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天風證券
27日恆生指數公司公告阿里巴巴符合恆生綜合指數的快速納入指數規則要求,阿里將納入恆生綜合指數和恆生互聯網科技業指數,相關變動將於12月9日(星期一)起生效。
週末恆生指數公司對阿里的“第二上市”屬性做出處理,我們在27日報告中表示,阿里若只以在香港IPO時發售的5億股對應27日收盤市值966億港元計算,是無法滿足特別快速准入規則的。
但特殊之處在於,阿里的香港股份與美股ADS完全可轉換,阿里於26日將美股ADS約5.3億股,以1:8對應的42.5億股普通股轉換到港交所登記註冊。因此阿里目前在香港註冊的股數達到47.5億股(42.5億股+IPO發行的5億股),佔全球已發行總股本的22.21%,對應市值達到9170億港元。超越恆生綜合指數市值排名第13名的中石化(386.HK,27日收盤市值為6489億港元),滿足了恆生綜合指數特別快速准入規則要求,達到現有的480只成份股前10%市值的要求,從而被納入恆生綜合指數。
正式納入恆生綜合指數,會有什麼影響?
1)與恆生綜指有關的被動型基金和ETF面臨調倉配置的需求,並可能對整體市場資金的板塊分配和配置產生影響。權重的計算則按照恆生指數公司對第二上市公司的要求:流通市值=香港註冊的股份數目x收盤價x公司流通係數(0-1之間)。
2)納入恆生綜合指數是阿里往後進入港股通的基本前提。我們仍然認為,最樂觀情況,阿里上市約6個月後可能納入港股通。
3)阿里日後若納入港股通,在交易量等方面可以參考美團,進港股通前後的日均交易額分別為10.4億和24.7億港元,10月28日進入港股通至今1個月漲幅達15%,獲南下資金連續22日淨買入累計近110億港元,美團市值也突破6000億港元,成為僅次於阿里、騰訊的中國互聯網科技公司。基於我們此前報告的討論,我們對阿里進入港股通再做三種情況的討論:A)單純考慮“同股不同權”:鑑於阿里應可滿足日均市值不低於200億港元和總成交額不低於60億港元的要求,則只需要上市滿6個月及20個港股交易日後可納入港股通。
B)阿里目前在香港仍是第二上市,目前上交所、深交所均未對“第二上市”公司做出納入港股通的相關解讀和辦法修訂,也未有“第二上市”公司納入先例。因此,若內地監管機構對“第二上市”屬性做出指導,可能會對阿里納入港股通的進程產生變數。
C)阿里在未來可以將更多的美股ADS轉換到港交所登記註冊並交易,但如果阿里在最近財年內全球交易量的55%及以上均在港交所交易,則阿里會失去“第二上市”屬性,被視為在香港進行“雙重主要上市”,並可以將第一上市地從美國改為香港。如此阿里則可以視為類似小米、美團的“單純”同股不同權公司,而遵照當前“同股不同權”納入規則。
但C)情況我們認為應是較為長期的發展過程,並且一旦阿里選擇將大部分交易放在港股市場,並將香港作為“第一上市地”,往後還會面臨重新適應不同交易所的上市規則和豁免、披露等問題,並可能新增合規成本。綜上,我們認為基於現行港股通納入實施規則,阿里最快或可於上市約6個月後納入港股通。但我們仍然強調,阿里由於“同股不同權”、“第二上市”、“美港股可相互轉換”等特殊性,後期納入相關指數和港股通的具體規則,還需等待內地交易所及港交所的指導意見。
風險提示:阿里IPO市場反饋不及預期,相關納入流程審批時間長於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