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又一次上演A股股民在休假,港股在暴升的劇情。
憑藉國慶假期4天的猛攻,恒生科技指數年內升幅繼續上揚13%至43.09%,恒指年內升幅擴大至35.5%,一舉冠絕全球股市。
任澤平更是喊出:明日A股開盤即收盤!
在節後“補升”的樂觀心態下,A股哪些方向更有機會?
梳理港股國慶假期四天的表現,或許能有答案。
01
科技板塊成反彈利器
今日港股震盪走高,恒指收升1.6%,恒生中國企業指數收升2.14%,恒生科技指數收升3.05%,港股通科技指數強勢上揚3.6%(掛鈎產品:港股科技ETF,代碼159751),半導體板塊連續第二個交易日領升。
10月2日-10月7日的四個交易日,恒生指數、恒生中國企業指數、恒生科技指數和港股通科技指數分別累計上升9.3%、10.93%、13.36%和15.07%,顯然含有科技含量更高的恒生科技指數和港股通科技指數表現更出色。
從板塊表現來看,wind數據顯示,半導體、金融、醫藥和房地產板塊在假期四天內領銜上攻,半導體板塊累計升幅高達68%,遠超第二名的多元金融板塊的38%升幅。
儘管港股10月3日盤中出現驚魂一跳,但資金接盤意願強烈,最終大盤走出V型反轉行情。
10月4日,港股科技板塊大爆發,半導體板塊狂飆,宏光半導體盤中一度飆升超312%,晶門半導體升75%,華虹半導體、上海復旦、中芯國際均升超28%,顯示出市場對投資科技成長板塊的積極性濃烈。
覆盤港股本輪的狂飆行情,率先反攻的是“牛市旗手”券商板塊和困境反轉的內房股,如今,以半導體為首的科技板塊接棒繼續攀升,連續兩個交易日領銜反攻。
再回看A股從9月24日-9月30日的表現,成長風格指數表現同樣亮眼,雙創類指數強勢領升,科創100指數近5個交易日累計升幅高達38%,遠勝滬深300同期28%的升幅。
從A股板塊同期表現來看,“牛市旗手”多元金融板塊依舊當之無愧領升,近五個交易日升幅高達38%。升幅排行第三的半導體板塊也不遑多讓,累計上升35%。
可以看出,本輪港A股的狂飆行情,科技板塊成為妥妥的反彈利器。
科技板塊到底強在哪?
可以從分母端和分子端來理解。
先説分母端。
一方面,美聯儲開啟降息週期,全球流動性迎來大拐點,過去四年深受強美元壓制的科技板塊將迎來估值修復空間。
另一方面,新一輪政策密集出台,降息、降准以及創設兩項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支持經濟和股市修復,以及在9月非常規時間召開與經濟主題相關的政治局會議,會上再提“努力提振資本市場”、首提房地產“止跌回穩”。
在利率走低、流動性寬鬆的情況下,市場風格或將由價值股切換為成長股。因為成長股往往在市場反彈的時更具高彈性,反彈速度較快、升幅較大,更容易捕捉超額收益。
這點從ETF資金的流向動態也可見端倪。ETF資金近兩週狂流入超1200億元,除滬深300ETF“吸金”500億外,以中證1000與科創為首的相關ETF成為資金博取彈性的優先選擇。
再説分子端。
科創板塊的二季度業績可圈可點,如科創板Q2營收增速企穩,其中科創100持續回升,電子/醫藥正增長企穩,光學光電/生物醫藥環比正增長。
不過,在已經大幅上升的情況下,科技板塊繼續上升的動力何在呢?
