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斑馬消費 作者:陳碧婷
昨天,因招攬生意發生糾紛,“老鳳祥周大生十幾名員工互毆”,衝上熱搜。
另一邊,A股上市失利的黃金珠寶品牌們,又開始在港交所門口排隊,等待IPO的機會。9月28日夢金園向港股上市發起衝擊,11月10日,老鋪黃金在港交所披露IPO招股書。
黃金珠寶行業之熱,可見一斑。
這一年多,金價上升兇猛。滬金主力(AU888)期貨行情,從2022年中期的不到370元,一路上升至近期的470-480元左右,刷新歷史記錄。
買升不買跌的心理,疊加前期被抑制的需求釋放,在消費回暖的整體背景下,形成了黃金的投資性消費熱潮。
中國黃金協會公佈的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我國黃金消費量835.07噸,同比增長7.32%。其中,黃金首飾消費552.04噸,同比增長5.72%;投資性更突出的金條及金幣消費222.37噸,同比增長15.98%。
在這一波行情的帶動下,原本陷入調整期的黃金珠寶行業,馬上就支稜了起來,行業整體業績回升。沒上市的那幾家,也紛紛謀求資本化。
資本市場一直不缺黃金珠寶公司的亮相,前幾年行業還爆發了一輪小規模的上市潮,中國黃金(600916.SH)、迪阿股份、曼卡龍(300945.SZ)接力上市。不過,同一時期,也有兩家同業公司被A股拒之門外,那便是夢金園和老鋪黃金。
2020年9月,夢金園開始向深交所主板發起衝擊,經過預披露更新後,2021年10月底首發上會被暫緩表決,1個月之後再度上會,正式被否。
老鋪黃金與之路徑相似,2020年6月首次披露,原計劃2021年4月首發上會。誰知,上會前一天被取消審核,當年7月捲土重來,正式被拒。
它們A股上市失利的首要原因在於,黃金珠寶公司的商業模式,決定了它們很難擁有實質上的業務護城河。
市面上絕大部分的黃金珠寶公司們,向黃金交易所等機構採購黃金,通過OEM或ODM代工完成生產,設立幾家直營店,以此為樣本招收數以千計的加盟商,通過加盟店或電商渠道開展銷售。
這種業務門檻較低,部分品牌甚至連產品的開發和設計也涉足不深,研發投入極低,大量的資金花在了營銷上。
黃金珠寶品牌們,爭相聘請演員代言,主流女星幾乎是輪番上陣。夢金園此前的代言人是海清,後來又換成了江疏影。
所以,黃金珠寶品牌運營商們,作為行業的“資源整合者”,受限於上游的強勢與下游的尾大不掉,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相當有限。行業內自嘲稱,開金店不如賣盒飯。
夢金園的定位於黃金珠寶首飾原創品牌製造商,是行業內極少數實現全價值鏈運營的企業之一,規模可能僅次於老鳳祥(600612.SH)、中國黃金、周大福以及擁有老廟和亞一等多個黃金珠寶品牌的豫園股份(600655.SH)。但是,這依然沒能解決公司的盈利能力問題。
2020年-2022年,夢金園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08.34億元、168.71億元、157.24億元,毛利率分別為5.9%、3.2%、4.8%,淨利潤分別為1.74億元、2.24億元、1.81億元,淨利率從1.6%下滑至1.2%。
2023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93.16億元,同比增長38.7%,淨利潤微增至1.06億元,淨利率進一步下滑至1.1%。
相對而言,小而美的老鋪黃金,業務差異化較為出色。作為中國黃金協會認證的中國古法手工金器專業第一品牌,公司產品以黃金工藝品為主,在行業內第一個探索足金鑲鑽、足金燒藍工藝,旗下29家全自營的主題情景店,單店收入全行業第一。
如果説深耕三四線城市的夢金園,針對的是大眾市場,那麼,重點佈局一二線城市的老鋪黃金,則是服務於財富人羣的收藏需求。
所以,老鋪黃金的門店主要開在SKP、萬象城等高端商場,直接對標寶格麗、卡地亞、梵克雅寶等奢侈品珠寶品牌。
這便是老鋪黃金近年逆勢實現穩步增長的主要原因。2020年-2022年,公司收入分別為8.96億元、12.65億元、12.94億元,淨利潤分別為8802.5萬元、1.14億元、9452.9萬元。雖然整體規模不如夢金園,但毛利率超過40%,淨利率維持在9%左右。
2023年上半年,黃金的投資性消費拉動了老鋪黃金的業績增長,公司收入14.18億元,同比增長116.1%,淨利潤1.97億元,同比增長232.2%;淨利率接近14%。
不過,老鋪黃金也有自己的“隱祕的角落”。
1995年,徐高明辭去公職創業,2004年創立金色寶藏公司,從事景區旅遊商品、文化產品及旅遊紀念品等業務,旗下運營“老鋪黃金”和“金色寶藏”兩個品牌。
因金色寶藏公司“業務和產品存在不確定性,不適宜作為上市主體”,徐高明2016年設立老鋪有限,收購金色寶藏旗下“老鋪黃金”品牌黃金類業務,後形成老鋪黃金公司,衝擊A股上市。
事實上,金色寶藏公司並未退出市場,仍在經營黃金類業務,且與老鋪黃金開展關聯交易,既是大供應商,也是客户之一。此前,老鋪黃金A股IPO被否,這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2022年5月,金色寶藏公司被註銷,老鋪黃金搬開了上市路上的一塊絆腳石。
總的來説,黃金珠寶行業是一個概念變幻莫測且極具週期性的行業。前幾年,黃金類公司賺錢難,但鑲嵌類公司日子過得很滋潤,潮宏基、通靈萊紳(603900.SH)、迪阿股份(301177.SZ)等公司賺到盆滿缽溢。隨着鑽石的盲目崇拜被擊穿,DR等品牌的業績每況愈下,部分公司還“降維”賣起了黃金。
近年,黃金重新流行起來,行業企業仍要受制於金價波動。順週期,小賺,逆週期,便只能躺平。
因為行業特性,大多數黃金珠寶公司採取高庫存的模式運行。夢金園和老鋪黃金,同樣如此,截止今年6月底,存貨規模分別為超過22億元和接近10億元。此前退市的東方金鈺、金洲慈航,另外還有*ST金一、*ST愛迪(002740.SZ)等公司處在風雨飄搖之中,大多受制於此。
大家都羨慕周大福(01929.HK)有個巨大的靠山,其實,港資在商業和連鎖品牌方面的運營經驗,更值得大家借鑑。
今年,金價飆升讓黃金珠寶公司過上了好日子。但是,週期永不止,總不能讓市場幫它們承擔所有的風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