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中芯國際上調2020Q3營收和毛利率指引,營收環比增長指引由原先的1%至3%上調為14%~16%,毛利率指引由原先的19%~21%上調為23%~25%。中芯國際表示,此次上營收調指引是由於“產品組合的變化和其他業務收入的增長”。
受到利好消息影響,中芯國際10月16日H股股價高開6%,隨後在早盤時段收窄至2.5%左右;A股高開3.84%,走勢與H股趨同,截至發稿時漲幅收窄至1.5%左右,報價58.11元。
8寸晶圓價格上漲,營收預期上調
分析認為,這些增長“產品組合的變化和其他業務收入的增長”主要來源於8寸晶圓的價格上漲。
在8月7日的二季度業績電話會議上,中芯國際聯合CEO趙海軍表示,“5G的相關應用上來後,0.18微米和0.15微米這兩個成熟工藝的需求缺口特別大,且客户在市場上的盈利很高,所以8英寸晶圓的平均售價會上漲。” 他重申,“為緩解產能供不應求的狀況,今年年底前公司8英寸的月產能會增加3萬片,12英寸的月產能會增加2萬片。”
8寸晶圓方面,受益於影像傳感器CIS、電源管理芯片PMIC、指紋識別芯片、藍牙芯片、特殊型存儲芯片等應用需求快速增長,8寸廠訂單火爆,中芯國際產能滿載。
12寸晶圓方面,該公司持續拓展手機、汽車、消費電子應用,業務進展順利。
總體來看,中芯國際產能利用率從2019Q1開始不斷提升,近三個季度公司總體產能已接近滿載,產能利用率達到了98%以上。
資料顯示,中芯國際已經着手進行大規模擴產:8寸晶圓方面,預計在天津、上海、深圳三個生產基地增加3萬片/月的產能;12寸晶圓方面,預計年內增加2萬片/月產能(以12寸片計),新產能將在下半年貢獻營收。
同時,在建的中芯北方FABB3、中芯南方FABSN1和擬建的中芯南方FABSN2也將為公司貢獻新的產能增量,滿足更多的客户需求。近期,公司還與北京開發區管委會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將成立合資企業聚焦28nm及以上晶圓代工項目,首期即計劃建成10萬片/月(以12寸片計)的晶圓產能。
高端芯片加速研發,國產替代被給予厚望
最近中芯國際在高端芯片方面取得的成果,一定程度提振了市場的信心
據《珠海特區報》11日報道,芯動科技已完成全球首個基於中芯國際Fin-FET N+1先進工藝的芯片流片和測試。
“N+1”是中芯國際對其第二代先進工藝的代號,其與現有的14nm工藝相比,性能提升了20%,功耗降低了57%,邏輯面積縮小了63%,SoC面積減少了55%。由於該代工工藝非常接近7nm製程,不需要用光刻機巨頭阿斯麥(ASML)公司生產的極紫外(EUV)光刻機就可以生產,也被稱為“國產版”的7nm芯片技術。
東方證券在研報中表示,中芯國際的“N+1”工藝目前正處於客户產品認證期,預計2020年第四季可以看到小量產出,“N+2”工藝也已列入日程。
在國產替代浪潮之下,中芯國際作為中國規模最大、全球營收排名第五的晶圓廠,被投資者和消費者給予厚望。
受近年來特朗普政府“制裁”影響,包括華為在內的部分智能終端廠商和科技企業,被列入美商務部“實體清單”後,進口包含美國技術和原材料的上游產品將需要得到美政府審批。台積電曾是華為的主要供應商,然而台積電至今沒有拿到向華為供應手機芯片的許可。
中芯國際也是受到“制裁”的對象之一。
此前中芯國際苦於無法獲得EUV光刻機,而無法生產7nm以下製程的高端芯片。“N+1”在性能上高於14nm製程芯片,十分接近7nm芯片,有望為中芯國際進入更高端芯片製造領域爭取時間和籌碼。
不過在先進製程的研發上,中芯國際依舊大幅落後於中國台灣地區晶圓廠台積電,實現彎道超車的成本較大。據悉,台積電已經實現5nm製程芯片量產,首批5nm芯片產能將優先滿足手機制造商蘋果的訂單;3nm芯片預計將在2022年量產;2nm芯片也在研發當中。
ASML於14日晚間發表的言論,或預示對中芯國際“制裁”的鬆動。
該公司首席財務官羅傑·達斯(Roger Dasse)在財報會議上談到了有關中芯國際等中國客户的情況,達斯表示,在對美國的相關法案進行了解後,阿斯麥認為目前已經完全可以向中國客户出口DUV光刻機系統,不需要申請出口許可證。
在此之前,有消息顯示,中國科學院院已就光刻機重大突破向國家層面做了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