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矚目的港股之王騰訊在今日收盤後發佈了2020年一季報。
對於資本市場而言,這是一份令人“欣然收貨”的財報。營收來看,今年一季度收入1080億元,同比增26%;淨利潤(Non-IFRS)270.79億,同比增長29%,超出市場預期。(彭博預期為256億元,non-IFRS)
股價來看,本週一騰訊放量大漲4個點,以143億港元的成交額,一舉突破今年1月和2月的高位阻力(410~420),收於435港元/股。
隨後兩天,股價在高位震盪徘徊等待,今日盤中上坡438港元,尾盤逐漸回落。事實上,騰訊的股價已經突破了2018年6月的局部高位,而技術形態上看,多頭排列已經形成,有望重回上升通道。
但是,在我看來,騰訊股價在本週內突破阻力,所反映出的意義,絕不止財報數據上所體現出來的這些因素。
今年一季度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於騰訊的To B業務,是一次難得的真槍實彈的演習;而對於To C業務,更像是把熟悉的食材、燒出不同的口感。同時,B和C的雙輪驅動的模式日漸成熟。總而言之,騰訊經受住了疫情考驗,交上了一份超預期的答卷。
下面先從To B業務説起。
2019年12月,騰訊上線了一款線上會議應用——騰訊會議。在當時視頻會議的行業格局,是一個Cicso老大哥,領着一個Zoom小弟弟,沒人注意到騰訊旗下這新上的款產品。然而短短几個月後,騰訊會議這款App已經有很多企業在用。
人們用無心插柳來形容騰訊會議此次意外成功。但我認為,使得騰訊得以在此次疫情中意外獲益的真正因素,其實是其多年以來在技術上的積累、在關鍵領域的卡位意識、以及依靠社交功能搭建起的互聯網生態。騰訊會議也正是因為與微信可以無縫對接,才得到迅速推廣。
事實上,騰訊會議只是騰訊在疫情之中抓住機遇,逆勢增長的案例之一。除了騰訊會議之外,此次疫情期間雲辦公的應用程序還有企業微信、騰訊文檔。隨後還研發了騰訊會議的國際版VooVMeeting,對陣Zoom和Cicso。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聯合國宣佈,騰訊作為全球合作伙伴,為聯合國成立75週年提供全面技術解決方案,並將通過騰訊會議、企業微信、騰訊同傳在線舉辦數千場會議活動。這既是對騰訊To B能力的一種認可,也是更高層次的挑戰。
除了雲辦公App,基於微信生態內部的微信小程序,在疫情期間則得到了更加廣泛的應用。線上教育、數字化零售、生活服務、以及政府服務等眾多方面,打造了知名度,形成了用户慣性和粘性。
例如在線上教育方面,也輸出了許多不同形態的產品和應用。現在,QQ家校羣已成為主流的網上學習平台,每日為數千萬師生及家長提供服務。教師也可利用有關小程序對QQ羣組工具欄進行個性化配置,例如加入在線測驗及作業收集工具,從而更高效地管理在線課堂。
消費和零售方面,對於此次受疫情衝擊巨大的零售企業,微信小程序則為他們提供了線上化轉型的平台。由於小程序和企業微信、支付等產品的無縫銜接,於是形成了“導購-選購-消費-支付-配送”的商業閉環。
而消費者這邊,憑藉對消費者及商户的廣泛覆蓋,騰訊幫助地方政府及商户派發電子消費券,提高效率,促進消費復甦。在疫情期間,微信小程序用户迅速增長,日活躍賬户數超過4億。
過去人們常説騰訊是一家沒有To B基因的公司,此次在疫情的考驗之下,騰訊交上了一份優異成績,意味着B端業務終於走出稚嫩、走向成熟。
這樣,在To C市場空間逐漸飽和的背景之下,To B業務為騰訊打開了新的增長空間。其實,C雖然競爭激烈,但這次財報仍然有亮點。
先説一個驚喜。今年一季度,騰訊的微信日活用户數量較2019年底增加了4000萬,總數超過12億。
過去,微信的日活曾經在11億橫盤許多年,現在一舉突破12億,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一方面是人們隔離在家時間有閒導致的,但也説明了微信生態自發生長的深厚的生命力。
