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創業邦,作者: 趙曉曉
錯失信息時代的我們,不能再錯過雲時代。
一直以來,SaaS就被資本奉為“慢長牛”的賽道。原因是用户的深度粘性及網絡效應的商業屬性,註定了這個板塊極易孕育長牛。
正如數據顯示,在2009年-2019年,美國資本市場上共有98家軟件公司上市,其中80%是SaaS軟件公司,是同期上市消費科技公司的4倍。
而在中國,這個數字也正在逐年上漲。據B2B內參統計,2020年國內SaaS共發生134起投融資事件,融資總金額超157億元。2021年熱度同樣不減,僅今年前4個月,就發生54起投融資事件,融資金額總計約106.17億元,已經達到了2020年全年融資金額的68%左右。
不難想象,在不遠的未來,SaaS企業將會以一種不容阻擋的氣勢持續向前,成為中國產業互聯網發展的代名詞。
誕生於20世紀末期的SaaS,與“古老”的企業應用軟件行業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簡單理解來看,其實SaaS是一種基於互聯網來提供軟件服務的應用模式,提供商通過瀏覽器把服務器端的程序軟件傳給千萬用户,供用户在線使用,不需要用户在本地部署的服務器。
在國內,2015年常常被媒體們稱為SaaS元年。隨着4G網絡與智能手機的普及,傳統軟件無法滿足移動互聯網對於體驗和效率的要求,天生就具有互聯網基因的SaaS順勢切入,快速崛起。
此後,有贊、微盟、明源雲、紛享銷客、醫渡科技等紛紛發力SaaS行業,以華為等為代表的行業巨頭也投重金佈局雲計算,SaaS成為了整個雲計算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
然而,要“攻佔”企業端的市場絕非易事。轉機出現在2020年,疫情的暴發,讓線上化辦公、數字化運營的趨勢加速,“上雲”成為不少企業的迫切需求,SaaS行業迎來了重要的發展機遇。
嗅覺敏鋭的資本,則隨着產業互聯網的興起開始助推to B和企業服務的賽道。一級市場SaaS企業融資消息不斷,二級市場SaaS概念股也一度持續火爆。金蝶市值一路高歌猛進,明源雲、微盟等市值也直上雲霄,北森、紛享銷客等企業均以高估值拿到知名投資機構的大錢。
雖然大多數企業的需求很大程度上是基於疫情的激發,但這只是催化劑,SaaS行業如果沒有此前十年的技術和產品積累,未必能抓住這個暴發的機會。
據艾瑞諮詢發佈的SaaS行業研究報吿顯示,到2023年,中國企業級SaaS市場規模將突破1300億元,較十年前增加近38倍。
一方面,產業數字化成為全球經濟的發展的新潮流,我國企業紛紛加入數字化轉型浪潮,促使各類產業雲平台從無到快速暴發。另一方面,疫情下的各類生產、商業、社交限制,成為了最直接的市場教育,甚至從根本上改變了企業客户對各類基於雲技術的SaaS解決方案的態度,開始主動探索適合自身的上雲、用雲場景。
我國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也為企業軟件和SaaS支出提供了充足的增長空間。公開數據顯示,國內中小企業數量已經突破3000萬家,SaaS服務的低成本、快速部署、便捷操作等特點,更容易滿足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需求,成為SaaS市場規模增長的強大催化劑。
數字化新引擎的意義自然不用贅述。目前我國產業數字化正進入新的階段,雲計算作為數字中國的時代底座、產業升級的技術創新力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中,雲服務作為雲計算產業中壁壘最高的環節,不僅需要龐大的資金能力,還需要足夠強大的網絡連接能力、海量服務器運營能力、網絡安全能力、獲客和生態建設能力。
回溯過去幾年,雲計算市場一開始的主要話語權也還是被海外的公司所掌握。幸運的是,在這條關鍵賽道上,中國角色陸續登場並站在了舞台中央,我們絕不會再被國外“卡脖子”。
以華為云為首的雲廠商們,憑藉着自身的韌性,在中國互聯網崛起的過程中,不斷歷練成長。作為國內具有代表性的科技企業,華為已經通過將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透過雲端輸出,構建了涵蓋laaS、PaaS、數據庫和物聯網等領域的大量雲服務。
