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潘石屹,側身讓過時代巨輪
格隆匯 06-20 20:48

最近幾年的中國經濟,每年風都在變。尤其是房地產行業。

大概也不過就是5年的時間,“貨幣化棚改”的叫囂已經退縮到歷史的角落裏面,盯着那些三四五六線城市永遠賣不掉的房子,變為陣陣陰惻惻的笑聲。

去年下半年,國家出台地產行業監管的三條紅線,疊加金融行業的兩條紅線,造富運動一個個破滅;曾經的一張張圖紙走天遍下,如今個個爭當勞模。

彼時,人們對李嘉誠投來歆羨的目光。因為老李一不矇眼,二不狂奔;老李憑着“自有資金”“商業租賃”兩大利器縱橫香江,自然也引來無數內地企業家趨之若鶩;甚至這包括了內地民眾。

從這個意義上講,李嘉誠在那些年多少還充當了一段時間的內地公知,什麼“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之類,也算是開啟了一波民智。終歸,人們看到的是李嘉誠的賺錢模式,兩個字足以概括:

收租。

直到2021年,一個詞語被互聯網青年們發明出來,它叫做:

——躺平。

人們忽然發現,收租這個市場的風,也開始有點不對勁了。

事實上早在很早之前,就已經有人發現,風在變。這個人就叫潘石屹。

1

掘金海南

從某種意義上講,潘石屹就是中國版的李嘉誠

因為他的賺錢模式與李嘉誠非常相似。

中國企業家之所以幸運,就在於,一河之隔的香港,和自己同文同種,總能找到比自己早發跡了幾十年的成功案例,供自己copy的模板——更重要的是,這些“模板”大多數都還活着,運氣好還可以去跟他們聊聊。

年輕時的潘石屹,有幾分神似李嘉誠

1987年,潘石屹從廊坊石油部管道局做了三年公務員,隨後辭職。當時的李嘉誠在香港早已經完成了第一桶金的積累,而且房子越建越順,越建越多,從北角到沙田,從紅磡到天水圍……

李嘉誠的第一桶金來自20世紀60年代的長江塑膠花廠。但是,李嘉誠賺到第一桶金之後,便遇上了70年代石油危機,以及隨之而來恐怖的全球性滯脹;1973年香港故事崩盤,無數人傾家蕩產;隨後,由於能源短缺,港英政府被迫於1974年實施了“燈火管制”……

正是有了對那次危機肆虐的警惕,李嘉誠幾乎從來不用銀行的錢,做任何事都是用自有資金。如果沒有70年代的滯脹以及隨之而來的加息,港資房企恐怕也極有可能走向高負債高槓杆高週轉的模式上去。

但是港資房企畢竟沒有。在這個節點上,香港與內地房地產行業的模式,走出了兩條不同路子。

1 “三高模式”——高槓杆高負債高週轉,主打企業是2017年港股市場上的地產三劍客;

2 “自有模式”——用自己的資金買地蓋房子,主打企業恐怕就是潘石屹的SOHO了。

毫無疑問,潘石屹的第一桶金來自對海南房地產泡沫的投機。

按照現在人的講法,潘石屹在那場泡沫中成功“逃頂”,正是因為當時看了1992年海口市規劃局流出的一組數據——當時海口市人口總數30萬,而人均住房面積已經高達50平米。

真相是否如此不得而知,畢竟彼時港藉“愛國”企業家幾乎已經悉數到內地投資,並且主打的地域就是廣東廣西、福建海南。這些活躍在地產界的大佬們喝個茶、吹個水,何時進場、何時走,確認個眼神,就明白了。

所以,那次海南泡沫被割的,説到底還是韭菜。大佬吃,你就是大佬的飯

2

急流勇退

拿到人生第一桶金的潘石屹回到北京,當時在地產圈已經小有名氣,遇見了他生命中的真命龍女——張欣

這位英國劍橋大學發展經濟學碩士,畢業後進入國際投行高盛和旅行家集團工作的華爾街女金融家,與潘石屹一見鍾情;只談了4天戀愛就以閃電般的速度結婚

暖萌版潘石屹妻子張欣,以及另一個人

在張欣的幫助下,潘石屹脱離萬通,自立門户,夫妻合夥創辦紅石實業。這就是後來的SOHO中國。

夫妻搭配,幹活不累,這家公司迅速做成了中國第一代地產巨頭。在SOHO中國,張欣負責建築藝術、空間設計;潘石屹則負責商業和處理政府關係。

千禧年之後,SOHO中國在商業地產領域完全是“前衞、現代、高大上”的代名詞。銀河SOHO、望京SOHO,張欣把關下的建築成了北京上海的典型地標,並在國際上屢獲大獎。

SOHO中國之所以牛,離不開潘石屹的人脈和經驗,但張欣的美學與藝術創造力更加功不可沒。

SOHO中國雖然在建築藝術上鶴立雞羣;在商業上也是非常牛批的,SOHO把旗下的寫字樓像賣住宅一樣散賣出去,創造了驚人的利潤。

2007年SOHO中國赴港上市,“中國最大甲級寫字樓開發商”創下“亞洲最大商業地產IPO”,一時風光無兩。

2012年對於SOHO中國來講是高光的一年。那年業內銷售額最高的萬科營收破千億,淨利潤為125.5億元;同一年,SOHO中國營收只有161.43億元,淨利潤卻高達105.85億元。

同樣也就是這個2012年,潘石屹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不賣房了。這一年是電影裏面預測的世界末日之年。然而世界末日沒有來,倫敦第三次舉辦奧運會,奧巴馬繼任美國總統。

那麼問題來了:不賣房,那吃什麼?

