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水發興業能源(0750.HK)盈利向經營性特徵轉化,碳中和助力價值重估
格隆匯 09-02 08:47

時代是最大的貝塔,碳中和目標下中國的新能源、綠色建築等低碳零碳行業迎來了歷史性發展機遇。

當前已經有越來越多人意識到氣候變化所帶來的環境問題正日益嚴重,減少碳排放,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迫在眉睫,而國際社會正加快推動這一進程,目前全球已有超過120個國家和地區作出了碳中和的承諾,開始採取長期行動來應對氣候變化,肩負起大國責任的中國也毅然的邁出了重要一步——去年,中國基於《巴黎協定》的承諾,率先提出在2030年之前實現碳達峯、206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碳中和與“綠色”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球共識,這一大趨勢、大浪潮更是不可阻擋的。

碳中和或將驅動人類社會進入工業革命以來的最大一次全新制度和產業革命。按IRENA測算結果可得出,若想實現《巴黎協定》提出的1.5℃控制目標,2021-2050年內全球在碳中和領域的總投資規模至少須達約131萬億美元之巨。

投資方向指向哪一個國別?答案是中國。

據高盛統計,中國的減排幅度在全球重要經濟地區中位居前列,僅次於力推“綠色工業革命”的英國,據報道,碳中和這項國策,單單在基礎設施方面,中國未來預期所需的投資規模將超過百萬億人民幣,這或會成為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主題基礎設施投資。

可見,碳中和賽道正日益體現和釋放出巨大的國家、時代紅利。

1、國企料成“雙碳”政策落地先行者,獲得市場認可的水發興業能源“鋒芒初露”

而實力雄厚的國企、央企集團作為國家“雙碳”政策落地的先行者,正緊緊把握住時代的紅利不斷推動產業融合和模式的創新,更陸續有一些“後浪”脱穎而出。

比如推動新能源和綠色建築緊密結合所形成的新趨勢,山東國資委下轄水發集團的一級權屬公司及海外資本平台——水發興業能源正是個中的佼佼者。

從資本市場方面,碳中和投資主題及相關概念板塊方興未艾。

由富途提供的行情數據顯示,港股的碳中和概念股板塊指數在過去一年內的實現累計漲幅為超過76%,同期的恆生指數實現漲幅僅為0.33%,同期的恆生科技指數累計下跌了13%左右。一上一下之間基本説明了碳中和已經真正成為了引領港股行情的動力引擎,而當前的互聯網和科技股不能擔當此重任,這一結論或為未來投資指明瞭方向。

上述所提及的水發興業能源,在過去一年在港股碳中和投資板塊中實現的累計漲幅約為149%,其表現不僅在板塊中排行前列,市場也逐步把公司識別為國內新能源和綠色建築賽道中具備長期發展潛力和持續成長性的領先國資背景上市平台,公司的投資價值在過去一年內得到了市場的初步挖掘。

伴隨着公司未來在多條潛力賽道上業務發展的不斷推進,戰略佈局的持續落地,以及獨特的商業模式被驗證跑通,水發興業能源長期投資價值提升與價值釋放預期將交替的出現。

從近日水發興業能源公佈的中期財報中,可看到,該港股上市公司穩步前進“碳中和”業務或處於爆發前夜,值得深入研究和關注。

2、中期業績實現穩步增長,盈利向經營性特徵轉化

8月25日,水發興業能源公佈上半年業績。截至2021年6月30日,水發興業能源總收入達23.3億人民幣(單位下同),同比增長12.6%;毛利3.26億,同比增長19.29%;毛利率約為17.8%,較去年同期的毛利率仍有了輕微提升。

在利潤方面,按公吿所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錄得歸母淨利潤0.96億,較去年同期減少約57.7%。考慮到去年同期有較大規模的非經常性利潤——即由回購美元優先票據所產生的投資收益,因此使用經調整EBITDA利潤更能如實的反映水發興業能源在上半年所實現的業績增長情況,在相同口徑下,上半年的經調整EBITDA利潤約3.99億,較去年同期上升23%,對應的經調整EBITDA利潤率達到了17.1%,同比增加1.4個百分點。

(圖片來源:公司公吿)

整體來看,中期業績實現了穩步增長,穩中有升的特徵進一步凸顯,無論是在營收還是在(經調整)利潤的表現方面,公司均取得了更好質量的增長。

特別是利潤方面,在本期財報中,公司利潤內部構成已從以往的投資性的非經常性利潤,轉變成如今的直接與經營相關的,持續性更強的經常性利潤,從以往賬面利潤轉化成能夠產生實質性回報,實現真正價值創造的利潤,而且從增速來看,高於營收增長,體現出公司正在持續提升經營槓桿,內生性成長性逐步兑現,盈利釋放正在路上。

