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快遞行業觀察報告:強者愈強的高壁壘生態,“入侵者”們難以突圍
格隆匯 04-28 22:37

作者 | 抹茶拿鐵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

4月24日,國家郵政局公佈關於2020年一季度行業經濟運行情況。前兩個月,受疫情影響,快遞市場增速明顯放緩,但隨着上下游復工復產和寄遞需求的逐漸釋放,至3月份快遞業務量(包裹數量)同比增速已經重回20%以上,增量達到11.2億件,日均業務量接近2億件,顯示出快遞市場強大的供給能力、適應能力和恢復能力。中信建投更發文表示,快遞行業依然是全年增長最確定的板塊之一。

值得肯定的是,在疫情期間,快遞企業們不但堅守服務,為百姓送去生活的必需品,行業的服務質量更有所提升。一季度,快遞服務滿意度為78分,比上年同期提高0.4分;重點地區72小時準時率為71.6%,比上年同期提高4.5個百分點;全國快遞服務有效申訴率為百萬分之0.4,同比減少四分之三。

而快遞行業之所以能夠不斷地提升服務質量,並迅速地走出疫情陰霾重回業務正軌,則離不開行業馬太效應下不斷的優勝劣汰,優質資源在“洗牌”後持續得到整合,順豐、“四通一達”等的行業寡頭地位穩固。據統計,今年一季度,快遞與包裹服務品牌集中度指數CR8已達85.9%,較上年同期提高4.2個百分點,同時行業共計有1,971家企業註銷退出,顯示出市場份額加速向頭部企業聚攏,二、三線快遞企業發展舉步維艱。

不過,面對千億市值規模的快遞市場,想分一杯羹的“入侵者”仍然層出不窮。近期,就有極兔、眾郵等快遞企業紛紛佈局起網,受到市場的廣泛關注。據悉,極兔、眾郵等都有着強大的資源、平台乃至規劃作支撐,甚至有中國快遞市場的“新鮎魚”、“黑馬”之稱,可謂來勢洶洶。但靠着這些,極兔、眾郵們是否就真的具有挑戰中國快遞寡頭們的可能性?

1

寡頭壟斷的市場格局,

開啟存量博弈時代

先來簡單瞭解目前快遞行業的格局。

我國快遞行業的發展最初是受電商繁榮直接驅動的。2003年,淘寶網創立,這是中國本土電商的起點之年,也是中國快遞企業發展的關鍵節點,拉開了中國快遞行業電商件時代的序幕。2009年,民營快企業正式獲得經營許可證,告別“黑户”歷史,為中國快遞行業的發展再注入不可估量的力量。據悉,目前民營企業已佔據我國快遞市場90%的份額(以業務量計),擁有絕對性的優勢。

在電商件、民營資本乃至近些年商務件崛起的刺激下,中國快遞市場的商業版圖不斷得到擴大,全國的快遞業務量從2009年的19億猛增到2019年的640億,年複合增速達42%。若按業務量計算,中國自2014年以來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快遞市場,包裹數量甚至超過全球一半的份額。

隨着快遞業務量的水漲船高,中國快遞業務的收入也從2009年的480億元一路增長至2019年的7,500億元,年複合增速為32%,雖略遜色於業務量增速,但若按業務收入計算,中國依然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快遞市場。

可以説,在過去的十年間,快遞是中國民營經濟中最大的閃光點之一,無論是在業務量還是業務收入方面,快遞行業均以每年兩位數的增速保持穩健增長。不過,我們也可以看到,自2017年以來,中國的快遞業務量增速已經在明顯趨緩,主要是由於當前國內快遞行業業務量基數巨大,以及民營企業在經歷了多年的“跑馬圈地”後基本完成勢力割據。根據國家郵政局的預測,快遞行業2020年的快遞業務量同比將增長約18%,快遞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6%,增速繼續放緩。

具體而言,目前快遞行業的主要玩家有順豐以及“四通一達”(中通,申通,圓通,韻達、百世),均為民營企業。同時,以上六大快遞巨頭又可以大致分為兩個陣營,一個是以服務高端高時效商務件為代表的順豐,另一個則是以低端平價件為代表的“四通一達”。從市場份額來看,2019年,我國快遞行業CR6高達約79.%,其中“四通一達”的市場份額均超過10%,行業集中度非常高。而雖然順豐市場份額微落後於“四通一達”,但在商務件這個細分領域,順豐和EMS即可以壟斷市場超過90%的份額,實力可見一斑。

總的來説,隨着電商下沉低線市場以及促銷力度升級(例如百億補貼),快遞行業未來依然具備確定性的擴張紅利。同時,行業增速放緩以及市場集中度高企,也昭示着我國快遞行業已經正式邁入競爭的存量博弈階段,擁有時效、服務、品牌的寡頭們將更容易聚集忠誠度高、增速快、利潤率高的客户。

2

“大浪淘沙”下,

快遞行業的高壁壘生態究竟由何構成?

