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貓哥
來源:大貓財經
最近,持續了四個多月的澳洲大火刷屏,近5億動物喪生、成千上萬的人失去家園。
不僅野生動物們的日子不好過,當地的零售業也面臨着幾十年一遇的大蕭條。截止到2019年年底,全澳大利亞零售產業已經關了九千多家店,在這場諸多因素導致的清算裏,真維斯也沒能倖免。
1月15日,真維斯澳大利亞公司宣佈進入自願託管程序,開始進入破產清算階段。雖然澳大利亞僅剩的146家門店仍在營業,但剩下的近千名僱員正面臨着失業的風險。
隨着澳洲業務的停滯,這個紮根內地27年的老牌子,似乎也走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01
雖然現在風光不再,但真維斯曾經是個地道的“大牌”。
1972年的澳大利亞,經濟體量擠進全球前十,澳洲人民的消費熱情也空前高漲。
當時還叫Jeanwest的真維斯,就是在那個時候開起來的。
雖然旺盛的需求不斷催促生產商擴大產能,但當地能提供的勞動力確實有限。在當時不斷膨脹的礦業和旅遊業的拉動下,澳洲的人工成本越來越高,在全球尋找代工廠就成了最划算的選擇。
這正中剛在香港安頓下來的楊氏兄弟下懷。
十九歲就隻身南渡開始闖蕩的楊釗,早早就在香港立住了腳。靠着多年前在製衣廠混跡的經驗,在1974年跟朋友成立了“旭日製衣廠”。
旭日有蓬蓬勃勃,前途光明之意。還有人説,旭日的意思是一個星期有九天,每天都在跟時間賽跑。雖然做的是利潤低、工作苦的貼牌代工生意,但他很快就迎來了翻身的機會。
那幾年,有金主放出來一單方格牛仔褲的大生意,報價高達500港元/打,但時間緊、任務重,全香港除了旭日公司之外沒人敢接。靠着楊釗發明出的一種定型工具,旭日順利交貨,一舉成名。
憑藉着這筆生意,旭日製衣廠的面積從600平方米擴大到10000平方米,名不見經傳的楊釗也成了香港無人不知的“褲子大王”,買賣甚至做到了澳洲和東南亞。
也就是在那一年,他接下了真維斯的代工生意。
02
生意越做越大,旭日不再滿足於做貼牌代工生意,乾脆自己生產自己賣。
1990年,楊氏兩兄弟收購了JeansWest,翻譯成“真維斯”,很快在澳大利亞市場做大。藉着開放的東風,還把牛仔褲賣到了內地。
在人均工資剛剛過千的90年代,真維斯的褲子一條就敢賣上百,卻依然供不應求。1993年5月,內地第一家專賣店在上海南京東路開業,後來又開到了全國各地。
最誇張的還是青島,開業第一天就賣出了12萬元,遠超他們的400元的初始預期,這在當時創了紀錄。因為排隊的人太多,不得不多請了十幾個保安…..
看到內地商機的楊氏兄弟乾脆把工廠搬到廣東惠州,又開出了170家門店。背靠廣闊的內地市場,楊釗兄弟把這個漂洋過海的“洋”品牌抬進了港交所。
1996年,旭日企業在香港聯交所上市,超額認購236倍,創下了當時記錄。楊釗的個人財富也在那個時候創下了高峯,用他的話來説:“錢都不知道怎麼花”。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發家後的楊老闆最喜歡乾的事情就是捐樓、捐錢。
不僅在內地大建學堂,還給惠州大學、上海紡織大學各捐獻了1000萬港元。除此之外,他還為公益捐款上億元,三度獲得中華慈善獎,與王健林等人並列。
只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買他的帳。
2011年5月,清華學生髮現自己的第四教學樓被命名為“真維斯樓”。儘管校方給出了“真理維護者居於斯樓”的蹩腳解釋,“安利樓”、“班尼路樓”、“金坷垃食堂”的調侃還是不絕於耳。
花了錢卻沒買到好的真維斯十分委屈,憤怒得指責清華學子缺乏感恩之心:“我們冠名華東、貴州都沒問題,怎麼清華就不行呢?”
03
儘管因為冠名被清華學子抵制,但當時的楊釗確實有自傲的底氣。
作為第一批搶佔中國市場的服裝品牌,真維斯擁有當時內地最大的服裝銷售網絡。在迎合了年輕消費者需求的同時,也填補了市場空白。
有着洋品牌基因和香港公司身份加持的真維斯,也被當作時尚的代表,在公司高速發展的時期,還成功打進了越南、俄羅斯、斐濟、委內瑞拉,以及中東市場。
與其他做慣了代工生意的同行不同,楊釗的夢想是做一家屬於中國人自己的“GAP”。
當時的真維斯,也確實當得起這個稱號,在剪裁上常用歐款直筒風格,啥身材都能裝得進去,是一種“土得恰到好處的潮”,在1993-2012年,它的標準款可以滿足大部分街頭用户,相當於一個季度用不到200種單品打天下,隨時可以調撥異地庫存。
除了品牌策略接地氣,營銷也很講究性價比和輿論時效,請過《小時代》的郭采潔和喬任樑,還投資過趙薇的《致青春》,誰火就找誰。最巔峯的時期,兩個月就換一個當紅話題藝人。。。
不僅規模和口碑一直不錯,業績也沒得説。
2004年,真維斯的銷售額達到了18億元,當時,無論是銷售金額、還是店鋪規模,真維斯在中國內地的休閒服裝行業均名列第一。
生意越做越大,楊總的身價也水漲船高,2006年還上了胡潤百富榜。
等到了2013年,真維斯已經擁有2500多家門店,銷售額接近50億港元,是當時國內服裝行業的領頭羊。也是在這一年,楊釗當選了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成為香港和內地企業交流的旗幟性人物。
04
有意思的是,曾經造就了真維斯的“土潮”和“百搭”,最終把它逼上了絕路。
隨着2012年電商崛起,很多設計師不再牢守過去的古板基調,千篇一律的年度流行色、年度流行款不再如過去一般能打了。
在野蠻崛起的電商衝擊下,森馬、美特斯邦威等一系列大眾休閒品牌都陷入了“高庫存”困境,存貨賣不出去,關店潮開始上演。
吃慣了老本的真維斯也沒撐太久。正如楊釗所説,“如今90元一條的休閒褲,款式和用料也比那時好了”,單憑物超所值的盛譽,已經難以為繼了。
從2013年底開始,真維斯的業績就開始走下坡路,2017年,中國大陸營收僅為16億港元,虧損4600萬港幣,2018年前五個月,又虧損了4500多萬港元。
鋪面也越來越少,這五年來真維斯關掉的門店已經有1600多家了。。。
當時有傳言旭日企業會斷臂求生,把早就被榨乾價值的真維斯脱手。這種猜想並沒有得到正面迴應,按照當時真維斯董事長楊勛的説法:“真維斯就像是我的孩子,誰會賣掉自己的孩子?”
但在巨大風險和資金投入面前,旭日最終選擇出售真維斯止血。
2017年旭日以2.2億港元將真維斯持續虧損的澳大利亞、新西蘭市場業務剝離,賣給了楊氏兄弟的巧思有限公司;2018年8月初,兩兄弟又花了8億港元收購了真維斯的中國業務。
也多虧出手及時,日漸“消瘦”的真維斯沒有拖累旭日集團和楊總太久。2019年胡潤百富榜揭曉,甩掉了累贅的楊釗依然位列其中。
不過,這個伴隨幾代人的牌子,看起來很難回血了,時代拋棄你,真的不説一聲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