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中國宣佈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 125% 的關稅,這一舉措導致美國大豆價格暴漲。具體來說,2025年4月,美灣大豆FOB價格約為 450美元/噸,而在加征125%關稅後,美國大豆的到岸價格將飆升至 1026美元/噸,遠遠高於同期 巴西大豆 的到岸價,約為 580美元/噸。這一價格差距直接導致美國大豆對華出口幾乎停滯,轉而推動了巴西大豆的進口激增。
中國進口商在4月11日的一周內迅速下單,從巴西採購了至少40艘貨船的大豆,這些大豆預計將在5月至7月間發貨,數量達到 240萬噸,大約是中國月均輸入量的三分之一。更重要的是,這些巴西大豆的價格比美國大豆低 15%,為中國進口商提供了顯著的價格優勢。
美國
近年來,美國大豆在中國市場的份額急劇下降,從2016年的40%降至2024年的18%。儘管如此,中國依然是美國大豆最大的出口市場,且按價值計算,美國對華大豆的出口量仍遠超任何其他單一產品。去年,美國向中國出口的大豆超過2700萬噸,價值128億美元,占美國對華出口總額的9%。
然而,隨著中美貿易戰的爆發和關稅的加征,美國大豆的價格大幅上漲,這直接導致了中國對美國大豆的進口量大幅減少。美國大豆農民因此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經濟壓力。根據相關報導稱,部分農場主每月的虧損甚至高達15萬美元。更為嚴峻的是,許多農民至今未能從2018年貿易戰帶來的損失中恢復過來,他們對未來的經濟前景感到擔憂,尤其是2025年可能再次爆發的關稅戰,可能會讓他們面臨更大的損失。
美國的關稅政策不僅影響了國內農民的收入,還迫使全球市場尋求替代供應商。中國已經開始轉向巴西等國家購買大豆,這種變化將進一步削弱美國在全球大豆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對美國農業和經濟的影響深遠。
巴西
隨著中國逐漸減少從美國進口大豆並轉向巴西,巴西迅速成為中國最大的供應國。這兩個南美國家的大豆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52%,其中40%來自巴西,而美國的這一比例為28%。值得注意的是,巴西大豆的價格比美國低15%,這一價格優勢使得巴西的大豆在中國市場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從而進一步鞏固了巴西在全球大豆市場中的主導地位。
中國
隨著中國轉向從巴西進口大豆,為中國進口商提供了顯著的成本優勢。這不僅能幫助中國節省大宗商品的採購開支,還能確保大豆供應的多元化,有助於降低中國糧食進口的價格波動風險。這一轉變進一步加深了中巴之間的經濟合作,特別是在農業和能源等領域。巴西大豆在中國市場的份額不斷上升的趨勢可能會對全球大豆市場的結構產生深遠影響,甚至促使中國在全球大豆市場上擁有更多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