不過,中國快遞行業的寡頭壟斷格局也並不是一蹴而就的,期間有頭部梯隊不斷地“跑馬圈地”、導致強者愈強,相應地也就有跟不上大部隊的企業被“洗牌”出局。例如,近幾年在行業寡頭順豐和“四通一達”中,就陸續發生了多起大型的收併購案例:2010年,百世收購匯通快遞以開展快遞業務,並於2012年收購全通以開展快運業務;2014年,順豐收購星程宅配物流;2017年,圓通收購總部位於香港的先達國際物流集團,申通收購快捷快遞10%股份;2018年,順豐再收購廣東新邦物流、夏暉物流及敦豪供應鏈(香港)和敦豪物流(北京),以拓展其快運及供應鏈業務。

進入2019年,快遞行業的“清倉”行動依然在進行中。3月份,總部位於上海擁有50,000名員工的國通快遞就宣佈全網停工,主要是因為欠下鉅額債務而陷入倒閉狀態。而在國通快遞之後,還有如風達快遞和唯品會旗下的品駿快遞也都接連宣佈倒閉(儘管説品駿快遞並沒有徹底倒閉,但也直接被創始人套現賣給了寡頭之一的順豐快遞)。一時間,國內的快遞市場又轟然倒下3家大型企業,集中度進一步向頭部聚集,二、三線玩家突圍困難、惶惶不安。

那麼,快遞行業的高壁壘生態究竟由哪些因素構成的呢?

1 . “價格戰”持續升級,成本控制成盈利關鍵

觀察如今的快遞市場格局,除了定位中高端市場的順豐外,包括“四通一達”在內的大多數快遞公司所展開的業務其實本質上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在激烈的競爭下,各大快遞公司為了能在市場中站穩腳跟,可謂是手段頻出,其中做的最多的就是以低價的形式來獲得更多的份額。如果説在2010年,整個快遞行業的淨利潤率還能有30%,到了2019年這個比率已經不足10%,説明各大快遞公司都在默契地通過暫時性地壓榨自身的利潤,以獲取更高的市場份額,對抗“入侵者”的攪局。

具體而言,假設以當年Q3的快遞單價對比Q1的快遞單價,2019年申通、韻達、圓通、中通、百世的單價降幅分別為0.70元/票、0.46元/票、0.26元/票及0.43元/票,除了韻達的單價降幅基本持平外,另外四家寡頭的單價降幅都在明顯提高。

今年,受到疫情“黑天鵝”的影響,快遞行業的單價跌幅也是逼近3年來的極值水平。根據韻達、圓通、申通最新公佈的月度經營數據顯示,3月份,這三家快遞公司均出現了“增量不增收”的情況,單票收入分別下跌23.33%、22.27%及11.65%,顯示出疫情爆發下“價格戰”的再度深化。

由於快遞產品的同質化,且電商快遞的議價權掌握在電商賣家手中,快遞企業想要獲得市場份額唯有通過降低價格,所以長期看快遞公司的效率競爭歸根結底是成本的競爭。所幸的是,前面我們提到目前快遞市場的集中度非常高企,頭部玩家們的業務規模效應實際已經形成,進而推動行業築成高“護城河”。

一般來説,加盟模式的快遞公司的快遞業務成本可以分成面單、運輸和中心操作成本,其中後兩項又統稱為中轉成本,能夠佔到總成本中80-90%的份額。以韻達為例,西南證券將中轉成本劃分為運輸成本、職工薪酬、裝卸掃描費、折舊攤銷、辦公室租賃和其他。從下圖我們可以看出,2013年以來,韻達的運輸成本、人工成本和辦公租賃成本都在隨着件量的增長而逐漸減少,主要得益於件量增長對固定成本部分的分攤,以及車隊管理、路由管理、自動化分揀設備等技術升級對可變成本部分的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韻達的折舊攤銷則有少量的增長,主要是由於資產投資初期產能未完全釋放,件量對固定成本的分攤低於資產投入所導致的成本上升,預計未來會逐漸得到控制,也顯示出快遞行業“入侵者”們相較於頭部的成熟企業將在固定資產上招致更大比率的折舊攤銷,直接削弱競爭效率。

