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垠的非洲熱帶草原,生活着一種灰犀牛,他們體型笨重、反應遲緩,你能看見它在遠處,卻因麻痺大意而毫不在意。可一旦它開始向你狂奔而來,定會讓你猝不及防,直接被撞倒在地。灰犀牛並不神祕,卻很危險。
所以用“灰犀牛”這個詞,形容昨晚電子煙概念行情,再合適不過:明知道監管要來,卻依舊麻痺大意。
電子煙概念此前漲幅較大,12個月翻近一倍;個股遭到機構重倉,深受投資者重視,市場上分析也不少。可是在昨天,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煙草專賣局研究起草了《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的決定(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消息隨即引起板塊暴跌,無論在隔夜美股,還是在今日港股、A股,電子煙行業個股大面積下跌,部分龍頭跌幅甚至跌出了雙位數。
擊中行業要害
此前《異軍突起的電子煙——行業黎明還是曇花一現?》中已經分析過:
政策監管會不斷完善和加強。加強監管一方面是要打擊國內電子煙的亂象,更重要的一方面是為了將來萬一放開,抵禦國外電子煙的衝擊。
税收會達到合理標準。過去國家通過提高税收來減少煙草產品的消費,未來也勢必會依據同樣的邏輯,採取相似的措施。
該來的,肯定會來。其實市場早該做好準備了。
監管部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徵求意見稿》附則中增加一條,作為第六十五條:“電子煙等新型煙草製品參照本條例中關於捲煙的有關規定執行。”
這意味着什麼?首先,相關公司利潤將因税收與現價,而受到拖累。目前電子煙税收仍參照普通消費品繳納,即13%的增值税。而煙草目前税率為36%~52%,相當於目前電子煙税收的3~4倍,對行業來説,本就在掙扎之中的利潤率,更是雪上加霜。
與此同時,電子煙可能參考目前捲煙相關政策,進行限價。目前捲煙最高售價不得超過1000元每條,也就是100元每包。
其次,生產、分銷都需要獲得牌照,產銷格局將發生改變。
在納入煙草專賣管理之後,首先在電子煙生產端,就必須向煙草專賣局提出申請,並獲得“煙草專賣生產企業許可證”,方可進行生產。
分銷與零售渠道也必須獲得類似許可,即“煙草專賣批發企業許可證”和“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此前電子煙行業依靠線下零售渠道,不需要牌照,因此取得在線下的快速發展。
其實熟悉電子煙行業的人,往往知道這種現象存在:在網絡銷售禁令發佈後,電子煙仍一直試圖避免成為重資產行業。遍地的線下渠道並不是銷售主陣地,因為鋪租、存貨等實際問題限制,難堪走量重任,因而其存在主要目的是與消費者建立聯繫,為日後的線上銷售牽線搭橋。
一旦監管要求審核這些線下渠道,電子煙將變得更重資產,吿別以往在監管灰色地帶迅速發展的輕快腳步。一系列監管意味着電子煙產業鏈,尤其是下游企業,利潤將被監管擀平,生存變得艱難。
整治勢在必行
煙草行業充滿暴利,所以很多人想分一杯羹。
2019年全球煙草製品市場規模8654億美元,且同比增長6.9%。2019全國煙草工作會議上,中國煙草總公司對外宣佈其2018年全年税前利潤達1.16萬億元,這個數字在當時大概是阿里巴巴的16倍,騰訊的14倍,蘋果的3倍。
從需求端看,都知道吸煙有害,但煙草本身擁有生理成癮性,既能炒高價,也能刺激人衝動消費。2019年中國約有2.87億煙民,是煙草用户數量最大的市場。
從供給端看,這項技術本身並沒有太高的技術門檻,正兒八經的公司,以及阿貓阿狗都在參與,行業比拼的往往不是技術和質量,而是銷售和品牌。
電子煙核心技術在於霧化器等電子零部件,目前國內廠商大多能夠量產。整個產業從上游的電池、電芯、電路控制,發熱電阻和煙油原材料,到中游的OEM、ODM,再到下游的銷售渠道,已經比較完備。
在煙草行業監管上,中國政府一直將煙葉列為管制商品,只能通過煙草專賣局、煙草總公司進行收購和分銷;聯合各大卷煙廠建立的中煙公司,進一步把握煙草產業鏈絕大部分利潤,成為控制行業營收的工具,所獲資金用來支持國家建設。
這本是一套基本平衡且成熟的監管體系。
而電子煙的出現,打破了這種平衡。電子煙具有成癮性,但既不屬於藥品,也非保健品、醫療器械,更不是煙草,因此在當時政策條件下存在一定監管難度。也正是在這時,中國主流電子煙品牌相繼成立,但也有不少問題產品流入市場。
於是在灰色地帶,電子煙行業野蠻生長,資本紛紛押注。他們似乎忽略了一個重要事實——與煙草一樣既是税收大項又關係民生,監管部門怎麼可能放任其灰色地帶存在?