筆者認為,這是水發興業能源本次公佈中期業績給出的最重要信號燈,能夠一定程度上預示着公司基本面或已經發生根本性的轉變

3、清潔能源業務和幕牆及綠色建築業務雙輪驅動,處於爆發式增長的“前夜”

按中期財報顯示,水發興業能源業務板塊主要劃分為包括幕牆及綠色建築、清潔能源業務,綜合能源服務,及新材料銷售。

在上半年,公司的幕牆及綠色建築、清潔能源業務的總收入佔比分別約為28.5%、54.2%,兩者合共佔據總收入的82.7%,而進一步加入可再生能源產品,以及電力銷售(含電費補貼)等屬於“碳中和”範疇的業務,則佔據公司的總收入比例約為92%左右。若從業務所在賽道來進行歸類,水發興業能源當屬港股碳中和概念板塊中純度較高的投資標的之一,在港股市場稀缺性凸顯。

其中,包括了光伏EPC、風能EPC在內的清潔能源業務收入12.62億元,同比增長13.1%。

在上半年,公司在手光伏訂單項目與同比增長迅速,但為主動規避光伏組件價格上漲對項目利潤影響,公司主動放緩光伏EPC建設進度。同時,公司風能EPC業務大幅提升,上半年貢獻收入約12億元,同比增長90%。

據公開資料所示,上半年完成風能EPC項目容量約185MW,在建風能EPC項目裝機容量超過600MW(若以上半年風能EPC項目單位收入造價進行測算,可得目前在建的風能EPC項目價值約為39億),而包括風能在內的在建的能源EPC項目合計超過1GW,這將為未來一年的業績增長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另一方面,在手光伏訂單項目也會隨着未來組件價格逐步迴歸正常而在後續進行業績釋放。

受益於大股東水發集團的鼎力支持,其不斷網羅聚合集團內部及旗下子公司平台的各種業務網絡資源來全力支持水發興業能源發展其清潔能源業務,例如在融資、項目資產、市場資源等方面,將大股東水發集團優勢導入上市公司,目前正持續推進水發能源集團光伏電站資產證券化;發動水發集團內部兄弟公司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清潔能源項目開發,由水發興業能源承擔項目建設和運營。

在山東省外,大股東水發集團在吉林、內蒙、寧夏等外電入魯合作的省份,積極為上市公司提供佈局光伏、風電和儲能業務的資源;同時,水發興業能源在山東省內進行鹽鹼地和塌陷地治理、水面光伏開發、未利用地綜合能源基地三大領域的“光伏+”業務。

至於近期,公司與寧夏中衞市沙坡頭區人民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於在當地建設平價“風電+光伏+儲能”一體化基地,預計項目總量2GW以上。可見,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都確保了公司的光伏、風能EPC項目在手訂單充足,這將是公司清潔能源業務實現可持續增長的最大保證。

此外,值得留意的是公司新能源EPC業務與綠色建築業務未來將在重磅政策支持下迎來爆發性增長機會

比如在分佈式光伏整縣推進業務方面積極佈局。據公開資料所示,目前公司已在山東、湖南、陝西、廣東等地與近20個縣區達成分佈式光伏整體開發框架協議,初步評估裝機規模超4GW。下半年公司將繼續加大開發力度,力爭全年完成整體開發合作的縣區達33個以上。

賣方研究報吿指出,未來十年預計光伏新增裝機量年均複合增長率有望維持約13%的雙位數增長,同時,分佈式光伏是光伏新增裝機需求的重要組成部分,隨着整縣(市、區)推進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工作的逐步推進,分佈式光伏有望加速發展,實現更高的複合增長速度。

據報道,分佈式光伏整縣項目平均每省申報規模已超過20個,據測算目前已經上報的22個省(區)將有超過400個縣參與到此次分佈式光伏整縣推進試點中,裝機規模或將達到80GW,預計最終規模更有望超過100GW。市場潛力之巨大,將持續吸引行業領先公司,以及資源和背景實力國企、央企入場“跑馬圈地”,水發興業能源有望在大股東水發集團的支持下攜手合作夥伴成為能夠割據一方成就霸業的“諸侯”。

在綠色建築方面,公司有可能成為全市場真正具備技術優勢、模式優勢且估值最低的綠色建築+BIPV概念股

技術優勢方面,據瞭解,水發興業能源深度參與綠色建築領域技術標準體系的推廣和延伸,參與推動近零能耗建築融入到城鄉規劃和建設中,現已協助珠海派諾科技園二期廠房辦公樓、銀坑辦公樓維修工程等項目獲得零能耗建築標識、超低能耗建築標識認證。截止2021上半年,水發興業能源參與在編的相關行業標準42項,累計參編各類標準122項,已獲批省級企業技術中心4個。

