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科創板:中國科技巨頭的搖籃

本文來自:王楊策略研究,作者:王楊

摘要   

投資要點

3月20日發佈《調整已近尾聲》;4月18日發佈《一波吃飯行情,漸行漸近》,上述兩個關鍵節點的判斷逐步被市場驗證。

3月28日以來發布科創板系列報告,本期我們重點聚焦產業和公司,系統論述科創板將是中國科技巨頭誕生的搖籃

1六論科創板:中國科技巨頭的搖籃

就短期走勢而言,2-3月我們提示“結構切換”,4-5月提示“吃飯行情”,展望未來1-2月我們認爲“指數震盪,應優化持倉,加大科創板配置”。

我們認爲,科創板是中國科技巨頭的搖籃,(1)從時代背景角度,關鍵基礎在於中國是世界第一製造大國,而且正在從製造大國逐步升級爲製造強國,這爲科技巨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2)落實到公司層面,科創板一批細分領域龍頭成長性顯著強於世界巨頭。

2.背景:製造業強國的崛

科創板是中國科技巨頭的搖籃,關鍵基礎在於中國是世界第一製造大國,而且正在從製造大國逐步升級爲製造強國,這爲科技巨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除此之外,一則,政策角度,近年來製造業升級扶持政策不斷出臺;二則,疫情後,得益於有效防控和完善的產業鏈基礎,我國的製造業實力進一步強化;三則,數字經濟時代,科技創新爲製造業賦能

3.搖籃:尋找中國科技巨

科創板集聚了一批集成電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等領域的科創企業,“硬科技”成色逐步顯現。2020年,科創板公司研發投入與營業收入之比的中位數爲9%,研發人員佔公司人員總數的比重平均爲28.6%,平均擁有發明專利104項,均高於其他板塊

在製造強國崛起的時代背景下,在科創板上市公司自身研發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的過程中,我們認爲科創板將成爲中國科技巨頭的搖籃

我們重點篩選選線上辦公、工業軟件、智能手機、半導體、電池、智能投影儀、機器人等賽道的細分領域小巨頭,並結合世界巨頭展開分析。

概括而言,儘管從估值視角看,科創板公司普遍較高,且ROE視角看,當前國內龍頭略弱於相關對標公司。

但是,展望未來,我們認爲科創板將誕生一批世界級巨頭,一方面,受益於我國作爲製造業第一強國的廣闊發展空間,國內小巨頭成長性顯著高於對標的世界巨頭;另一方面,國內小巨頭的研發投入佔比高於對標公司。

   正文  

1. 六論科創板:中國科技巨頭的搖籃

3月20日,我們發佈《調整已近尾聲》,4月18日,我們發佈《一波吃飯行情,漸行漸近》,今年以來,上述兩個關鍵節點的判斷逐步被市場驗證。

在當前,我們重點提示兩點,其一,科創板,牛市已來,剛剛開始,目前是戰略佈局期;其二,本輪始於2018年Q4的牛市仍在途中,科創板是牛市續航的發動機,當前是新階段的底部區域,結構上,成長見底,白馬分化,券商是風向標

就短期走勢而言,2-3月我們提示“結構切換”,4-5月提示“吃飯行情”,展望未來1-2月我們認爲“指數震盪,應優化持倉,加大科創板配置”

其中,針對科創板:

3月28日發佈《等風來,科創板步入戰略性底部》探討科創板牛市基礎

5月13日發佈《科創板的牛市初期:覆盤2012年創業板》重點提示科創板已經反轉

5月15日發佈《再論科創板的牛市行情啓動》再次提示科創板牛市已來

5月30日《三論科創板:牛市續航的發動機》分析科創板對A股的戰略意義

6月6日發佈《四論科創板:積極擁抱,給創新以溢價》分析如何評估科創板估值

6月13日發佈《五論科創板:仍是底部的底部》分析如何看科創板所處階段

六論科創板,我們重點聚焦產業和公司,系統探討科創板將是中國科技巨頭誕生的搖籃。

我們認爲,科創板是中國科技巨頭的搖籃,從時代背景角度,關鍵基礎在於中國是世界第一製造大國,而且正在從製造大國逐步升級爲製造強國,這爲科技巨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落實到公司層面,科創板一批細分領域龍頭成長性顯著強於世界巨頭

