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東曜藥業-B(01875.HK):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6%,多款核心產品進入商業化進程
格隆匯 03-23 09:36

疫情席捲全球,從此次的突發事件可以看出,在疾病不斷變化和老齡化的時代,我們更需要能夠不斷推陳出新、實現產品迭代以應對需求,同時能在短期有高效執行力、組織快速生產以及流通到終端的醫藥企業。企業核心競爭力仍是快速研發、推出新品以及綜合管理能力。

作為少數同時具備研發生產銷售產業鏈的生物科技公司,東曜藥業-B(01875.HK)近日發佈2019年全年業績。公司全年營業收入為4530.8萬元,同比增長16%,主要來自於CMO以及CDMO服務費以及營銷服務的佣金等多元化收益來源。

 

圖表一:公司營業收入情況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格隆彙整理 單位:萬元

 

其中,研發費用為19107.8萬元,同比增長1%,主要來自於研發職能人數以及認股權證費用增加使得研發人事成本隨之上升,各類在研藥物臨牀試驗與臨牀前試驗的推進使得相關的研發材料耗用增加,蘇州研發以及生產基地竣工後折舊增加,TAB008隨着臨牀III期試驗推進,2018年參照藥採購數量相對較多。

 

圖表二:公司研發支出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格隆彙整理 單位:萬元

 

研發即將進入收穫期

 

目前,公司共計擁有12種在研藥物,包括7種在研生物藥以及5種在研化學藥。按照研發進程來看,公司共計擁有6種在研藥物處於臨牀及以上關鍵階段,其中4種在研生物藥處於臨牀階段,2種在研化學藥中一種已提交上市申請許可,另一種處於BE研究階段。從研發治療範圍來看,產品關係覆蓋了中國發病數字最高的前10大癌症中的9種,適用於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NSCLC)、乳腺癌、惡性腦膠質瘤、鼻咽癌、食管癌、胰腺癌以及胃癌等常見疾病。

 

圖表三:在研產品管線

數據來源:公司業績材料,格隆彙整理

 

 TAB008(抗VEGF mAb):準備上市申請(NDA),預計2020年底/20201年初上市

 

貝伐珠單抗自從羅氏在2004年獲批上市以來,已經成為全球銷售額前十的重磅產品。根據最新的數據統計顯示,2019年全球貝伐珠單抗市場達到73.8億美元,預計中國在2024年將達到142億元。

然而由於貝伐珠單抗的適應症廣泛,市場需求還在快速增長,目前市場仍處於供不應求的局面。伴隨着2020年原研藥Avastin專利到期之際,國產生物類似藥正迎來新的契機。

東曜藥業的TAB008目前已經在2019年完成臨牀III期患者入組,目前正在進行上市申報準備當中,預計2020年底至2021年初推出該藥物,有望成為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中的第一梯隊產品。

 

TAA013(抗HER2 ADC):2020年啟動臨牀III期試驗,進度優於預期

 

ADC藥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即抗體偶聯藥物,能夠有效填補抗體藥物和傳統化療藥物之間的空白,提高了藥物的特異性並改善了治療窗口。ADC藥物早在1960年代已經出現,目前已經發展到第三代產品,藥物的療效和副作用均得到有效的改善。根據Hanson Wade數據顯示,ADC藥物治療市場預計在2025年前達到75億美元,2017年至2030年間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9.4%。 

ADC是抗體類藥物研發領域的兩大熱點之一,全球共計有5種ADC藥物獲得FDA和EMA批准上市,其中T-DM1是唯一一種獲批用於治療實體瘤的ADC藥物。根據Hanson Wade數據統計顯示,2019年全球已經有728項申報ADC的臨牀試驗,靶點包括HER2、TROP2、Nectin-4等。

HER2陽性乳腺癌,是女性常見的一種癌症,全球靶向藥主要是曲妥珠單抗(超70億美元)、帕妥珠單抗(超20億美元)、曲妥珠單抗—偶聯(ADC,超10億美元)。根據Frost&Sullivan數據統計顯示,2018年中國HER2陽性乳腺癌發病人數為2.79萬人,預計2023年將增長至3.16萬人。由於國內乳腺癌確診病例的臨牀分期比較晚,導致接受根治性手術以及新輔助治療的早期患者中,30%-40%可能會發展成為晚期乳腺癌。根據太平洋證券及Frost&Sullivan預測,用於治療HER2陽性乳腺癌2L以及以上的市場空間為75億元,其中ADC藥物將在2030年達到接近27億元。

 

圖表四:中國針對HER2陽性乳腺癌的ADC產品市場預期

數據來源:Frost&Sullivan,格隆彙整理 單位:百萬元

 

作為國內第一家公佈臨牀I期數據的T-DM1類ADC藥物,TAA013在2019年完成ADC產品的研發推進。而正在建設中的ADC商業化車間,將成為國內少數幾個符合GMP要求的ADC商業化生產車間之一,為公司在ADC領域的發展奠定基礎,為搶佔廣闊市場取得先機。

值得注意的是,ADC藥物技術相較於其他普通的“裸”抗體藥物更為複雜,技術難題多、門檻高,但對照公司在IPO階段披露的研發進度表,可以清楚的發現TAA013的臨牀進度是優於預期的。先前公司曾預計,2022年將完成臨牀III期試驗,並在2023年推出該藥。而此次公司公告中提及,2020年就將啟動臨牀III期試驗,2021年完成病人入組,研發進度優於此前的預期。

TAB014(抗VEGF mAb):國內臨牀I期,預計2020年完成美國IND申報

 

