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把ZAO推到了风口浪尖,他会就这样消失,还是打开一个新时代?
作者 | 马克西姆
来源 | IPO那点事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
相信大家上周末的朋友圈已经被视频刷屏了,从泰坦尼克到还珠格格,不论是小李子还是小燕子都被换了脸,熟悉的泰坦尼克号船头的Jack变成了你的微信好友,甚至开口说着那句“you jump I jump”时的口型和眼神都毫无违和感。
令人头秃,但又让人大呼有趣。而这一切并不是因为你的朋友掌握了什么高端的AI换脸技术,所有视频都出自ZAO这个App之手。只需要一张正脸自拍,你就可以和你的爱豆搭戏了。
新奇和简单的玩法让ZAO迅速大火,仅仅三天不到,ZAO就攀登到了苹果软件免费榜实时排名第一名,ASO指数到9月1号就已经攀升到10,662,截至今日仍稳定在1万以上。
然而,火是火了,评论区却是骂声一片。软件上架第二天评论区就炸锅了,当天ZAO共收获了800余条评论和打分,其中一星评价占到总体的80%。当天官方还删了30多条,可能看到势头太猛同时也发现了问题,后来就没删了。
是什么把ZAO推到了风口浪尖,他会就这样消失,还是打开一个新时代?
1
娱乐至死,还是隐私至上
让ZAO成为众矢之的的事情正是隐私泄露,这次用隐私换取娱乐的买卖,大家不干了。漏洞百出的用户协议是一切的开端。
首先是肖像权。在使用ZAO进行换脸之前,第一步就是上传一张清晰的正脸照,正是对这张照片的使用和处置权力出现了问题。在旧版用户协议中,ZAO声明,用户上传发布内容后,意味着同意授予ZAO及其关联公司以及ZAO用户在“全球范围内完全免费、不可撤销、永久、可转授权和可再许可的权利”。
免费永久且可转售,意味着ZAO随时都可以将你的肖像信息直接打包进行转让和使用,同时,无需你的授权。
其次是责任转嫁。协议中称:“相关素材来源的合法性,以及著作权的授权,应当由用户自行解决,否则由此引发的所有法律责任是由用户自行承担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你使用的明星或者视频的版权方对换脸后的视频追究法律责任的话,用户要自行承担侵权的后果并自行处理。
然而,据相关律师证明,这种办法是不能将平台完全置身事外的。不知道为什么ZAO会写出这么不可理喻的用户协议?
用户的集体声讨之下,ZAO紧急做出了修改,并在8月31号发布了全新的用户协议。
左侧为原版,右侧为新版。不难看出公司删除了最让人无法接受的自由转让肖像权的部分,同时用黑体添加了“二次授权”和“可撤回照片”等权力。同时官方微博同样发布了声明和致歉,并称将会在之后进一步完善用户体验和细节。
“中国人对隐私问题的态度更开放,也相对来说没那么敏感。如果他们可以用隐私换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就愿意这么做。”------李彦宏
蔑视隐私,ZAO不是例外。
时代背景下,一台手机和一个实名就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物画像。现在几乎所有App的首选登陆方式都是手机验证码;游戏会根据其内容让我们输入个人身份证号,同时还可能让你拍摄身份证并提供亲属的身份信息;淘宝会要求你填写住址信息,通常都要精确到门牌号。
但是我们都不会觉得反感,其实提供隐私信息的过程是可以被接受的,重点是我的信息是否能够维持其私密性。
但是互联网巨头们却用行动告诉了我们,这事难说。
2019年8月29日,苹果为其Siri泄露隐私事件道歉,公司承认其计划允许承包商审查人们与其Siri语音助手谈话的一小部分内容;今年年初,微软Hotmail等网页邮箱被黑客攻破,用户隐私恐被泄露;2018年中,Google被美联社曝光违规窃取用户的隐私信息,并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私自记录设备的地理位置,或将面临37亿欧元的罚款。近年,一家医疗服务机构存储在亚马逊S3上的大约47GB医疗数据意外对公众开放,其中包含315,363份PDF文件。据统计,这些文件至少涉及15万病人,泄露的内容包括验血结果以及姓名和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另外还有医生和他们的病例管理笔记等内容;Facebook就不用说了,扎克伯格因为隐私泄露上了5个小时的听证会。
巨头无一例外,其他我们使用的服务商,隐私泄露的事件只会比披露的多,不会更少。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样的关系才是点燃ZAO事件的导火索。其实李彦宏说的没错,我们愿意将隐私提供给服务商以换取更便捷的服务,但不意味着我默认你泄露他,这更不是你用用户协议霸凌和蔑视我隐私的借口。
2
ZAO势之后,还能走多远?
