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格隆匯核心會員羣,是格隆匯金字塔會員體系中的塔尖部分,是格隆匯用5年時間,從七千多萬會員裏層層遴選出的,具備足夠全球視野與豐富選股與投資能力的會員。經過317個核心會員羣兩個季度的投票與多輪PK,格隆匯正式推出“Tenbagger”系列。該系列裏的標的,都是核心會員羣認為最可能有十倍增長空間的對象。我們期待這個系列能為所有投資人開拓視野,並留待時間檢驗。
第一批高值耗材冠脈支架國家集中採購剛剛落地,第二批集採將要啟動的消息,昨天霸屏了投資圈,今天的醫藥以及醫療器械集體承壓。那麼,站在當下這個時點,從醫用耗材的帶量採購這個角度,現在應當如何看呢?
1
醫療器械股集體重創,
主要來自對於第二次集採的擔憂
今天,醫療器械板塊集體被錘,A股骨科概念股凱利泰(300326.SZ)以及心臟概念股心脈醫療(688016.SH)接近跌停。港股愛康醫療(1789.HK)跌幅15.63%、春立醫療(1858.HK)跌幅17.67%、威高股份(1066.HK)跌幅3.77%。
原因主要來自於國家醫保局的紅頭文件。雖然紅頭文件落款為11月20日,但卻在昨日在圈內流傳不停發酵。
根據《關於開展高值醫用耗材第二批集中採購數據快速採集與價格監測的通知》顯示,第二批醫用耗材清單主要包括人工髖關節、人工膝關節、除顫器、封堵器、骨科材料、吻合器六大品類,涉及產品信息1萬多條,具體到規格號約32萬條。
同時,針對第一批血管介入類、非血管介入類、起搏器類、眼科類產品進行增補。
值得關注的是,此份文件主要是用於將醫用耗材交易的數據採集以及價格監測。從時間上來看,各省需要在12月31日前完成第二批醫用耗材清單與本省平台醫用耗材的對比關聯工作,並完成2020年數據上傳,2021年2月28日前完成歷史數據的補傳工作。
過去,不同省份之間的醫用耗材交易價格並不聯網核查,同規格同款產品出現A省高價B省低價非常常見。
而此份文件的出台,意味着未來醫用耗材採購價格更加陽光透明,也將為未來啟動第二次全國集中採購高值醫用耗材做準備。
關於高值醫用耗材第二批集採數據快速採集與價格監測通知
2
第二批高值耗材集採預期什麼時候來臨?
如果參考藥品集採的進度來比對,第一批“4+7”藥品集採,2018年12月開始招採競標,2019年3月執行,平均價格降幅達到34%。2019年下半年,第一批全國集採擴展到全國,平均價格降幅達到59%。2020年初,第二批全國集採開啟,平均降幅53%。2020年8月,全國第三批集採啟動,10月公佈集採情況,平均價格降幅達到72%。
全國集採從競標到執行時間通常有3個月,每輪集採的時間間隔在縮短,但市場已經從最初的驚弓之鳥,變成學會用理性和長期的角度看待集採之下的醫藥行業。
再來看一下剛剛靴子落地的醫療器械高值耗材第一批集採的時間週期。
2020年5月,醫保價採中心發文對冠脈支架、冠脈球囊、人工晶體三類進行數據調研。雖然第一批被納入進行數據調研的也是涉及多個品種,但最後進入帶量採購目錄的,就只有佔用醫保資源最大的冠脈支架。9月曆史數據完成上報,10月16日發佈最終採購文件,11月5日現場議價,11月9日正式公告。
首年意向採購總量為1074722個,意向採購量由聯盟地區各醫療機構報送採購總需求的80%累加得出。採購週期2年,最終談判結果最低價469元,最低價產品正常掛網價為13300元,降幅在96%左右。與2019年相比,相同企業的相同產品平均降價93%,國內產品平均降價92%,進口產品平均降價95%。中位價700元左右。
而高值耗材的集採推進速度必然會遠低於藥品集採,主要原因來自於招標標準相較於仿製藥而言更為複雜。
相比能夠採用一致性評價作為標準的仿製藥集採,限於各種條件的高值耗材集採很難制定招標標準。這為集中採購在行業中的推廣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鑑於以上問題,國家醫保局在高值耗材集採推進方面會比藥品更加謹慎。所以,第二輪全國高值耗材集採的間隔時間,必然會比藥品的週期更長。
另外,第一次國家帶量採購的冠脈支架集採約定量明年落地,國家醫保局需要多方面觀察執行情況,比如醫療資源匱乏地區醫生能力提升的補充,醫患的接受程度、企業供應情況以及醫保支出變化等等,再進行後續政策完善。
所以,若結合市場上的預測,預計第二輪國家帶量採購可能在2021年二、三季度之間進行。目前,最多僅是提前的心理反映,實際的落地時間還有不短的距離。
無論藥品集採,還是醫療器械高值耗材集採,政策背景之下,都在引導有基礎的企業走向創新,避免同質化競爭,節約醫保資金有利於提升對創新產品的報銷能力,推動產業創新升級。
3
高值耗材帶量採購影響幾何?
