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分化之下,仍需重視第三次能源革命
格隆匯 09-21 09:22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國君策略陳顯順,作者:陳顯順,蘇徽

國君策略“主題投資”相關個股

上週熱點板塊回顧

新能源領域行情內部分化劇烈,上游資源回調而風電、鋰電中游材料仍強勢。上週主流指數表現排序是創業板指(-1.2%)>上證指數(-2.41%)>中證500指數(-2.79%)>滬深300指數(-3.14%)>科創50指數(-5.41%),其中中證500指數結束9月以來不斷新高的走勢。熱點主題方面,新能源領域內部顯著分化,風電(18.2%)、鋰電負極(14.5%)、磷化工(12.7%)、鋰電電解液(11.3%)大漲,稀土、鋰礦板塊回調。除新能源領域外,熱點主題中醫藥領域的CRO和持續受到集採政策壓制的醫療器械板塊上漲,半導體領域的材料、封測、設備均出現回調,汽車整車、大基建央企板塊也跌幅居前。從資金偏好看,資金整體邊際轉謹慎,CRO、風電、鋰電電解液板塊資金淨流入額最大,而MINI LED、大基建央企、汽車整車則淨流出額居前。新能源賽道內部細分領域間的分化和輪動加劇,但主要催化劑為偏短週期因素,如上游新能源原材料價格大漲中游成本端承壓,下游整車廠缺芯問題嚴峻擾動銷量預期等因素,但產業中長期成長趨勢不改,上游資源品漲價預期充分,極致行情過後,中游高壁壘領域有望走強,保持新能源賽道投資定力的同時把握細分賽道輪動機會。

大消費行業投資仍待數據轉好,醫療服務行業開始獲得資金加持。縱覽上週申萬二級行業指數表現,在中國石油大漲帶動下石油開採(19%)板塊領漲,醫療服務、採掘服務、化學制品、畜禽養殖等行業漲幅居前,而半導體、消費(整車、零售、酒店等)、軍工等行業回調幅度居前。資金偏好角度看,多數行業上週為資金淨流出格局,專用設備、光學光電子、計算機應用、銀行、證券等行業淨流出資金規模在百億元以上,而醫療服務獲得資金顯著加持,淨流入金額超40億元,石油開採、飲料製造、專業零售等行業有小幅資金淨流入。新能源、半導體、軍工、金融等熱門板塊的回調或內部分化使得短期市場缺乏進攻主線,原材料週期的供需格局邏輯短期難打破,具備估值優勢的賽道仍有支撐,而新能源領域在“雙碳”目標和第三次能源革命大背景下,仍可對趨勢性投資機會保持信心。

北上資金上週轉向淨流出,新能源、週期和醫藥是加持主戰場。上週北上資金淨流出88億元,結束9月份以來周度淨流入格局。上週寧德時代(44.9億元)獲得資金顯著加持,而金融、週期、醫藥類龍頭是北上資金加持主要方向;中國平安、格力電器、貴州茅台,及工程機械、消費電子等資金持續淨流出。從北上資金結構亮點看,券商、上游資源品、新能源高端製造等仍是資金青睞方向,而醫藥領域的邁瑞醫療、藥明康德等持續獲得北上資金加持。對於大消費領域佈局,中秋、國慶雙節下消費數據成為觀測焦點,大消費行業對於長線資金而言已經進入可以相對從容佈局的時期,但當前時點仍建議以相對平衡的配置策略應對市場波動和風格輪動的不確定性。

市場政策環境有望邊際轉好好,繼續打好新舊能源組合拳。上週各大指數表現中,滬深300指數、創業板指數相對平穩,而科創50指數8月中旬以來持續回調,上週再創調整新低,持續強勢的中證500指數上週回落。雖上述指數均出現回調,但兩市成交額仍維持高位,市場流動性環境友好,無風險利率趨勢性下行,居民大類資產配置加持股權類資產的長期趨勢難以改變。7、8月金融和經濟數據略低於市場預期,其中8月消費數據受局部疫情和惡劣天氣影響復甦緩慢,保就業、穩增長壓力下後續信用環境和流動性環境有望邊際轉好,而市場分歧主要在於新舊能源、新舊基建和醫藥、消費佈局時點上,建議打好新舊能源組合拳,堅定第三次能源革命下新舊能源領域投資信心,同時關注大眾消費市場復甦節奏。