2.背景:製造業強國的崛起

科創板是中國科技巨頭的搖籃,關鍵基礎在於中國是世界第一製造大國,而且正在從製造大國逐步升級爲製造強國,這爲科技巨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除了世界第一製造大國這一基礎外,政策角度,近年來製造業升級扶持政策不斷出臺;疫情後,得益於有效防控和完善的產業鏈基礎,我國的製造業實力進一步強化;數字經濟時代,科技創新爲製造業賦能.。

2.基礎:世界第一製造大國

中國作爲世界第一製造大國是關鍵基礎。根據工信部數據,2019年中國製造業增加值佔全球比重達28.1%,連續10年保持世界第一製造大國地位

橫向來看,據Statista數據,2018年全球製造業產出中,中國佔比28%,位列世界第一,美國佔比16.6%、日本佔比7.2%、德國佔比5.8%次之,中、美、日三國製造業產出合計佔比全球總產出52.2%

縱向來看,中國製造業增加值佔全球比重逐年提升,從2004年8.6%,提升至2019年28.2%。

2.2 政策:助力於製造業升級

顧十三五,供給側改革是關鍵重點。在此經濟背景下,龍頭強者恆強的邏輯主導資產價格表現。2016年至2018年期間,一大批傳統行業龍頭股受益於盈利改善和估值修復,實現顯著超額收益

但是,展望十四五,科技創新是關鍵重點。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爲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近年來關於科技創新和製造業升級的政策陸續出臺,政策扶持將進一步助推中國製造業升級。

2.3 疫情:製造業進一步迴流級

在國內疫情有效防控的背景下,疫情後,部分中高端製造業進一步迴流到我國。

在歐美和東南亞陸續被疫情困擾的同時,中國製造業一直處於穩定擴張的態勢。5月,中國PMI爲51.0%,延續穩定擴張態勢,其中,高技術製造業PMI達到55.2%,連續3個月上升,創年內新高,明顯高於製造業整體。

從出口數據上看,自2008年全球融危機後,中國工業企業出口交貨值當月同比逐步提升。儘管2020年疫情初期,出口下滑,但全球疫情爆發背景下,中國控疫防疫效果顯著,經濟復甦動力強勁。最新數據,工業企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速16.9%,出口交貨值爲11326億元。

2.4 創新:科技賦能製造升級

中國製造業創新程度在逐步提高。根據統計局數據,規模以上製造業實現產品創新企業佔比在2019年達到33.7%,較2016年25.9%上升顯著

工業4.0浪潮下,中國自2015年頒佈《中國製造2025》規劃,是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其中,“中國製造2025”強調

一是提高國家製造業創新能力,二是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三是強化工業基礎能力。

而在2021年“十四五規劃”中,第五篇再次強調“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

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壯大經濟發展新引擎。

數字化賦能製造業轉型升級,科技週期由產品端向To B應用端推進,是在中國由製造大國走向製造強國的兩條重要發力方向。

2016-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年均增長16.6%,由22.6萬億元增至35.8萬億元,佔GDP比重達到36.2%

具體到細分產業,大數據、人工智能、半導體等具備技術漫化性的產業迎來快速發展。以集成電路爲例,近年來規模快速增長,2020年達到2559.8億元,較2015年901.2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爲30%

3.搖籃:尋找中國科技巨頭

3.1 總結:科創板龍頭成長性顯著強於世界巨頭

科創板集聚了一批集成電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等領域的科創企業,“硬科技”成色逐步顯現。2020年,科創板公司研發投入與營業收入之比的中位數爲9%,研發人員佔公司人員總數的比重平均爲28.6%,平均擁有發明專利104項,均高於其他板塊

在製造強國崛起的時代背景下,在科創板上市公司自身研發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的過程中,我們認爲科創板將成爲中國科技巨頭的搖籃。

我們重點篩選選線上辦公、工業軟件、智能手機、半導體、電池、智能投影儀、機器人等賽道的細分領域小巨頭,並結合世界巨頭展開分析

概括而言,儘管從估值視角看,科創板公司普遍較高,且ROE視角看,當前國內龍頭略弱於相關對標公司。但是,展望未來,我們認爲科創板將誕生一批世界級巨頭,一方面,受益於我國作爲製造業第一強國的廣闊發展空間,國內小巨頭成長性顯著高於對標的世界巨頭;另一方面,國內小巨頭的研發投入佔比高於對標公司。

