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怡然
來源:財經天下週刊
9月16日蘋果發佈會上,兩款新iPad取代跳票的iPhone12,成為當天重點。由於此前有消息稱,新款iPad將由比亞迪電子代工,比亞迪電子9月16日開盤漲幅一度達7.92%,股價創歷史新高。其控股公司比亞迪繼9月15日漲停後,9月16日收盤再漲4.05%,市值達2875.46億元,漲超百億元。
一場沒有iPhone的蘋果發佈會,意外帶火了新款iPad的代工廠——比亞迪電子。
9月16日蘋果發佈會上,兩款新iPad取代跳票的iPhone12,成為當天重點。由於此前有消息稱,新款iPad將由比亞迪電子代工,比亞迪電子9月16日開盤漲幅一度達7.92%,股價創歷史新高。其控股公司比亞迪繼9月15日漲停後,9月16日收盤再漲4.05%,市值達2875.46億元,漲超百億元。
而在9月初,市值約400億元的上市公司歐菲光,因被傳踢出蘋果供應商名單,開盤跌停,市值蒸發超50億元。一漲一跌的鮮明對比,證明無論有沒有手機,蘋果還是那個無數廠商競相追逐的大客户。
比亞迪電子“蘋果代工廠”身份披露,網友紛紛詫異:“搶富士康飯碗?”“比亞迪到底是做什麼的,還造車嗎?”實際上,造車只是比亞迪諸多業務之一,甚至不是其“老本行”。
1995年創辦之初,比亞迪主營電池代工。面對當時已經相當成熟的日本企業,比亞迪掌門人王傳福利用中國人力成本更低的優勢,用人工代替動輒上千萬元的機器。
這一方法看似原始,卻極大提高了產品性價比。資料顯示,相比自動化程度較高的電池企業,比亞迪一條手機電池生產線上的工人,約為前者的兩倍,但價格也僅為前者約三分之一。到2003年,比亞迪已經成為全球排名前三的手機電池製造商,王傳福也被稱為“電池大王”。
之後數年,“電池大王”延續別出心裁的打法,跨界汽車、新能源等領域,並逐漸以汽車業務為外界熟知。
但在汽車業務光芒下,比亞迪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亦持續推進,只是因其以2B業務為主,明顯低調許多。
基於此前手機電池代工經驗,比亞迪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發展良好,收益可觀,並於2007年分拆旗下公司“比亞迪電子”,赴港上市。作為三星、華為、小米背後的代工廠,比亞迪電子延續母公司“多線操作”的基因,疫情期間靠轉產口罩,更是大賺一筆。
比亞迪方面信息顯示,截至7月底,其每天可以生產8000萬隻口罩,產品遠銷歐美,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口罩製造商。
這不僅令王傳福收穫抗疫領袖稱號,也為其上市公司帶來真金白銀的收益。財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比亞迪電子實現營收313.8億元,同比增長34.8%;實現歸母淨利潤24.7億元,為去年同期的4倍以上。其中,防疫物資業務對比亞迪電子銷售收入及盈利增長,帶來正面貢獻。
有媒體評價,從“跨界奇人”這一點看,王傳福與對手馬斯克,其實不無相似之處。
如今抗疫告一段落,迴歸代工主業,喜提新款iPad訂單的比亞迪電子並非全無煩惱。
據半年報,比亞迪電子目前有三大業務板塊,分別是手機及筆記本電腦、新型智能產品,以及汽車智能系統。其中,手機及筆記本電腦業務收入,同比下降7.01%;汽車智能系統業務收入,同比下降10.68%。
收入波動與行業冷暖息息相關。2017年起,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經歷連續三年下滑,曾被業內寄予厚望的基於5G網絡的換機潮,也遲遲沒有兑現。
由此不難想見,比亞迪電子對來自蘋果的垂青,為何如此重視。東莞證券指出,2011年以來,中國大陸蘋果產業鏈整體營收復合增速為39.36%,歸母淨利潤複合增速為15.88%。而與銷售陷於停滯的iPhone相比,Apple Watch、iPad等產品,銷量仍有增長空間。
今年8月的投資者推介會上,比亞迪方面表示,公司與蘋果的配合,從十幾年前蘋果還在做音樂播放器時就已開始,只是未能“打入內部”。去年納入核心產品線後,公司為其佈局,做iPad零部件一體化整合,並從今年7月開始,進入iPad後殼的量產準備。“未來3年,比亞迪在蘋果客户方面,會跨一個大台階,成為iPad甚至另外幾條產品線的核心供應商,這將是公司的目標和努力方向之一。”
佈局更廣闊的蘋果相關業務,意味着比亞迪電子將如網友所言,從富士康手裏“搶訂單”。事實上,二者積怨已久,甚至一度對簿公堂。
2006年, 富士康以盜取商業祕密為由,將比亞迪告上法庭,索賠500萬元。郭台銘本人亦對王傳福十分不滿,不僅表示有生之年,與比亞迪的官司一定打到底。郭台銘還直言,投資比亞迪的巴菲特看走了眼,根本算不上股神,並給巴菲特寫信,質問其“敢不敢駕駛比亞迪整天自誇的電動雙模車上下班”。
劍拔弩張背後,當時有分析稱,比亞迪在手機產業的佈局及發展模式,與富士康母公司驚人相似,在業內有“小鴻海”之稱,甚至報價更低,令其倍感壓力。
如今時隔多年,再次相遇,據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預測,比亞迪電子若欲取得iPhone組裝訂單,最快需要5–6年或以上。屆時,比亞迪或能與富士康相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