主題投資展望

政策穩增長預期仍在發酵,風格輪動加快和資金熱度維持高位利好主題投資。按照事件催化多、涉及面廣、短期難證偽三個特徵重點推薦:第三次能源革命、新興消費主題。

3.1.    主題一:第三次能源革命

一、習近平:煤炭能源發展要轉化升級,走綠色低碳發展的道路

新華社報道,9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省榆林市考察調研。在國家能源集團榆林化工有限公司考察期間,習總書記走進中心控制室、來到項目現場,瞭解煤炭綜合利用等情況,他強調,能源產業要繼續發展,否則不足以支撐國家現代化。煤炭能源發展要轉化升級,走綠色低碳發展的道路。這樣既不會超出資源、能源、環境的極限,又有利於實現碳達峯、碳中和目標,適應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要求,把我們的地球家園呵護好。

二、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中國新能源車成本偏高,將統籌保障動力電池資源供應

工業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9月16日上午在海南省海口市召開的“第三屆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WNEVC 2021)”上視頻發言時表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中國實現碳中和等目標的戰略選擇,並取得了一系列成績。中國新能源汽車8月單月產銷首次突破30萬輛,市場滲透率接近11%,私人購買新能源車佔比超77%,自主品牌新能源車與國際知名品牌差距縮小。

辛國斌提出,目前中國新能源車成本依然偏高。另外,電動車關鍵部件動力電池面臨鋰鈷鎳等礦產資源保障和價格上漲壓力,工信部將與相關部門一起加快統籌,提高保障能力。

三、發改委印發《完善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度方案》

方案提出,到2025年,能耗雙控制度更加健全,能源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到2030年,能耗雙控制度進一步完善,能耗強度繼續大幅下降,能源消費總量得到合理控制,能源結構更加優化。到2035年,能源資源優化配置、全面節約制度更加成熟和定型,有力支撐碳排放達峯後穩中有降目標實現。

方案提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建立在建、擬建、存量高耗能高排放項目(清單,明確處置意見,調整情況及時報送國家發展改革委。對新增能耗5萬噸標準煤及以上的“兩高”項目,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對照能效水平、環保要求、產業政策、相關規劃等要求加強窗口指導;對新增能耗5萬噸標準煤以下的“兩高”項目,各地區根據能耗雙控目標任務加強管理,嚴格把關。結合地方實際,差別化分解能耗雙控目標,鼓勵可再生能源使用,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

方案提出,推行用能指標市場化交易。進一步完善用能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制度,加快建設全國用能權交易市場,推動能源要素向優質項目、企業、產業及經濟發展條件好的地區流動和集聚。

四、國家能源局公佈全國整縣推進分佈式光伏名單,共676個縣市

國家能源局正式印發《公佈整縣(市、區)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的通知國能綜通新能〔2021〕84號》,將各地報送的試點縣(市、區)名單予以公佈。根據通知,全國共有676個,全部列為整縣(市、區)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試點工作要嚴格落實“自願不強制、試點不審批、到位不越位、競爭不壟斷、工作不暫停”的工作要求。試點過程中,不得以開展試點為由暫停、暫緩其他項目立項備案、電網接入等工作。對於試點過程中不執行國家政策、隨意附加條件、變相增加企業開發建設成本的,將取消試點資格。

其中還具體要求,在2023年底前,試點地區各類屋頂安裝光伏發電的比例均達到《通知》要求的,列為整縣(市、區)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示範縣。