TAB014(抗VEGF單抗),是一種基於貝伐珠單抗開發的眼用注射劑,主要用於治療視網膜新生血管形成(如濕性年齡相關黃斑變性),或可用於治療糖尿病黃斑水腫、視網膜靜脈阻塞以及脈絡膜新生血管,預計將有望成為中國的首創新藥。根據公開數據統計顯示,抗VEGF單抗用於治療眼科相關疾病的市場將在2022年達到1145萬美元。

值得關注的是,1月3日,公司申請的 “治療濕性黃斑病變的國家1類生物藥 ‘抗VEGF單克隆抗體’(TAB014)臨牀研究及產業化” 專項課題,受到國家高度重視,獲得國家 “重大新藥創制” 科技重大專項,及中央財政經費撥款。

目前,TAB014處於臨牀I期研究階段,並在2019年至2020年已經完成美國FDA與歐洲PEI的法規諮詢,預計在2020年將完成美國IND申報,2022年前完成國內臨牀III期試驗,並在2023年推出市場。

 

佈局腫瘤藥物完整產業鏈

 

從研發管線就可以看出,東曜藥業從一開始就在瞄準腫瘤藥物市場,但對於生物製藥企業來説,每家的戰略佈局重點各不相同,東曜就選擇在產品上市前就將生產,銷售等後續商業化才會面臨的問題提前佈局並投入使用,並且還有富足產能做一些CDMO以及CMO類業務,這在Biotech是很少見到的。

 

圖表五:研產銷全產業鏈佈局

數據來源:公司資料,格隆彙整理

 

從公司的技術平台搭建上來看,目前,東曜藥業已經建立了三大綜合技術平台,包括:

(1)治療性單抗及ADC藥物技術平台整合抗體藥物及ADC的研發及生產能力,生物藥商業化生產基地設計產能達到16,000升,可以實現在研藥物的高質量商業化生產;

(2)以基因工程為基礎的治療技術平台整合了抗腫瘤免疫療法、基因療法及病毒療法,針對腫瘤靶點開展溶瘤病毒製品的研發及生產;

(3)創新給藥技術平台:為高活性藥物注射劑工藝開發和產業化生產綜合性平台,採用無菌凍乾和無菌灌裝共平台生產設計,滿足 OEB4/5 活性級別凍乾粉針/水針的 GMP 生產要求。

在生產上,東曜目前擁有兩處生產廠房,共計約5萬平方米,其中第一期廠房2012年竣工,第二期廠房2018年竣工,產能達到1.6萬升,遠高於國內同業擁有生產能力企業的平均水平,這也解釋了東曜藥業能夠擁有少有的ADC研發平台還能進行外包CMO業務。

在產能供給大且穩定以外,東曜在生產技術中也進行了創新。灌注-批式混合培養技術(PB-Hybrid Technology)屬於東曜自主研發的創新培養技術,相比起傳統細胞擴增技術,可以用更少的生物反應器擴增細胞獲得更多的接種反應器細胞數量,從而減少資本支出,縮短生產週期,提高設備使用效率,降低原物料與人力成本,達到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產品質量得到更好的保證。核心產品TAB008所應用的PB-Hybrid Technology 進行了2000L生產,目前已經完成多批次生產,達成工藝穩定性的確認和驗證,和未來商業化生產規模一致,此項技術在抗體藥產業發展大會中獲得廣泛的關注。

再看銷售團隊,東曜已經為產品商業化做足了功課。2011年已經建立銷售團隊,目前業務佈局在中國20多個省份以及450多家醫院,其中超過150家醫院為三甲醫院。根據公司的公告顯示,今年將會有TOM218、TOZ309進行商業化上市,那麼此前正在各大醫院進行銷售大鵬藥品的腫瘤藥物S-1的營銷經驗,將會派上用場。

 

小結

 

2019年,東曜藥業成功在香港上市,2020年公司也將迎來研發成果的關鍵時期。一方面,核心重磅產品TAB008將在今年完成上市申請,最晚2021年就將商業化上市,這個曾經為原研藥帶來強大的現金牛產品,TAB008在上市之後也將迎來國產替代進程的黃金髮展時期,憑藉着早已佈局好的優質銷售團隊,相信為國產生物類似藥增添光彩。而下一個重磅產品ADC藥物,技術壁壘高,難度係數大,作為少數擁有ADC藥物技術平台的公司,TAA013在今年將提前啟動臨牀III期試驗,獲批上市許可之日可期。此外,TOM218和TOZ309今年也預計將獲批上市。

另一方面,在重磅產品有重大臨牀進展之下,ADC生產車間也在建設,預計2020年將完成ADC原液車間建設,這將為TAA013上市之路奠定紮實的基礎。

 

圖表六:2020年及2021年重要里程碑事件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格隆彙整理

 

相比起同期其他在港股上市的Biotech企業財報中研發成本翻倍的增長,東曜的研發成本管控還是比較合理,研發支出維持在2億左右沒有怎麼太大的變化,後期核心產品TAB008已經過了最燒錢的臨牀III期階段,接下來研發燒錢的負擔降低了很多。而與此同時,今年公司將有幾款產品將上市,可以有效改善公司現金以及盈利狀況,這都是可以預見的。在海外市場動盪之際,港股生物醫藥板塊(數據來源WIND)在3月20日當日平均反彈3.87%,作為防禦型板塊,在擁有較大系統性風險之下,或許可以在擁有接近商業化產品的生物製藥公司中尋找投資機會。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