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移動互聯網的出行行業經歷十多年發展,從今年開始加速進入資本市場,這是行業發展到新階段的標誌。但這一行業中其實有着很多細分方向,都叫"打車"或者"出行",但其實內核、商業模式和未來成長路徑,大有不同。
比如,都叫打車,有的是做"貨運物流",有的是"載人";都叫出行,有的是做網約車,有的做順風車;都做順風車,有的是兼做順風車,有的是專注做順風車;都叫出行,有的是信息撮合服務平台的輕資產模式,有的是擁有自有車輛和車隊的重資產模式。
但當"打車平台"或者"出行平台"開始陸續登陸資本市場,很容易被歸為同類,人們也很難一下子辨別順風車和網約車的區別,畢竟都是打車出門。
近日,專注順風車和出租車數字化的嘀嗒出行(02559.HK)正式登陸港交所,成為中國共享出行第一股。其身上有多個標籤,比如連續五年盈利、高毛利高淨利高現金流、輕資產模式、雙邊用户驅動增長的網絡效應、領先的成本控制能力、自帶ESG基因。。。
可以説,嘀嗒出行無論是企業基本面,還是增長潛力來説,在移動出行領域都獨樹一幟,但上市近兩日表現尚不夠理想。那麼如何看待其當前市場表現,更好判斷未來走勢呢?
我們不妨從移動出行行業細分的微觀視角,來剖析嘀嗒出行的戰略、模式和路徑有何不一樣。
嘀嗒式"帕累托最優"模型 單位經濟模型更優 各方均獲益
上市其實是一次嚴選,是對企業戰略路徑、商業模式、財務健康性、業務合規性、市場競爭優勢、所處賽道前景的一次全方位檢閲。
嘀嗒出行2014年進入順風車領域,2017年進入出租車領域,同時也在拓展 汽車增值服務和廣吿服務領域,逐步形成了以順風車為主的多元化業務佈局。
由於順風車不增加額外運力,而是通過分享空座、提高上座率的方式滿足出行需求的特點,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嘀嗒出行在商業模式上和網約車平台有着巨大差異:
對於網約車平台來説,車輛購買或車輛租賃成本往往是成本大頭,再考慮到用户激勵和營銷活動方面的投入,平台運營成本自然就更高了。
相比而言,順風車平台的成本優勢就凸顯出來了,既沒有買車和車輛折舊的重擔,也也無需支付大額補貼及獎勵,所以即便服務費遠低於網約車,順風車平台還是能保持較高的盈利水平。
近三年來看,滴滴的年毛利率最高時為17%,優步最高為46%,而嘀嗒出行最低都在75%,其強大成本控制能力可見一斑。
不止是車主跑順風車划算,乘客也能有較大實惠。一般而言,順風車乘客能以大約網約車一半的費用就獲得和網約車類似甚至更好的出行體驗。
也就是説,順風車平台較網約車有顯著的成本優勢,乘客和司機也能得到實惠,即車主平台乘客三方共贏,而沒有任何一方利益受到損失,實現了"帕累托最優"。
另外,順風車具有運力彈性,可以匹配波峯波谷的出行需求,因此像嘀嗒出行將商業出行及互助出行模式相結合,更有助於提升城市交通的整體運行效率。
持續造血能力強,下行週期顯順風車韌性
1)持續造血能力強,防禦價值凸顯
正因天然成本優勢,再加上持續的規模化,嘀嗒出行早已有了自我造血能力,這在普遍靠燒錢、盈利難的出行市場中倒顯得頗為稀罕。
公開資料顯示,嘀嗒出行已連續五年盈利,即便是在2022年也依然創造了8500萬元的扣非淨利潤,展現出一種穿越週期的韌性。2023年公司的扣非淨利潤為2.3億元,同比增長166.3%,呈加速恢復之勢。
公司保持穩健的盈利能力和健康的現金流。招股書顯示,2023年公司經營現金流同比增114.4%至2.3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4.2億元,同比增長30.5%。
顧名思義,在經濟下行週期,擁有更高盈利質量和防禦性價值的資產,往往是投資者的"避風港",更容易獲得投資者的青睞。就在去年全面放開之際,滴滴、優步、愛彼迎等共享經濟股都開始重獲資本市場的信心,相比滴滴的温和修復趨勢,先後扭虧的愛彼迎和優步的上升曲線則明顯更為陡峭。
這種穿越週期的能力,還可以從嘀嗒出行近幾年員工規模快速增長中得到印證。
此外,嘀嗒出行2021年-2023年持續擴大研發投入,2023年研發投入同比增長36.7%, 佔公司總收入高達14.9%。
在過去幾年大規模佈局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基礎上,2024-2025年,嘀嗒出行預計將啟動共計15個新的研發項目,同時佈局智慧硬件、面部識別等技術,進一步強化體驗和安全。