五、工信部:鼓勵新能源車企兼併重組 三舉措提升汽車芯片供給

9月1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新能源汽車確實是全球汽車領域發展的非常重要的方向,也是我國汽車發展的戰略選擇。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有“三個突破”:一是技術突破,建立了上下游貫通的完整產業體系,突破了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技術。其中,動力電池技術全球領先,與2012年相比,單體能量密度提高2.2倍,成本同時下降85%左右。二是產品突破,續航里程在原有基礎上大幅提升,很多車達到500公里以上。三是市場突破,連續六年產銷量全球第一,截至8月底,累計推廣超過700萬輛。今年1月份-8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181.3萬輛、179.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近兩倍。

面對當下新能源汽車企業數量太多,處於小而散的狀況,肖亞慶表示,下一步,一是要充分發揮市場作用,鼓勵企業兼併重組做大做強,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二是加強推廣應用,加快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持續開展好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抓好公共領域汽車全面電動化的城市試點,推動提高城市公交、出租以及物流配送等領域新能源汽車的比例。三是促進跨界融合,推動電動化與智能網聯技術的融合發展。四是提升產品質量,在質量安全、低温適用等方面形成更高標準、更嚴要求,引導企業提升產品質量、提高服務水平、樹立品牌形象,讓消費者更喜歡買,用起來也更放心。

六、五部門:加強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管理

為加強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管理,提升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保障梯次利用電池產品的質量,工信部、科技部、生態環境部、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近日聯合制定《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提出,鼓勵梯次利用企業研發生產適用於基站備電、儲能、充換電等領域的梯次產品。鼓勵採用租賃、規模化利用等便於梯次產品回收的商業模式。鼓勵梯次利用企業與新能源汽車生產、動力蓄電池生產及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等企業協議合作,加強信息共享,利用已有回收渠道,高效回收廢舊動力蓄電池用於梯次利用。鼓勵動力蓄電池生產企業參與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及梯次利用。

同時,《辦法》鼓勵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生產企業等與梯次利用企業協商共享動力蓄電池的出廠技術規格信息、充電倍率信息,以及相關國家標準規定的監控數據信息。

七、 2021年8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均超過30萬輛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分析,2021年8月,新能源汽車市場繼續跑贏大市,產銷環比和同比繼續保持增長,產銷量均超過30萬輛,再創歷史新高。

2021年8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30.9萬輛和32.1萬輛,環比增長8.8%和18.6%,同比增長均為1.8倍。

2021年1-8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181.3萬輛和179.9萬輛,同比增長均為1.9倍。

2021年8月,新能源細分車型,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產銷均刷新記錄。與上月相比,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均呈增長,純電動汽車銷量增速更為明顯;與上年同期相比,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繼續保持迅猛增長。

2021年1-8月,新能源細分車型與上年同期相比,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均延續了迅猛增長勢頭。

從能源生產、傳輸、承載到應用,人類社會擁抱第三次能源革命。能源是推動社會發展的血液,隨着技術創新和進步,人類社會經歷了三次大的能源革命,整體趨勢是從高碳能源向低碳、無碳能源演變。第一次能源革命中能源生產從木材轉向煤炭,動力裝置是蒸汽機,主要應用和交通工具是火車;第二次能源革命中能源生產從煤炭轉向石油、天然氣,能源載體是汽油、柴油,發動力裝置是內燃機,而應用和交通工具是燃油汽車;第三次能源革命中能源生產從化石能源轉向可再生能源(光伏、風電、水電、核電等),能源載體是電、氫、儲能等,而應用和交通工具是新能源汽車、户用光伏等。能源革命的背後是技術進步,可再生能源大發展的前提是鋰電,風、光、儲等能源技術的突破,以及新材料、分佈式能源、智能電網、能源互聯網等配套科技的創新發展。