用户协议是改了,态度端正之后的ZAO依然深受用户的担忧。
第一个问题,会不会用我的脸刷我的钱?支付宝官方账号已经在知乎上辟谣了,多因子校验结合3D技术识别,除了人脸以外,软件会根据环境等多个因素进行风险控制,盗刷情况基本不会发生,即便极少数情况有所发生,支付宝也会进行全额赔付。相信其他银行和微信等刷脸支付也会有相应的应对技术。
第二个问题,会不会用我的脸和我的亲朋视频?这点难讲。其实我们的正脸照是不难弄的,关键是ZAO后台的AI智能学习,他会通过数以万计用户上传的照片进行人脸学习,可能起初你觉得后加上去的脸贴合度不高甚至不自然,但这些都会通过自主学习进行优化,如果优化后的结果被黑客盗取,视频后的图像将难以辨识真伪,后果不堪设想。
人脸类似指纹,但又非常易于泄露。随着人脸支付和识别的普及,信息泄露和技术漏洞都会造成这一领域致命的倒退,在爆出这样丑闻的影响之下,如何建立起用户的信任,也是ZAO需要考虑的问题。
另一方面,ZAO在发展前景和内容经营上,均存在一定隐患。
首先是经营上面的压力。作为主打换脸的娱乐App,ZAO的确是第一人,但提到换脸技术的普及,Deepfakes才是开山鼻祖。其网站上能够找到详细的Deepfacelab使用说明,设置上看着麻烦,但很多源代码都是固定好的打包文件,只要根据使用说明操作并不难学。但根本问题是对电脑的硬件要求较高,AI在进行人脸学习的时候需要一定时间,对电脑的硬件有所损耗。
ZAO也面临这个问题,只不过不是我们来算。由于每张脸都是新脸,服务器需要不停的进行学习和运算,结合多个场景,对服务器的消耗巨大。仅仅三天,按照ZAO的官方信息就已经烧没200多万的服务器了。即便越过层层障碍火了起来,服务器能不能烧的起还是个问题,毕竟资本市场已经没什么钱了。
其次是内容经营。ZAO不仅仅想做个换脸软件,官方说法,加好友玩才是精髓。除了做视频做表情,软件中提供好友功能,添加好友后可以和好友互相使用对方的面孔合演视频。同时我的作品里,支持素材上传功能,觉得官方给的没意思,自己可以上传想要换脸的视频。
和好友演对手戏有意思。但内容上,版权和内容管理上存在压力。首先是版权,起初ZAO将版权问题甩锅给用户,现在改了不甩了,那影视版权就得买,加上前面说的服务器费,这一般是烧不起的。其次是内容管理上,如若允许客户自行上传视频,这些视频的版权怎么处理?同时,色情内容的审核也是一大难题,毕竟因为这个,国外大部分搜索引擎都开始禁止搜索DeepFakes了,想用换脸打擦边球的人肯定不在少数。
3
AI时代,陌陌的绝地求生
翻阅ZAO的发起人,陌陌为其背后的直接推手。ZAO在2017年就已经成立,随着技术成熟,王力将这手牌打了出来,但这手王炸下的好像有点着急。
根据陌陌2019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净营收达41.53亿元,同比增长32%;净利润为7.31亿元,同比7.48亿元下降2%。另一方面,同期,公司重点投入的探探的净亏损为4.23亿元,同比扩大77.54%。的确,随着主营业务的收窄,其收入旗下的探探变现也差强人意。陌陌急于开辟第二战场的意图也情有可原。
依托于ZAO的内容,客户制作高质量视频的门槛得到大幅降低,结合社交和抖音的视频元素,陌陌的意图是好的,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解决起来并不容易,能否为用户的个人隐私提供绝对的安全保障或将直接决定了ZAO的生死。
成为第二个字节跳动实属不易,ZAO或许是个好的标的,但现阶段的情况下,还不足以为陌陌杀出一条突围之路。
免责声明: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谨慎依此进行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