02
繼續看好
可以從短、中和長期的邏輯看,科技板塊依然是最具投資價值的板塊之一。
短期看,只要大升行情繼續,科技板塊就是資金爭相搶籌的板塊。因為它們向來是流動性寬鬆政策,以及大升行情的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同時,因為國慶前的上升很急,導致很多投資者踏空,這些踏空資金很可能在國慶後大量入市,為行情繼續上升提供動力。
另外,各種交易制度的改革,如延長時間等等,也會刺激資金交投。
中期看,科技板塊的業績增長值得期待。
從最近一個季度的業績表現看,科技板塊正逐步走出低迷,重回增長軌道。加上本次經濟刺激政策,有望從根本上阻止房地產行業繼續下滑,佔GDP約3成的房地產能夠企穩,國內經濟就有望擺脱下行壓力。
橋水創始人瑞·達利歐就公開表示“本輪中國經濟刺激政策,將成為歷史性的轉折點”。
宏觀經濟的改善,科技板塊也能夠從中獲利,最終體現在科技公司的未來業績增長中。
雖然經過5個交易日的大升,但科技板塊的估值水平,仍舊處於歷史性的低位,以科創100指數為例,目前的點位還不及高峯期的一半,最新PB為3.71倍,位於上市以來分位數的56.9%。
業內人士指出,未來國內經濟修復+海外降息後預期開啟補庫,全球景氣預計回升,也將支撐科創分子端逐步修復向上。
從長期上看,高科技是我們國家高質量發展最大的驅動力,以新質生產力為代表的科創公司,正逐漸成為新的經濟增長引擎。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大型科技公司,也需要許多小型科技公司。不斷湧現的小型科技公司,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使得高科技行業不斷向前,最終為國家經濟社會提供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美麗國之所以一直佔據全球高科技頭把交椅,不僅因為他們擁有像蘋果、微軟這種大型高科技公司,更在於他們有能力不斷孕育出未來的大型科技公司。每隔十年,一些好苗子就會長成參天大樹,20年前,世界見證了谷歌、亞馬遜、Meta的崛起,過去10年,見證了特斯拉、open AI。
而投資這些公司或者對應指數的資金,最終收穫了巨大的回報。
這些模式現在已經移植到國內,現在國內也不少好的科技苗子,未來也必將產生類似的大型公司。
毋庸置疑,以新質生產力為代表的科創方向,未來向上的趨勢明確,投資回報也更大。
03
為什麼是科創100?
每一個時代發展的浪潮裏,都會誕生一批獨領風騷的弄潮兒。
但同時也應該看到,這種現象並非偶然,它或許折射出科技創新的一個發展趨勢:細分領域的創新正在成為新的機遇之地。這種趨勢與科創100背後的投資邏輯不謀而合。
作為國內科創板"硬科技"領域的集結號,科創100指數匯聚大量專注於細分賽道的創新型科技公司。這些公司偏中小市值風格,成分股市值200億以下佔比超80%,且近70%都在150億元以下,更小的市值意味着更大的彈性和成長空間。
事實上,在科創100的成分股中,已經孕育了很多擁有先進技術和優秀商業模式的"硬科技"公司。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六大新興產業的中堅力量,它們之中很多是各自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也是新質生產力最具典型的代表。
作為國內科創板新一代硬科技小巨人指數,科創100指數具備“既均衡又集中”的特徵。
行業均衡分佈在以半導體、醫藥生物、新能源等高端製造為代表的等六大新興產業,不太容易受到單一行業景氣度的影響,新質生產力色彩更濃,成長穩定性較高。
同時科創100指數匯聚新型產業中細分賽道的中小成長科技公司,如“創新藥一哥”百濟神州、音頻SoC芯龍頭恒玄科技、“量子通信第一股”國盾量子等,是各自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藴藏着巨大的成長潛力。
相比其餘寬基指數每半年調整一次成分股,科創100指數每個季度調整一次,即一年會有四次調整成分股名單,能更準確反映資本市場的最新變化。
回看過去三年的反彈行情,科創類指數的彈性更強,其中又以科創100指數表現最為突出。
不過,科創板門檻較高,需要至少兩年以上的交易經驗,資產達50萬以上才能開通科創板交易權限,但科創ETF則沒有這種限制。
同時科創板主題的ETF升跌幅限制是“20%”,對個人投資者而言,若想快速追上這波反彈牛行情,科創100ETF基金(588220)是個值得考慮的標的。
04
結語
在經歷了長期的下跌之後,目前的A股,在國家強有力的經濟刺激和流動性寬鬆狀態下瘋狂上升,已經有一些“牛市”的味道了,特別是普升行情,很多平時股價沒怎麼表現的公司,都出現大升。
加上國慶期間港股的大升,進一步刺激了節後資金湧入A股搶籌的動力。可以預見,明天大A上升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在這樣的行情中,選擇很多,甚至隨便買一個股票,都可能盈利。
不過,本着強調價值的初衷,選擇一些有短、中、長期價值的行業、板塊或者指數,既能賺錢,又不用過於擔心日後出現大回撤的風險,進可攻,退可守,是一個不錯的策略。
在眾多的選項中,科技指數會是比較好的方向。
當前,科創100指數正處於低估區域,看好科創中國投資機遇的投資者,可重點關注科創100ETF基金(588220),場外投資者可通過鵬華上證科創100ETF聯接(A類:0198611 C類:019862)一鍵佈局代表新質生產力的“小而美”和“專而精”。(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