統計口徑上,21年和22年盈利預測,國內公司參考Wind一致盈利預測,國外參考彭博,市值和估值截至日期爲6月18日,匯率參考6月18日。

3.2 線上辦公

就科創板而言,線上辦公兩個典型國內龍頭分別是金山辦公(辦公軟件龍頭)和福昕軟件(國產PDF龍頭),海外對標公司分別是微軟公司和ADOBE。

研發支出方面,2020年金山辦公研發費用率31%,福昕軟件16%,高於微軟公司(13%)、ADOBE(17%)。

成長性方面,結合21年和22年盈利預測,金山辦公顯著高於微軟,福昕軟件顯著高於ADOBE。

盈利能力方面,2020年毛利率福昕軟件(96%)、金山辦公(88%)居前,但就2020年ROE而言,ADOBE(44%)和微軟公司(40%)佔優。

估值方面,無論PE-TTM還是動態估值,國內均高於海外。

3.3 工業軟件

科創板工業軟件公司有柏楚電子(激光控制系統龍頭)、中望軟件(CAD,CAE,CAM龍頭)、中控技術(工控龍頭),對標的世界巨頭有霍尼韋爾、西門子。

研發支出方面,2020年柏楚電子研發費用率14%,中望軟件33%,中控技術11%高於霍尼韋爾(4%)、西門子(8%)。

成長性方面,21年和22年預測盈利增速,中控技術、中望軟件、柏楚電子均顯著高於西門子和霍尼韋爾。

估值方面,國內公司普遍高於海外。

3.4 智能手機

傳音控股是新興市場手機龍頭,對標海外公司蘋果公司。

研發支出方面,2020年傳音控股研發費用率3%,低於蘋果公司(7%)。

成長性上,21年和22年傳音的預測盈利增速領先於蘋果。

盈利能力上,20年的毛利率和ROE,傳音控股弱於蘋果。

估值方面,無論靜態還是動態,傳音控股略高於蘋果

3.5 半導體

科創板中半導體公司較多,我們選取中微公司(刻蝕設備龍頭)、芯源微(半導體塗顯龍頭)、華潤微     (半導體IDM龍頭)、瀾起科技(內存接口芯片龍頭)、思瑞浦(模擬集成電路芯片龍頭)、晶豐明源(LED驅動芯片龍頭)、樂鑫科技(WiFi MCU SoC龍頭)、中芯國際(晶圓代工龍頭)、寒武紀(國內AI芯片龍頭)、晶晨股份(SoC芯片全球龍頭)、恆玄科技(智能音頻SoC芯片龍頭)、芯原股份(集成電路設計龍頭)等。

相應的對標公司,參考臺積電、東京電子、聯發科、三星電子、英偉達、AMAT等。

研發支出方面,科創板公司普遍更高,如,2020年寒武紀研發費用率167%,芯原股份41%,中微公司28%。

成長性方面,科創板公司21年和22年增速整體更高,芯源微、思瑞普、樂鑫科技、恆玄科技、芯源股份等尤爲顯著。

盈利能力方面,半導體類公司穩定性相對較弱;估值方面,科創板公司普遍更高。

3.6 儲能

儲能領域,科創板選取孚能科技(動力電池系統技術方案龍頭)和派能科技(軟包電池龍頭),海外對標公司選擇LG CHEM。

研發支出方面,2020年孚能科技研發費用率33%,派能科技6%,高於LG化學的4%。

成長性方面,就21年和22年預測盈利增速而言,孚能科技和派能科技顯著高於LG CHEM。

盈利能力方面,派能科技的20年毛利率和ROE佔優。

估值方面,科創板公司較高,但22年能夠快速消化估值。

3.7 智能投影

極米科技是國內智能投影領域龍頭,我們選擇的海外對標公司爲愛普生。

研發支出方面,2020年極米科技研發費用率4.9%,略高於愛普生(4.7%)。

成長性方面,極米科技的21年和22年預測盈利增速顯著高於愛普生。

兩者20年毛利率水平接近,估值層面極米科技顯著高於愛普生

3.8 機器人

就機器人領域,科創板公司選取奧普特(諧波減速器龍頭)和綠的諧波(機器視覺系統開發龍頭),對標海外公司選取Nabtesco和KEYENCE。

研發支出方面,2020年奧普特研發費用率12%,綠的諧波11%,高於海外公司Nabtesco(3%)、KEYENCE(3%)。

成長性方面,21年和22年預測盈利增速上,科創板公司顯著高於海外

4. 風險提示

1、中美經貿摩擦超預期。如果中美經貿摩擦超預期,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相關板塊盈利。

2、流動性收緊超預期。如果流動性收緊超預期,或對市場估值產生一定擾動。

5. 上週市場表現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