2 . 稀缺的全國性網絡佈局

根據自身的特點,不同的快遞玩家也採用了不同的經營模式,主要可以分為直營和加盟兩種。其中,直營型擴大覆蓋網絡意味着在收派網點、中轉場、干支線車輛等各環節都需要投入,屬於重資產模式,加盟型則在末端網點(攬、派件端網點)的採用加盟方式,利用加盟網點的數量增加快速擴張,從而加大網絡的派送網絡的覆蓋。

目前,採取直營模式的快遞企業主要有順豐、EMS、京東,“四通一達”則是經銷商模式,並與阿里旗下的菜鳥構成了一個生態圈。值得注意的是,除韻達外,阿里已投資快遞業的半壁江山,併為“四通一達”提供國內頂流的資源支持。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底,順豐快運擁有51個快運中轉場,約1,300個快運網點,快運場地面積超過175萬㎡,1.9萬餘台快運收派車輛,1134條快運幹線,8,170條支線,業務覆蓋全國31個省、362個主要城市及地區。同時,通過“自建+合作”的物流設施建設方式,目前菜鳥的倉儲資源覆蓋全國21個省份,72個城市,總面積達到619萬㎡,超越國內大部分的快遞企業,為加盟模式的“四通一達”提供了強大的倉儲系統優勢。

從時間成本看,成熟的全國網絡至少需要花費近20年時間經營,才能達到現有水平。順豐和申通創立於1993年,韻達創立於1999年,圓通創立於2000年,中通創立於2002年,百世收購的匯通創立於2003年。在民營經濟領域,放眼快遞之外,這樣的全國網絡都可以説是絕對的稀缺資源。

3 . 雄厚資本助力,技術實力構建核心競爭力

如果説,快遞行業上半場的競爭拼的是規模、服務乃至價格,進入下半場,快遞企業們還需要比拼硬核的技術實力,順應當下“互聯網+”的潮流趨勢。

在2017年2月份順豐實現在A股的上市後,“四通一達”以及順豐已經全部完成上市融資。而快遞巨頭們上市的目的,除了要把業務規模做大外,很重要的一點則是要在技術上下功夫,打造公司核心的競爭力,共同構建行業的高生態壁壘,抵抗“外敵”入侵。

順豐擁有通達國內外的最獨特稀缺的綜合性物流網絡體系,包括以全貨機+散航+無人機組成的空運“天網”,以營業服務網點、中轉分撥網點、陸路運輸網絡、客服呼叫網絡、最後一公里網絡為主組成的“地網”,以及以各種大數據、區塊鏈、智慧物流地圖等組成的“信息網”,“天網+地網+信息網”三網合一,深度切入大物流市場。2019年,順豐關在科技研發的投入就高達36.68億元,同比增34.65%,這樣的投入體量無疑是“入侵者”們難以企及的。

除順豐之外,菜鳥和京東也都在積極地佈局無人配送技術。菜鳥整合“丹鳥”品牌,進入城配領域,覆蓋當日達、次日達。

3

小結

總的來説,規模效應下的成本管控優勢、稀缺的全國性快遞網絡、高額的科技研發投入乃至長期積累的品牌溢價,都是目前二、三線快遞企業乃至新增“入侵者”們難以逾越的“鴻溝”。同時,由於目前整個快遞市場的集中度已經非常高,其實留給極兔、眾郵們的生存空間並不多,只能通過低價戰略挖掘市場增量來謀求生存,但在沒有成本優勢的前提下這很可能是“燒錢圈地”的自殺式行為。還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疫情的爆發下,市場無疑傾向選擇更加穩定的行業巨頭,使得極兔和眾郵的發展難度更大。

所以,極兔、眾郵們真的會是快遞行業的“新鮎魚”嗎?或許,些許的鮎魚效應是有的,但面對快遞行業長時間積蓄的高壁壘生態,強者愈強的幾大巨頭地位基本已經難以撼動,“入侵者”們更多地可能還是為他人做嫁紗,這或許就是行業眼下殘酷的寫照。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