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美生物安全法案“生变”,CRO概念大举反攻,药明系嗨了!

生物医药再传重磅利好,港A股CRO概念本周迎来强劲开局

截至发稿,A股睿智医药、贝瑞基因等升停,药明康德升超7%;港股药明生物盘中一度上升 13%,药明康德一度上升 12%,创下两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现升幅均回落至7%。

消息面上,美国参众两院最终版NDAA未纳入生物安全法案《生物安全法案》。

这将意味着,此前受《生物安全法案》影响的5家中企获得了喘息机会。不过按照流程,该版本要获得美国总统签字之后才能生效。

《生物安全法案》年内立法没戏了?

实际上,上周五就有传闻称“美国立法者正考虑对生物安全法案进行更”,引发了一波生物医药的强势飙升。

周末,大利好再度突袭——《生物安全法案》今年立法大概率没戏了。

当地时间12月7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军事委员会公布了年度国防授权法案(NDAA)最终协议文本,《生物安全法案》未被列入其中。

今年来,美国参众两院陆续推动《生物安全法案》在所属院会的立法程序,还试图推动《生物安全法案》进入2025财年NDAA。

其中华大基因、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华大智造及其子公司Complete Genomics 5家中企被具体点名。

9月,美国众议院以压倒性多数投票支持这项“黑名单法案”,参议院的两党团体也对此表示支持。

眼下,《生物安全法案》加入NDAA无望,今年国会会期即将结束,该法案年内单独立法似乎已经来不及。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对该法案的反对声音不断高升。

一些美国资深众议院民主党人日前表示,他们公开反对在未经正当程序的情况下将具体公司的名字列入法案中。

药明康德发言人也对此表示,将继续向立法者和联邦机构提供有关公司的事实,并让他们了解其为美国和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的宝贵服务。

悲观预期或好转

自年初该法案被提出,医药行业也历经了数次“巨震”,以药明系为代表的生物医药、CRO等概念更是多次坐上了极限行情“过山车”。

随着《生物安全法案》单独立法陷入停滞行业的悲观预期或好转。

摩根士丹利称,美国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NDAA)没有生物安全法案或任何药明系的名字,这对药明系和其他具有重大海外收入敞口的中国CRO(合同研究组织)/CDM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公司是一个积极的进展。

里昂最新报吿也指出,美国《生物安全法案》未被纳入《国防授权法案》(NDAA),这意味着该法案在2024年通过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考虑到地缘政治担忧的缓解和基本面可见性的潜在改善,该券商认为这一消息对中国CXO行业有利。

同时里昂还表示,美国在2025年重新引入《生物安全法案》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一项平衡药物研发、制造成本效益和地缘政治因素的法案很可能会获得通过,而不是完全脱钩。

不过招银国际称,美生物安全法案仍可以推进单独立法,但考虑到仅剩2周窗口期,单独立法的成功率极低。

长期来看,该行看好药明康德在全球医药研发产业链中将保持强大的竞争优势,维持稳定的市场份额。此外,预期随着全球生物医药融资复苏,公司的订单持续快速增长,多肽业务高速增长,驱动业绩修复。

此外,近期国家在医疗领域的开放政策频出。

兴业证券指出,重点关注具备较好成长性和产业逻辑的细分领域,创新+国际化仍是核心关键词。医药板块科技属性方向,创新药仍是核心主线,同时可以关注基本面开始改善且后续风险较小的创新药产业链部分标的。

此外,医疗器械同样符合创新+国际化逻辑。最后,如果经济基本面预期转好,则顺周期品种消费医疗等领域表现有望更为突出。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