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彙集團(0382.HK)動作頻頻。
中彙集團是粵港澳大灣區最大的民辦商科高等教育集團。自去年2020年12月以來,中彙集團先後宣佈落地首單國內高校收購,以及完成華商學院的轉設,業務擴張步伐提速清晰可見。
1月13日,中彙集團再次發佈公吿稱,集團與配售代理(UBS及中金公司)及聯席經辦人尚乘訂立配售協議,以每股8.73港元配售不超過5330萬股,募資總額不超過4.653億港元,用作日後可能進行的收購、開發現有及新校區,以及補充集團的營運資金。本次配售的承配人不少於六名。
從財務狀況來看,截至2020年8月31日,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達到人民幣12億元,流動資產超過13億,顯示公司在手的併購資金非常充裕。由此可見配售並不只為短期改善資金面。背後更深遠的影響,才是更值得關注的部分。
事實上,本次配售可以視為中彙集團業務擴張計劃中的關鍵一步。中彙集團可能要“擼起袖子,大幹一場”。
具體來看,配售是為兩大成長路徑打下基礎。
首先,配售支持校園擴容及版圖擴張,以提升集團的內生成長力。
校園擴容將直接影響收生人數。
根據過去的財務報吿,華商學院的校園利用率已經接近飽和,掣肘集團收生能力的成長,繼而影響業績的增長。因此近年來,集團持續完善大灣區核心區域三大校區(廣州增城、肇慶四會及江門新會)的佈局,堅定推動現有校區規模的擴張和新校區的開發。
新校區正在按計劃逐步落成。其中,肇慶四會新校區計劃統共可容納約16,000名學生,第一期校區已於2020年9月投入使用,第一期已釋放6,000名學生容量;江門新會校區第一期計劃在2021年9月投入使用,將為集團增加12,000名學生容量。此外,現有的校區亦在升級,華商科技中心和華商國際會議中心正在建造中。未來,三個校區合計將會為集團學歷和非學歷教育帶來逾8萬人的學生容量。
此外,中彙集團在擴張業務版圖,意圖打造以高等學歷教育業務為核心,大力拓展職業教育的業務佈局。中彙集團具備多年的主打培養國際化商科人才的辦學經驗,已完成良好品牌形象的打造、生源及教育資源的沉澱。獨具特色的海外辦學賦能學歷教育高定價能力,已有的中國校內職業教育業務連同海內外的高端職業教育培訓的拓展,使得中彙集團的辦學不斷邁向國際教育本土化、本土教育國際化的辦學目標,同時,規模化後具備成本優勢,因此盈利潛力值得期待。
本次配售,將對校園建設計劃以及新業務佈局提供重要的資金支持,進一步促進內生成長力提升。
其次,配售支持併購落地,以促進外延增長。
12月,中彙集團宣佈收購四川新概念教育投資51%的股權以及成都育德後勤51%的股權,業務觸角正式延伸至西南地區。成渝地區都具有學生生源多、教育資源匱乏、教育政策傾斜的特點。與粵港澳大灣區的類似環境,為併購的校區複製現有校區的成功經驗,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目前中彙集團持股51%的股份,隨着併購學校的順利開展,中彙集團有望增持股份以增厚業績,這就是為什麼集團需要更多的資金支持。
四川城市職業學院眉山校區-圖書館
四川城市職業學院成都校區-東湖
此外,這是中彙集團上市後的首單國內高校收購。首單併購的經驗,有望為後續併購蓄力。據管理層透露,未來集團將繼續開展併購計劃,將優選本科,亦考慮高質量專科。集團亦在公吿中披露此為配售的目標。
因此,本次配售其實釋放了積極信號,中彙集團在加速突破成長邊界。
以各驅動因素的落地節點來看,2021年-2022年中彙集團或迎來業績爆發期:
一,四川城市職院及四川城市技師學院的業績,已於2021年1月完成並表;二,華商學院轉設完成。2021財年(20/21學年)學籍管理費約為8,600萬元。轉設完成後,2022財年(21/22學年),當年以廣州華商學院名義招錄新生不用付學籍管理費,僅為頒發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學歷學位的在校學生支付品牌費,未來隨之逐年遞減,直至2025財年(24/25學年),華商學院所有學生不用再支付學籍管理費予廣財大。這對成本、毛利及盈利三個數字均有正面影響;三,第一期四會新校區於2020年9月投入使用,江門新會校區計劃在2021年9月投入使用,提供可觀的學生增量。因此,業績增長具有十分強的確定性。
即使沒有以上三個因素作用,過去中彙集團的盈利增長依然相當強勁。根據2020財年,中彙集團實現營業收入約8.00億元,同比增長13.6%;實現淨利潤約2.92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5.6%,遠高於業績增速。據悉,公司2021財年業績指引約4.5億,同比增47%;2022財年業績指引約8億,同比增78%。根據過往表現推測,疊加規模效應以及費用端優化,2021財年/2022財年的淨利潤的增速有望將高於47%/78%。
而從長遠來看,本次配售有望帶來進一步估值的提升。其一,配售能擴充公眾股,增加流通量。配售完成後,公眾股佔比將從25.73%提升至29.42%。這意味着流動性進一步提高,隨之而來的可能是估值享受更高的流動性溢價;其二,通過本次配售,集團可以通過瑞銀及中金兩大投行,引入優質的長線投資者。優質機構投資者的加持,實際上構成對集團的背書,有望提振市場信心。
港股市場的配售,對基本面良好的標的來説,往往是配置的好時機。
這要從港股投資者與A股投資者完全不同的短期決策機制説起。港股市場上的配售,相當於A股的定增。A股市場上的定增,被投資者視為利好因素。因此定增計劃往往意味着短期股票上漲。港股市場截然相反,配售是投資者“厭惡”的行為,情緒面的波動可能帶來“錯殺”。
以中彙集團為例。港股市場配售,股價大概率會進入大跌。這是因為配售並沒有鎖定期,投資者擔心參與配售的投資者會以低價拋售公司股票。但中彙集團在相關公開會議中表示,此次通過兩大投行引入的投資者均為優質的長線外資基金,因此低價拋售的風險基本沒有。儘管如此,中彙集團今日在公吿發布後,仍出現短暫低開。
但以往的經驗來看,儘管優質基本面的企業,在配售的恐慌中難以避免股價短期下挫,但股價下跌的窗口期較短,股價可能會快速修復甚至攀升至新高。下午,中彙集團跌幅收窄,成交額明顯放大至1.95億港元,或許預示着配售導致的窗口正在快速消失。
近期,民辦教育政策利好不斷,壓制估值的市場擔憂逐步回暖,板塊β進入上升通道;中彙集團的多項有力措施於今明兩年落地,α或因業績兑現的預期持續提升。中彙集團因配售導致的短期股價下挫,或者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