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進入2019年,體育公司們走入了更為激烈的分化階段。
就五大國民體育品牌來説,經過多年併購的安踏體育不論是自身業績還是股價都走出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增長曲線,成功守住了渾水等國際機構的三次做空;而李寧重新歸來走上國潮的路徑,也逐漸找到二次增長的起點。
唯獨在國內上市的貴人鳥,頭頂“A股體育第一股”光環,上市5年時間裏頻繁併購,結果在2018年資本奔潰潮中未能倖免,如今驚現關店潮、虧損潮和違約潮,深陷源源不斷的麻煩中。
就三大户外品牌來説,探路者、牧高笛和三夫户外,在2019年無一例外地出現營收下降的情況,讓人產生户外運動日薄西山之感?
但是整體的大環境是這些年伴隨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續提高,跑步、滑雪、登山等户外運動頗受歡迎,國人滯後的户外運動理念也逐漸提高,對於健康生活的要求促使越來越多的人走出室內、走向户外。所以更大的原因是這三家户外體育公司自身的經營和管理不善,才會集體出現如今的困境。
為什麼體育公司發生如此激烈的分化?體育市場增長紅利下,還有幾家企業能夠真正具有核心競爭力?為此新浪財經梳理港股+A股市場上共計9家主要的體育用品公司,從營業收入、淨利潤、現金流等角度進行多維度對比,試圖尋找體育用品公司的行業趨勢。
安踏上半年營收佔行業近50%
三夫户外1.85億元墊底
根據新浪財經的統計,李寧、特步、三夫户外等8家體育用品公司的營業收入總額等於150.95億元,與安踏的148.11億元相差不大,這意味着安踏一家的營業收入足以抵上剩餘8家的總和,可見體育用品公司之間分化之大。
安踏營業收入如此之高,和併購的FILA有非常大的關係。
此前安踏曾經遭到國際資本市場的多次做空,理由之一是安踏併購FLIA之後數據不透明,導致外界認為其數據有造假之嫌。為了迴應外界的質疑,安踏在2019年半年報中單獨披露了FLIA營收數據,其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5.38億元,佔總收入的比重為44.1%,已經逼近安踏本品牌的營收數據。
9家企業中收入最少的是三夫户外,在2019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僅有1.85億元,相比較於2018年同期的2.05億元下降10.2%。
三夫户外是一家從事品牌代理的户外體育用品公司,截止到2019年6月底擁有X-BIONIC、DAINESE、JULBO、KLATTERMUSEN等國外運動品牌的中國總代理權,基於代理模式,三夫户外陸續衍生出自有品牌、賽事組織、親子樂園等業務。
三夫户外營業收入的下降源自於户外用品收入的下降,其中户外服裝、户外鞋襪、户外裝備的同比下降幅度都接近20%。值得注意的是,三夫户外已經連續三年收入墊底。
貴人鳥營收持續惡化
兩年半關店1421家
從收入下降比例來説,2019年上半年降幅最大的不是三夫户外的10.2%,也不是瀕臨退市邊緣的探路者的21.16%,而是貴人鳥的47.27%,接近腰斬。
營業收入的下降一方面是傑之行、BOY公司不再納入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導致收入大減。剔除合併報表範圍的影響,貴人鳥2019年1-6月份的營業收入減少1.19億元,同比下降12.77%。
此前的2018年底為了挽救上市公司現金流,貴人鳥以3億元出售傑之行公司,導致貴人鳥發生投資損失1.3億元;BOY公司則是一家西班牙的體育經紀公司,因為貴人鳥在BOY公司董事會成員由4人減少至2人,不再構成並表條件,所以不再納入財報核算數據。
另一方面則是主品牌收入的下降。目前貴人鳥公司供應鏈、品牌營銷、人員管理、渠道整合等日常經營環節全面惡化,導致公司出現了關店潮。財報數據顯示僅2019年上半年貴人鳥就淨關店188家,從年初的2873家下降到2019年6月底的2685家。此外貴人鳥在2017年和2018年的淨關店數分別為376家和857家,這意味着兩年半的時間裏關店數達到1421家。
貴人鳥的問題此前已經探討過,用一句話總結就是在前幾年泡沫時代偏離主業,瘋狂投資打造所謂的“體育生態”,如今在大環境不佳、金融收緊的背景下,開始出現資金的流動性危機,又不得不賣賣賣以維持經營。
但是自救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根據貴人鳥最新的2019年三季報資料顯示,1-9月營業收入11.69億元,相比較於2018年同期的23.02億元下降49.02%,營業收入呈現加速下滑的趨勢。(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凌先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