因此在昨天,監管就像一隻灰犀牛,當人們精神鬆懈時,它突然衝鋒,撞倒了電子煙投資者。
關於未來的一點推演
如果繼續往下推演,對於資本來説,監管靴子落下其實也是利好。
電子煙行業過去是四不像,而納入監管後,將為行業帶來全新起跑線,電子煙會成為真正具有高成長性的消費行業,而且是成癮性消費,一本萬利。那個時候,資本會更放心地進入行業,搶佔賽道。
但電子煙行業肯定要經歷轉型陣痛。企業將面臨兩種選擇:打掉牙往肚裏吞,犧牲公司利潤率穩定C端售價;或是將成本攤到C端頭上,暫時放棄市場份額。無論怎麼選都會伴隨陣痛,甚至是部分公司的退場。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曾經立過一個Flag,而且我們依然堅持,電子煙行業會受到強有力的監管,但不會死。
電子煙受到歡迎,因為它是煙草的減害替代品,且迎合時代需要:煙民迴避煙草損害健康、年輕人追求新時尚、產業效集聚應。少了焦油和一氧化碳成分,電子煙有害物質比香煙少很多;新一代消費者羣體購買力提升,行業更具溢價空間;電子煙產業鏈涉及上下游,比傳統煙草行業更加複雜,帶動產業發展和集聚效應也更加明顯。除此之外,電子煙應用場景不僅侷限於休閒娛樂,更可以在醫療行業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因此洗牌已經開始,後市的關鍵不在於是行業否能存活,而在於行業之內,誰能夠適者生存、最終佔領世界。
目前市場有部分人認為,大玩家最有能力應對市場環境變化。這並非不可能。行業龍頭在營銷、利潤率方面優勢明顯,尤其是電子煙行業,最大玩家佔60%以上份額。監管門檻一旦確立,競爭格局將十分清晰,小玩家夠不着門檻,很快就會被洗出局,大玩家則是贏者通吃,對沖了風險成本。
另一些人則認為,小公司更有機會。將來國家層面要進一步規範電子煙行業,那麼如果通過入股的形式加強對行業發展的把控能力和監管水平,將是行之有效的策略。
尚不知道國家隊策略是什麼,有可能是扶植行業龍頭幹掉小玩家,也有可能扶持小玩家幹掉龍頭。後者可能性很大,因為要獲得控制權勢必涉及資產交易,而小玩家估值溢價更低,因此控制股權的成本相對有限。
鑑於監管消息能夠把電子煙概念嚇出雙位數跌幅,事實已經很清楚了——監管把握電子煙行業命門,獲得國家隊支持,意味着距離成功先人一步。
還有人認為,最後佔領世界的,可能不是先出現的電子煙公司,而是過去在賽道上不太起眼的傳統煙草公司。
包括雲南中煙、河南中煙在內,中煙旗下有好幾個公司,都在研發自己的電子煙產品。2020年8月20日,深圳國際電子煙產業博覽會在會展中心舉行,雲南中煙和河南中煙拿出自家加熱不燃燒產品,吸引眾多參會者圍觀、嘗試。
截止目前,上述兩家公司,並沒有在電子煙市場激起太多水花。但隨着監管出台,電子煙行業跑線重置,作為中煙旗下電子煙品牌,它們將贏在起跑線上。
小結
今日電子煙行業,好似昨日侏羅紀公園,物種繁盛但魚龍混雜。
經過一段時間野蠻生長,投資者似乎忘記了,隕石總會掉下來,霸王龍總會變成小母雞。為保護消費者權益和實現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國家更為強有力的監管可能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在這樣的情況下,行業洗牌幾乎是100%可以預見的。
如今監管靴子剛要落地,投資者就開始相互踩踏、奪路而逃,很顯然大家都知道,政策方向才是煙草這一敏感行業的命門。
所以接下來要掌握電子煙行業的先機,只有密切關注國家隊動向,瞭解他們的策略。然後等一切快要塵埃落定,資本再看準機會,大方進入這個一本萬利的好賽道,真的很香。
另外,請一定要記住:
花樣千萬條,健康第一條;
煙癮不自控,親人兩行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