雖然第一批集採最後確定品種為冠脈支架,但第二批集採在數據收集上覆蓋的品種達到6種,那麼最後到底有哪些種類可能進入第二批高耗耗材集採名單?
從帶量採購可行性上來看,首先需要處於進入醫保目錄名單的品種,此外,處於成熟期的品種,更加符合“臨牀用量較大”“採購金額較高”的帶量採購要求。
其中,可能被納入就是骨科關節類產品。骨科關節目前國產化率約27%,雖然國產化率相對較低,但國產產品發展迅速,行業內知名企業,如愛康醫療(1789.HK)(今日跌幅15.63%)、春立醫療(1858.HK)(今日跌幅17.67%)、威高股份(1066.HK)(今日跌幅3.77%)等市佔率都相對較高。且骨科關節標準化程度較高,集採可執行性強,這些特性都讓骨科關節有可能成為醫保局的下一個獵物。
此外,人工晶體也有可能被納入。此前在安徽江蘇集採中,降幅都較温和,但在京津冀人工晶體帶量採購最高降幅超過84%,預計全國集採時降價幅度會更大。人工晶體進口品牌佔據絕大多數市場份額,國產化率約為20%左右。倘若人工晶體進入集採,將有利於提高國產份額,降低患者支付門檻,讓更多患者受益。
同時,我們認為被納入概率不大的產品應該為封堵器產品。以過往無論是藥品集採還是器械集採的情況來看,集採的首先考慮的適用品種範圍,主要為臨牀用量較大、採購金額較高、臨牀使用較成熟並且有多家企業生產的標的。雖然國家目前並沒有明確具體是指的何種封堵器,假設指的為心臟相關封堵器產品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底中國的左心耳封堵手術僅7000台左右的規模,先心介入手術也就約39000台,這些規模皆遠低於冠脈手術的91.5萬台,對應133萬條植入的數量。換言之,心臟相關封堵器產品臨牀用量規模還沒有達到在首批或者第二批就進入集採的可能性。
綜合上述推理,我們認為心臟介入封堵器被最終納入國家醫療器械第二批集採名單目錄的機會是非常低的,即使納入,也只是短期影響或者説影響不大。
總體而言,對於沒有進入醫保的產品,帶量採購不會對其產生影響,對於進入醫保的產品而言,市場競爭激烈,成熟度高,醫保資源消耗大,產品相對標準化的更加容易進入集採名單。
對於頭部企業而言,進入集採能夠更加有利於以量換取市場份額,但對於非頭部企業丟失核心渠道恐怕日子不會太好過。
因此,對於醫療器械行業而言,國產替代的投資浪潮之後,“創新與領先”的主題將驅動新時代的來臨,也成為未來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在這種政策背景下,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何領先的醫療資本都紛紛將目光投向具有核心創新實力的醫療器械企業。
據悉,上週五高瓴入股先健科技(1302.HK),成為先健科技第一大機構股東。先健科技作為一家堅持以創新主導的深圳醫療器械廠商,主要圍繞心血管介入器械領域進行佈局,共計擁有12個產品獲批創新醫療器械。高瓴此時入局先健科技,或許有更長遠的想法。
4
小結
近年來,醫改進入深水區,重磅政策密集出台對於行業的疊加影響越來越顯著,大洗牌和大整合的新階段即將到來。
隨着器械集採過程的不斷推進,創新能力強,產品管線豐富,競爭格局較好的企業有望持續受益,出現強者恆強的格局。
參考此前醫藥集採對於市場的影響,每次集採之後對於優質公司都將是一個投資的“黃金坑”,每次集採對於行業以及個股的回撤以及影響程度正在逐漸降低,相信未來優質醫療器械公司也將會在每次政策變動之下也會出現同樣的表現。
相關鏈接:
2021 Tenbagger系列之先健科技:【一】集採下的思索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