高點有多麼地冷靜,在低點就有多麼地堅定。”彭永東的這句話,既出現在貝殼上市時的公開信中,也出現在了今年貝殼半年報電話會講話裏。
那麼,貝殼這一次能否再成周期穿越者呢?
目前品質時代這一週期纔剛剛開始,此時定調未免有點言之尚早。
但可以看出的是,貝殼做“難而正確”的事似乎給予了市場不少信心,財報披露後貝殼股價兩日均漲超10%的表現,便是最好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