騰訊的C端業務,主要可以按網絡遊戲、文化娛樂、電商購物、消費支付、投資理財等幾塊去劃分。C端是騰訊的基本盤,在此次疫情期間,C端為騰訊的業績提供穩固的大後方。
疫情期間,人們對文化娛樂的需求有所增加,滿足這方面需求,使得騰訊在文娛方面的表現較為突出。例如,視頻服務會員數同比增長26%至1.12億,音樂服務會員數同比增長50%至4,300萬。
騰訊向來在長視頻方面有較深的積累,但短視頻相對薄弱。事實上,短視頻介於社交和文娛之間,近年來成為內容領域增長較快的一個新風口。
今年1月的微信公開課上,微信掌門人張小龍先生提出了微信的幾點變革,其中包括開放“視頻號”的灰度測試。此次疫情期間,越來越多的人收到了測試邀請;而騰訊也同時加強了短視頻的內容,使微視、新聞信息流平台及小程序的用户流量以及短視頻瀏覽量均有所提升。
目前,據披露短視頻的算法還在進行學習迭代,並未完全開放;但可以看出騰訊對於短內容這個風口的決心。也可以感知到,C端雖然是一個趨近飽和的市場,但新的增長點仍然會冒出來,而騰訊與頭條、抖音快手一系列短視頻軟件的爭奪,仍在進行。
此次騰訊的財報中,廣告業務的表現非常亮眼。在我看來,本季度廣告業務的超預期表現,也是與騰訊在C端的深厚生態,及“微信+小程序”分不開的。具體解釋是這樣的:
疫情期間,許多傳統零售企業採取線上化轉型,包括直播帶貨。這樣,在微信的體系內部,就形成了“微信好友-微信羣-企業微信-小程序下單支付-配送-強化好友”這樣具有增益的良性閉環。而這個閉環使得原先與微信生態比較疏離的廣告業務,忽然有了應用場景;這也增加了廣告內容的針對性和活力。
對於廣告主來講,由於需要線上展業,所以願意增加線上的廣告投放,那麼微信強大的流量與用户基數,以及微信生態內部可以實現的銷售閉環,就比其他競品顯得有競爭力了。對於用户而言,反正消費也是要在線上進行的,而微信又是每天必須要用n個小時的軟件,那麼在這上面看到的廣告,也增加了觀看廣告的意願。
這樣天時地利人和,最終結果就體現在了騰訊廣告業務的業績上。2020年一季度騰訊廣告收入同比增長177.13億元,增幅32%;其中社交及其他廣告同比增速高達47%!且同比增速較上一個季度有所提速。這不僅超預期,而且超過行業均值。
疫情期間,微信+小程序的生態體系對C端新零售線上化轉型帶來的助力效應,意外地使廣告業務獲得了新的增長潛力。
今年廣告業務的這份成績,使得騰訊與頭條在廣告上激烈的競爭中,扳回一局。這可謂是此次To C業務的又一個驚喜。
人們記得2018年那次騰訊下跌,股價跌幅接近一半,而估值也從60倍殺到不剩30倍。這是對其估值邏輯的質疑所導致的。
今時今日,同樣的問題依然在廣大投資者心中縈繞:騰訊能否重回增長邏輯?
2018年騰訊下跌,使得其估值範圍從歷史上維持多年的習慣性高估,變為為期兩年的持續性低估。
如果我們回顧騰訊近10年的收入增速,也是清晰地看出,雖然收入增長呈現出幾何級數的狀態,但增速在持續放緩,從2008年的接近90%,降到2019年的20%左右。
過去,曾經有人提出過三年一循環的“估值拉動-盈利驅動”週期。
在騰訊上市的歷史上,出現過三輪明顯的估值拉動週期,分別出現在2009/10年、2012/13年、以及2016/17年。從上面的圖中可以看到,2012和2016、2017這些年份,都出現了增速回升的現象。這都是業務創新上的重大突破所帶來的新的增長點。
最近,騰訊在2018年9月進行了組織結構調整,確立了未來20年“發展產業互聯網”的發展方向。今年一季度,騰訊的產業互聯網業務正在拜託稚嫩,走向成熟。
從這一輪的財報中,我們看到騰訊的許多業務從橫盤的狀態中找到了新的增長點,正如前面分析到的廣告、短視頻、小程序這些、以及更大尺度上的To C和To B雙輪聯動。這其實也是一個量變的積累引發質變的過程。
如果套用三年循環的週期理論來看,到了今年,騰訊又臨近到了估值拉動的時刻。從近期股價股價表現中,也能隱約感覺到,有些人已經開始下注騰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