而SaaS作為雲計算中的軟件服務部分,國內企業已經憑藉我國在雲技術方面的先發優勢,積累了大量的技術經驗,較之國外企業同樣有很高的起點,而且極有可能實現彎道超車。
諸如深圳的明源雲,杭州的酷家樂和蒲惠等新興企業,憑藉着自身的行業優勢與技術儲備,持續在我國數字經濟的各個領域發力深耕,打造了集成性產業互聯網平台。
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受國內外經濟環境的影響,IT自主創新及“國產替代”潮被按下加速鍵。除了芯片、操作系統等IT基礎設施之外,SaaS行業也愈來愈趨向“國產替代”。選擇國產SaaS軟件,尤其是純內資控股企業SaaS軟件的呼聲越來越高。
對此,浙江大學社會科學學部主任、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吳曉波表示,工業互聯網亟需一批自主可控的第三方平台企業來引領健康發展,制訂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
無獨有偶,浙江日報曾報道,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浙江省標準化研究院、浙江大學及蒲惠等“產學研用”的專家學者共同制訂《離散型企業製造執行過程雲化規範》行業標準。這與吳曉波教授的觀點不謀而合。
隨着中國在各行各業大力推進產業數字化升級的大背景下,國產SaaS行業的增長空間無疑是巨大的。錯失信息時代先機的我們,不能再錯過雲時代。
其實,我國建設數字中國的思路明確性毫無疑問,除了政府工作報吿中的相關表達,“十四五”規劃綱要還將“加快數字發展建設數字中國”作為獨立篇章,從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到加快數字社會建設步伐,從提高數字政府建設水平再到營造良好數字生態,勾畫出未來五年數字中國建設新圖景。
圍繞數字經濟發展,我國還進一步明確發展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七大重點產業,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10%。
數字化經濟、數字化轉型等熱詞,正成為引領國民經濟及產業結構升級的風向標。而SaaS作為一種可以快速交付、快速響應、簡單部署的優質模式,在信息化需求越來越旺盛的當下,正成為投資界的香餑餑。
眼下,我國經濟和資本市場正站在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上,從過去的增長優先轉向兼顧公平。未來,我國政府將更加關心經濟增長中可持續性、社會公平、數據安全和自主可控等議題。這對於本土的純內資SaaS企業來説,無疑是又一大利好。
國家聚焦數據安全及自主可控的原因也不難理解。除了我們所熟知的斷供華為、芯片卡脖子之外,美國在去年6月列出制裁實體清單,禁止33家中國企業與機構使用當前最主流的商業數學軟件MATLAB,導致大量國家級科研項目進度受阻。
而去年12月,美國參眾兩院通過的一部《外國公司問責法案》,眾多“匪夷所思”的條例打着“保護投資者”的名義,企圖監控VIE架構赴美上市的中國互聯網企業,進而染指我國核心數據。
不斷升級的打壓、限制,也讓國家認識到了數據安全及自主可控的重要性。9月1日,《國家數據安全法》將正式實施,境外涉及數據服務的企業在國內未來將受到更嚴格的政策監管。有滴滴風波在前,未來在國內上市的本土SaaS企業或將擁有更為寬鬆的市場環境。
此外,數據安全及自主可控等指標,其實早在十四五規劃中便被納入新的政府考核KPI中。這意味着,國產SaaS軟件,尤其是純內資控股企業的SaaS軟件,更有利於我國數字經濟長期平穩健康的發展。
據摩根士丹利發佈報吿稱,到2030年,中國的經濟格局將發生巨大變革。這場變革帶來的結果是,服務為GDP創造的價值將超過商品,而針對實體經濟的服務配套產業,將會成為促成這場變革發生的重要引擎。
摩根士丹利發佈《消費2030:“服務”至上》報吿:
服務為GDP創造的價值佔52%,超過商品的48%
時代造就機遇。可以預見的是,在新經濟國產化的浪潮之下,國家、市場端以及投資者端的看好,正在推動國產SaaS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