答:當包租公。

2012年,SOHO中國宣佈從銷售向自持物業轉型,將戰略重點放在租賃業務。截至這一刻,潘石屹仍然沿着他的“香港模板”——李嘉誠——的思路,經營自己的房地產事業。

但是後面發生的事情有點令人看不懂:

當包租公第二年,潘石屹把上海靜安廣場和海倫廣場的地產賣給了金融街控股:這只是個開始。

此後6年間,SOHO中國累計出售資產超過370億元。巔峯時刻的2017年,SOHO中國曾在10天之內賣出了上海虹口SOHO等3個項目。2019年,更要打包出售總價值80億美元的“八大金剛”。

地賣得差不多了,潘石屹開始“賣公司”。剛剛過去的週三,SOHO中國完成了創立以來最大的資本交易——黑石以30.5億美元收購SOHO中國91%的股份。潘石屹夫婦一次性套現142.8億港元,只保留9%的股份。

3

城頭變幻

至此,望京SOHO仍在北京高高聳立,嚮往來膜拜者講述着京城的風水故事。然而它的主人已經不再是潘石屹。

——城頭變幻大王旗。

放棄了“賣房”模式轉而經營“租房”生意的SOHO中國,業務開始“一瀉千里”。

2013年,SOHO中國的營收為146億元,到2018年已經萎縮到17.21億元,不足巔峯時刻2012年的八分之一。

2018當年的淨利潤僅為17.21億元——然而就這,還有大部分還是靠出賣資產而來。公司的租金回報率只有3%,不及銀行貸款利息,核心業務是虧損的。到2020年,SOHO中國的淨利潤僅剩5.4億元。。。

SOHO中國這一路低走的原因,不難理解。

中國經濟的巨輪駛過“劉易斯拐點”,經濟增長速度逐年放緩,而各大城市核心地段的租售比漲不動了。

這個時候,對於房地產市場而言,尋找周圍的高附加值與高ARPU值生意,是大勢所趨。物業是其中之一。即便是商業地產,也開始在精細化管理的邏輯上下功夫。事實上,此時的房地產行業已經短兵相接了。

但潘石屹,也許並不想繼續參與這場紅海搏鬥——他求的是功成身退。

2012年之後,主流房地產市場逐漸開始陷入了“三高模式”——無論是建房者還是買房者,都如過江之鯽,投身於一場史無前例的“超級加槓桿”的遊戲之中。

底層邏輯是很簡單的,全球所有國家都在大放水,利率貼地爬行,沒有什麼比借錢賣房子更划算的生意,沒有什麼比借錢買房子更靠譜的投資。

於是就這樣,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終於在買賣雙高的模式矇眼狂奔了五六年之後,終於長成了金融體系末端最肥大的一顆腫瘤——就在前不久,央行多位高管集體發聲,房地產是中國經濟最大的灰犀牛。。。

2017年房住不炒;2020年三條紅線;到2021年先是各地嚴查經營貸入市,又有深圳市七部委聯合重拳打擊炒房機構“深房理”一劍封喉……

“三高賣房”模式證偽了,那麼租賃模式呢?從“房住不炒”以來,租賃模式成了新的政治正確,於是開始了一輪輪的矇眼狂奔……直到近期蛋殼爆雷,算是給這場隱蔽的鬧劇畫上了終止符。

當下2021年盛夏之際,房地產這個市場的風,卻已經越來越凜冽,寒意透骨。

4

時代潮落

2015年,李嘉誠的長和資本帝國完成了世人矚目的“世紀大遷冊”,並將實際控制人切換為他的長子李澤鉅——自己退居幕後做“太上皇”。人們將其比作李嘉誠的敦刻爾克。3年後,2018年,李嘉誠正式退休。

事實上,早在這之前10年,潘石屹就不動聲色完成了自己的敦刻爾克。

2005年,潘石屹通過境外換股操作,將自己手上的SOHO中國股份轉移到他的妻子張欣手中。對於這位身為華爾街精英,但對建築藝術有着極致追求的妻子,潘石屹可謂愛得深沉。

這倒是我想起了描述諸葛亮的一句詩:

身未升騰思退步,功成應憶去時言。

回看潘石屹這十年來的操作,其實並不是模式的轉型,而是以一種極其穩健的步伐,退出房地產市場。當然,這十年間,其他地產大佬也在退,儘管步態不同,心志各異——有的去造車,有的當勞模,有的去搞環保,有的去當人民公僕……

有人説潘石屹這次賣給黑石,又是一次成功的逃頂,堪比早年間在海南的落袋為安。在我看來,早年在海南的經歷,無非使老潘堅信一個古老的道理:

是泡沫,遲早會破裂。

但是,放在當下,這句話是蒼白的。也許對於潘石屹內心深處而言,更深層的憂慮,恐怕是另一句話:

任何個人與時代迎頭相撞,都將粉身碎骨。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