應對氣候變化與能源低碳轉型已成全球共識,能源轉型投資巨大需要全球合作。比爾·蓋茨的《氣候經濟與人類未來》一書中提到,全球每年向大氣中排放約510億噸温室氣體。其中生產和製造總排放量(包括鋼鐵、水泥、塑料製造等)佔比最高為31%,第二位是電力生產與存儲佔比27%,種植和養殖、交通運輸位列第三、第四,佔比分別分別為19%、16%。《巴黎協定》的長期目標是到2100年全球温度上升相比工業革命前不超過2℃,並爭取低於1.5℃,實現該目標的第一步是儘快實現全球排放達峯,本世紀下半葉達到碳中和。從低碳轉型路徑分析數據看,實現2℃以內温度上升情景的能源結構是:非化石能源佔比達70%,煤炭佔比小於30%。若能源結構要進行更加根本性的變革,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非化石能源的比例需大於85%,煤炭佔比需小於5%,電力能源中90%以上由非化石能源提供。風能、太陽能類間歇性能源在該90%中佔比很高,這需要強大的技術支持和進步,如儲能技術、電網穩定技術。

推動終端用能清潔化,提升重點領域能效水平。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珠三角、汾渭平原等地區為重點,實施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和散煤綜合治理,推廣清潔高效燃煤鍋爐,推行天然氣、電力和可再生能源等替代低效和高污染煤炭的使用。制定財政、價格等支持政策,積極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促進大氣環境質量改善。推進終端用能領域以電代煤、以電代油,推廣新能源汽車、熱泵、電窯爐等新型用能方式。加強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與互聯互通,在城鎮燃氣、工業燃料、燃氣發電、交通運輸等領域推進天然氣高效利用。積極優化產業結構:推動工業綠色循環低碳轉型升級,全面實施綠色製造;提升新建建築節能標準,深化既有建築節能改造;構建節能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全面建設節約型公共機構;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促進綠色技術研發、轉化與推廣;推廣國家重點節能低碳技術、工業節能技術裝備、交通運輸行業重點節能低碳技術等。

全國節能形勢嚴峻,推進能源消費方式變革,新舊能源投資均有望增加按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設定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控制目標,對各級地方政府進行監督考核。制定財政、價格等支持政策,積極優化產業結構:推動工業綠色循環低碳轉型升級;提升新建建築節能標準;構建節能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全面建設節約型公共機構;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推廣國家重點節能低碳技術、工業節能技術裝備、交通運輸行業重點節能低碳技術等。

新能源行業投資要保持定力,短期擾動難改產業增長趨勢。8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17.1%,1-8月滲透率11.6%,較2020年5.8%提升明顯;光伏、風電是非化石能源發力的主要方向,到2030年我國風光總裝機超12億千瓦,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比重將達到25%左右;BIPV助力分佈式發展,商業模型極佳;非化石能源發展的配套基礎設施亟待完善,儲能、電網增量可期,新一輪抽水蓄能規劃出爐,行業發展有望提速;特高壓是新基建重點方向,已成為國家發展重要戰略。

化石能源的清潔開發、高效利用投資機會。煤炭黑金時代供給不強、需求不弱,煤價將超預期;電力市場化改革逐步推進,市場化電佔比將提高,電力供需緊張疊加高煤價推高電力市場交易價格;LNG供給量仍然偏緊,價格有望進一步走高,長協高企業更受益,碳中和的能源轉型方向以及長期氣候的不確定性支撐天然氣價格;氧化鋁供給緊張確定性增強,Q4或超3500元/噸;鋼鐵行業 “金九”旺季逐步啟動,板塊年內第二波行情正當時。

第三次能源革命:新舊能源均有機會。無風險利率下行,產業趨勢具備領先優勢的賽道仍為進攻首選,投資重點仍聚焦於高景氣與性價比,持續推薦清潔能源賽道。2)傳統能源中的煤炭、電力、鋁、鋼鐵等供需格局有改善的賽道同樣具備配置價值。

3.2.    主題二:國貨與新興消費

【行業動向】

一、蘋果秋季新品發佈會召開,iPhone 13起售價格下降

北京時間9月15日凌晨一點,蘋果舉行了秋季新品發佈會,因為疫情影響,這一次的直播依然和去年一樣,採用錄播的形式。而今年也是蘋果CEO蒂姆·庫克十年任期的最後一年,極有可能是他以CEO身份參與的最後一次iPhone新品發佈會,但對於這一個敏感的時間節點,蘋果並沒有在發佈會上有任何的表述。

