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港股市場再全線下挫,恆指高開低走截至上午收盤報24311.64點,跌0.97%。金融、地產板塊普遍下跌。
在一片哀嚎中,醫療股逆勢錄得大漲。其中,康基醫療、海吉亞醫療及蓮和醫療分別漲98.49%及40.54%,漲幅排全部港股前列。康基醫療及海吉亞醫療均是今日首日上市。
(圖源:富途證券)
康基醫療及海吉亞醫療上市首日錄得大漲,背後有什麼原因呢?醫療股又是憑什麼在港股市場走出不一樣的風景呢?
賽道+行業地位決定能否獲市場看好
首先來看康基醫療。公司是全國最大的微創外科手術器械及配件(MISIA)平台。據着灼識諮詢統計,按銷售收入計算,公司銷售收入在國內MISIA市場排第一,在全球所有廠商中排第四,所佔市場份額為2.7%。
而從所屬賽道來看,微創外科手術器械及配套耗材為微創外科手術使用的主要醫療器械,2015年至2019年,其銷售收入從96億元增加至185億元,複合年增長率達17.8%。
據CIC預測,2019年至2024年,MISIA銷售將達到408億元,期間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7.2%。
康基醫療從2017年至2019年的溢利分別為1.38億、2.23億、3.26億元人民幣。公司在香港共發售1.127億股,香港公開發售獲989.22倍認購。
總體而言,康基醫療所在是一條具有充分成長空間的賽道,且公司在細分領域一定優勢。
今日上市首日,康基醫療即高開超過86%,盤中一度漲超94%,尾盤股價持續拉昇。截至收盤,公司股價報27.6港元,漲98.85%,最新市值346億港元,對應滾動市盈率為146. 8X。
(圖源:富途證券 )
對於具充分成長空間的細分賽道行業龍頭,港股市場似乎不吝嗇給出高估值。
海吉亞醫療情況相似,同樣是細分醫療領域的龍頭公司。按2019年放療相關服務產生的收入,及旗下醫院及合作伙伴的放療中心所裝置的放療設備計算,公司是中國最大的腫瘤醫療集團。
所處賽道方面,2015年至2019年,中國癌症病發宗數由約400萬人增至約440萬人,為全球最高。且預期2025年將增至約510萬人。過往三年間,公司總收益分別為5.96億、7.66億和10.85億元,增長較快。
發售期間,其香港公開發售獲得608.56倍認購,國際發售股份獲認購約25倍。
今日首日上市,海吉亞醫療同樣高開逾23%,隨後漲幅不斷擴大,至收盤報26港元,漲40.54%,對應滾動市盈率342X。
(圖源:富途證券)
近兩年上市醫療器械股普遍獲看好
其實不止今日上市的兩隻醫療器械股,近兩年港股市場上市的其他醫療器械股除華檢醫療首日上市收平外,其餘個股上市當日均錄上漲。上市至今,只有德視佳及華檢醫療累計錄跌。其餘醫療器械股除錦欣生殖外,均錄得100%以上漲幅。
(圖源:阿斯達克財經)
如果將保薦機構也計算入內的話,過去兩年八家醫療器械服務上市公司中, 摩根士丹利佔三席,高盛佔二、中銀國際佔二,交銀國際佔一。其中,只有中銀國際保薦的兩家公司(德視佳及華檢醫療)股價累計錄跌。
就其中上市至今累計漲幅為122%的沛嘉醫療為例,公司專注研發高端經導管瓣膜治療醫療器械及神經介入手術醫療器械,是中國市場僅有四家擁有處於臨牀試驗或更後期階段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產品國內參與者之一。就商業化產品及處於臨牀試驗階段在研產品數量而言,公司在中國經導管瓣膜醫療器械市場排名第三。
但公司在2018年甚至還未能產生收益,期內還虧損8287.60萬元;2019年方實現收益1869萬元,扣減收益成本及經營費用之後,同期還是虧損5.3億元。
故而言之,若個股所處賽道有較高的確定性,即使目前還未能產生盈利並無關係,港股市場依然會不吝嗇地壓注其未來的增長前景。
其實不只是剛上市的新股/次新股,整個港股市場板塊今年表現極度分化,漲幅較大除了半導體板塊之外,醫療保健設備、醫療保健業、藥品及生物科技等漲幅排前的板塊均屬醫藥大類。
(圖源:同花順iFinD)
"吃藥看病"作為正常人剛性需求,幾乎不會受到物價、宏觀經濟大環境下行太大影響。在現今各種不明朗因素縈繞的情況下,市場更偏好選擇"確定性",在不確定中高度確定、能穿越牛熊的醫藥板塊因此普遍受看好。
按個股來看,市值靠前的醫療個股年內漲幅普遍較大。理由如上文分析,市值高的個股在行內一般而言優勢更大,未來業績確定性更高,自然引來市場集中關注。在此邏輯下,個股的估值會較高,但在追求"確定性"的大邏輯下,個股即使估值較高,可能仍有上行的空間。
(圖源:同花順iFinD)
因此,後市對於港股醫療股,無論是新股/次新股,還是已上市多年的醫療股,在當前不明朗因素較多的前提下,即使個股估值較高,細分領域的龍頭個股放到市場上可能仍會有較多的"肉"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