另據招股書披露,嘀嗒出行計劃將IPO募集資金的約35%,用於提升技術能力和升級安全機制。而基於創新企業研發驅動增長的底層邏輯,嘀嗒出行加碼研發,將進一步強化其未來持續成長,穿越週期的能力。
2)順風車"雙邊效應"顯著,下行週期顯韌性
對於只做順風車,不涉足網約車業務的嘀嗒出行而言,其實在當下有着更強的增長韌性。因為順風車作為車主乘客互惠互利的出行方式,雙方都能節約出行成本,因此在經濟下行週期,雙方參與的積極性都會更高。
比如,2023年嘀嗒順風車每月活躍車主和乘客,分別同比增長了33.3%和29.7%,基本是同頻增長。這表明順風車有雙邊驅動用户增長的強大網絡效應,車主增加帶動乘客增加,乘客增加反過來又帶動車主增加。
反觀網約車市場,當前已出現嚴重的供過於求。根據某網約車平台數據,2023年其司機數量增幅是訂單增幅的兩倍以上。
因此,看待順風車,去判斷嘀嗒出行的前景,一定程度上需要將其和網約車行業區分開來,應將其看作技術驅動的大規模高效,互惠多贏的真共享經濟。
基本盤應無憂,第二曲線彈性可期
1)基本盤應無憂,開啟資本市場"順風局"
順風車是國內汽車客運出行市場中增長最快的細分賽道,而且市場集中度極高,再加上嘀嗒出行在該賽道的佔位靠前,這就決定了公司未來業績持續成長的確定性。
根據沙利文報吿預計,得益於宏觀經濟環境改善,城鎮化率提升,私家車數量持續增長和更多順風車利好政策推出,順風車將成為中國汽車客運市場增長最快的細分市場,其交易總額預計將由2024年的371億元增至2028年的1039億元,未來五年複合年增長率高達29.4%。
經過年多發展,國內順風車市場的多寡頭格局已基本成型,按2023年順風車搭乘次數計,CR3高達96.1%,其中嘀嗒出行以31%的份額位居第二。也就是説,未來這一市場的乾坤變化基本就看前三家了。
相比而言,嘀嗒出行成功登錄港股主板,並有納入港股通的可能,意味着之後內地資金就能直接買了,還有各種被動指數基金的加持,流動性和品牌背書都將得到進一步增強。
2)基於順風車,加速打造一站式汽車服務生態佈局
除順風車之外,嘀嗒出行還有一大值得期待的業務板塊,就是汽車增值服務,尤其是伴隨順風車業務增長,車主規模和活躍度隨之增加,其增長還能進一步被拉動,從而實現協同效應。
到去年底,嘀嗒出行認證私家車車主規模已達1560萬人,且活躍度和平台粘性非常高。另一方面,目前中國私家車保有量已達三億,小汽車消費還將持續升級。
相對於網約車平台的註冊司機大多是專職營運,順風車車主都有正常職業,買車是為了提升生活品質。因此,嘀嗒出行在拓展汽車後服務市場,培育更多新業務方面,應還有不小的機會。
這從其招股書中也能看出一二,在豐富順風車用户出行場景同時,嘀嗒出行也在加速打造一站式汽車服務生態佈局。據悉,基於在汽車服務領域的多方跨界合作,嘀嗒出行"車服務"板塊已涵蓋充電、代駕、加油、洗車、道路救援、新車試駕、車險報價、二手車估值等多個領域,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和超值的汽車服務。
有理由相信,隨着嘀嗒出行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其今後也將加快在汽車增值服務領域的佈局,圍繞私家車車主從體驗、購買、使用到換購的全生命週期需求,探索更多新的商業模式和增長點。
事實上,嘀嗒出行成立以來也進行多輪融資,吸引蔚來資本、IDG、崇德資本、易車網、高瓴、京東及攜程等多家明星資本參投,這些股東方的背景大多涉及新能源、汽車、汽車互聯網、自動駕駛等領域,後續在打造一站式汽車出行生態圈方面,將有更大想象空間。
尾聲
儘管上市前兩天因為一些人恐慌拋售,導致股價目前表現不佳,但也不必過慮,因為這種現象一般在強勢人氣股和明星股中較為常見,由於這類題材易吸引大量短線資金,從而容易出現短期暴升暴跌的行情。對於中長線資金而言,根本上還是要回歸基本面。
總的來説,嘀嗒出行依靠長期主義的戰略選擇、天然的模式優勢,在細分市場中捕獲大機遇,並通過長期深耕,在共享出行賽道中成長為一家有韌性、有定力的公司。業務規模並不是決定成敗的唯一因素,我們應看到,嘀嗒的戰略切中了大眾出行的發展方向,順應了城市交通可持續,社會資源高效利用的趨勢,順應供需雙端自驅動增長的網絡效應,從而更好判斷其未來成長空間。
在移動出行平台奔赴資本市場的大潮中,我們不妨對嘀嗒"另眼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