去年,水發清潔能源對其幕牆及綠色建設業務延伸為綠色建築全產業鏈的系統服務提供商,成為行業領先的近(淨)零能耗建築為核心競爭力的綠色建築總承包企業。公司將發揮業已形成的綠色建築領域優勢,參與既有的公共建築節能改造重點示範工程,計劃年底前完成不低於10億元既有建築節能改造項目的開工建設。

國家“碳中和”、“碳達峯”發展戰略背景下,考慮建築業在各行業中碳排放佔比最高,2018 年建築全過程碳排放總量佔全國碳排放比重達 51.3%,未來發展環保低碳甚至是“零碳”的綠色建築乃大勢所趨。

目前,在“碳達峯”、“碳中和”目標下,發展綠色建築是大勢所趨。根據2020年住建部發布《綠色建築創建行動方案》,到2022年,當年城鎮新建建築中綠色建築面積佔比達到70%。在今年6月份,住建部等15部門發佈《關於加強縣城綠色低碳建設的意見》,也明確縣城大力發展綠色建築和建築節能,包括推廣應用綠色建材、發展裝配式鋼結構等新型建造方式、全面推行綠色施工等。因此,綠色建築的大時代序幕已加速揭開。

從應用場景來看,光伏建築是全面鋪開綠色建築的有效途徑,光伏建築中的BIPV技術路線認為會取代主流BAPV,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根據光大證券測算, 未來隨着綠色建築和相應標準的確立,預計到2030年BIPV裝機總容量可達36.7GW,總市場規模可達991.6億元;到2035年BIPV裝機總容量可達82.7GW,總市場規模可達2067億元。以2021-2026年5年時間維度看,BIPV裝機增加20倍,CAGR為81.59%,市場規模增加15倍, CAGR為71.65%。

站在長期發展角度,綠色建築業務有機會發展成為公司的“第二增長曲線”,並跟隨發展切入更廣闊的新賽道——按照最新規劃,綜合能源解決方案和低碳社區、綠色城市等區域能源規劃將是未來公司和大股東水發集團持續發力攻克的新市場。公司計劃將把清潔能源與建築有機結合在一起,為整個城市能耗規劃進行綜合施策,為區域提供系統的能源節約增值服務,最終為國家落實30·60“雙碳”目標持續作出貢獻。

在一份公開的調研紀要資料上面提及,公司未來3年的營收增長目標為100億(即至2023年末)。屆時新能源發電站持有規模目標是3GW,對應的併網發電的營收規模預計超過20億,假設新能源發電業務的淨利潤率達到25%-30%,對應的利潤規模為5-6億區間;若新能源EPC項目1GW對應的金額為40-50億左右,假設該業務淨利率能維持在5%-8%,則利潤規模預期區間為2-4億之間。

接着,還有幕牆及綠色建築和BIPV項目,該業務若能在未來3年步入黃金增長期,(按保守估計)實現50%以上的複合增長,那麼在2023年末規模超過30億,淨利潤至少在2.5億以上(對應8%以上淨利潤率),是一個大概率的事件。

在忽略其他業務發展情況下,至2023年底,水發清潔能源保守估計下或能“輕鬆”實現跨越100億營收目標,而屆時按照正常情況假設下的淨利潤規模亦會超10億門檻。僅從利潤增長幅度來量度,預期未來3年實現3倍以上增長,這種可能性或仍在持續增強。

在中期業績會上,公司管理層對未來公司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做了詳細的論述和介紹,即:計劃打造一個千億級規模的清潔能源國有上市公司。經過2021上半年的業務拓展,公司已經在風電和光伏等新能源領域儲備了大批項目資源,包括在全國多地簽訂的儲備項目約10GW,及母公司水發集團在平台內外鎖定的能源項目資源約10GW。公司預期在“十四五”期間將這些項目消化完成,按照計劃發展路徑,屆時預計或將形成千億級的資產規模。

另外,控股股東水發集團將在市場資源、金融資本、人才儲備、體制機制等給予上市公司水發興業能源全面的賦能支持。

於公司而言,切入潛力賽道,以及業務發展速度的提升將持續得到市場驗證及認可,有助在港股資本市場實現估值重估,對於水發清潔能源來説,估值向上提升將會是一個大的確定性方向,結合利潤快速增長的預期,那麼,公司便有很大機會步入經典的“戴維斯雙擊”,屆時,公司在二級市場的市場潛力將迎來快速釋放的機會。

結尾部分

站在投資的角度和視野來看待問題,時代永遠是最高級別的紅利和β(貝塔),成功的投資一定是要先上對船,選對方向,然後順勢而為,拿到時代的紅利,這是投資最為重要的收益來源之一。

水發興業能源全身心擁抱時代發展潮流,積極響應國家新能源發展戰略。憑藉自身突出的技術優勢、高效能的管理以及前瞻性的佈局規劃,已經為公司中長期的穩定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隨着新邊際增量的出現,水發興業能源所處賽道的價值將被重新認知,催化公司的估值和市值表現。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