二、小米正式公佈新品:小米智能眼鏡探索版

9月14日,小米表示,該智能眼鏡採用了一項名為MicroLED光波導的技術,雖然是普通眼鏡的形態,但能實現通話、導航、拍照、翻譯等功能。

作為一家科技公司,小米在智能設備領域經驗豐富,前段時間發佈的機器狗鐵蛋熱度正高,現在,可穿戴產品線再添新成員。作為一款全新交互的智能產品,從技術而言,小米智能眼鏡堪稱國內唯一,絕無僅有。只不過,它目前只是一款概念產品,尚不清楚究竟何時發佈,售價多少錢。

三、字節跳動擬收購Pico 搶佔“元宇宙”的入口,交易金額或達15億美元

8月29日,VR(虛擬現實)創業公司Pico發佈全員信,證實了該公司被字節跳動收購一事。內部信中稱,Pico將併入字節跳動的VR相關業務,整合字節跳動的內容資源和技術能力,並將在產品研發和開發者生態上加大投入。

此外,被字節跳動收購後,Pico將作為頭部客户與代工商歌爾股份繼續合作,雙方已簽署長期戰略合作協議,確保供應鏈的穩定運轉。有接近交易的人士表示,字節跳動此次收購Pico的最終交易金額或許能達到15億美金(約合人民幣90億元)。

Pico 成立於 2015 年,創始人周宏偉曾任代工廠巨頭“歌爾聲學”副總裁,主管過索尼、樂視等品牌VR 產品的研發。在六年時間裏,Pico 經歷了 VR 行業的高光湧現與泡沫破裂,眼下,除了依附於大廠的愛奇藝、華為、小米等 VR 部門,Pico成為碩果僅存的獨立 VR 廠商。

國貨品牌宣傳力度加碼以及消費者文化自信提升的雙輪驅動下,國內消費者對國貨品牌的關注度、認同感以及信賴感顯著增強。根據艾瑞諮詢統計,2020年在同等商品下,消費者傾向於購買國貨的比例高達84.2%,國內消費者選擇購買國貨的前三大主要原因分別為“性價比高”、“因為是國貨所以支持”、“品牌值得信賴”,這顯示國內消費者對國貨品牌的支持一方面來源於國貨品牌優秀的品質,另一方面也是疫情後國內文化自信程度提升的必然結果。此外,國內消費者對國貨品牌的關注度提升亦體現在平台類國貨APP月活規模增長上。國貨品牌孵化平台“小米有品”2020年4月月活躍用户規模達212萬,同比增加142.2%;優質國貨產品提供平台“網易嚴選”在2020年4月月活躍用户規模達179萬,同比增加25.4%。國貨品牌崛起即代表着國內文化自信的提升,也表明我國製造業生產能力和供應鏈完備度已經世界領先。

涉及面廣:聚焦文化自信和製造崛起

1)顏值經濟時代:國貨美粧崛起。推薦:貝泰妮/愛美客/華熙生物/珀萊雅/青松股份/上海家化。

2)飛馳的民族自信:汽車智能製造領航。推薦:吉利汽車/長安汽車/比亞迪。

3)穿在身上的自信:國潮服飾演繹東方時尚。推薦:李寧/安踏體育。

4)舌尖上的中國:食品飲料行業行穩致遠。推薦:青島啤酒/貴州茅台/伊利股份/中國飛鶴。

5)國內大循環下的航空新機遇:二季度展現國內大循環下淡季盈利韌性,三季度將檢驗國內大循環下旺季盈利能力。推薦:中國國航。

6)消費電子領域投資機會:推薦歌爾股份。

風險提示

美聯儲超預期收緊流動性,美元持續走強,美債利率上行的風險;

消費復甦節奏不達預期,居民消費傾向維持低位的風險;

全球科技競爭加劇,關鍵技術和零部件的研發不及預期的風險。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