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做美食創業有多賺錢?
一位潮汕女生因為喜歡烹飪,放棄年薪百萬的投行工作創業,把公司做到上億營收,準備赴美上市了。
近期,日日煮(DayDayCook)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了F1文件,準備衝擊紐交所上市,股票代碼為“DDC”。據悉,本次上市,日日煮計劃融資籌集最少4000萬美元,用於營運資金、收購項目、償還股東和關聯方的貸款、現金儲備。
現在創業當美食博主的人很多,但能把公司做上市的還是極少數。這家公司究竟什麼來頭?
01
投行女轉行做菜
日日煮的創始人朱嘉盈是位80後,祖籍潮州,出生在香港一個殷實家庭,她幼年跟父母移民美國,後來就讀於華盛頓大學,拿到文學學士學位。
朱嘉盈曾在採訪時表示,自己有兩個愛好,一個是看股票,另一個是做飯。
她的工作也是圍繞這兩大興趣展開的。24歲時,朱嘉盈回到香港,成為香港匯豐銀行投資分析部主管。由於工作壓力很大,烹飪成了她的解壓方式。她會在週末抽出一整天的時間,來研究食譜、買菜、製作拍攝及在網上分享自己製作美食的過程,覺得這很解壓很治癒。
日日煮創始人朱嘉盈,圖片來自公司官網
2013年,進入而立之年的朱嘉盈放棄年薪百萬的金融工作,專注於做美食博主。她在香港租了個很小的房子進行創業,通過在Facebook、YouTube等平台分享視頻,教大家烹飪,積累了大量粉絲,並通過接品牌廣吿進行變現,有“港版李子柒”之稱。
後來朱嘉盈不再滿足於香港市場,毅然帶領日日煮進入中國內地市場,並於2015年在上海成立分公司。隨着短視頻風口的到來, 日日煮在全網擁有了眾多粉絲。2017年公司拓展到電商領域,通過售賣美食、餐廚等產品收入大增,後來還推出自熱火鍋、海鮮撈飯等產品,進入預製菜領域。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3年3月31日,日日煮擁有2450萬付費客户,大部分是年輕人。其中,50%的顧客來自中國東部和南部,有86%是女性用户。
在發展的過程中,日日煮獲得了多輪融資,投資方不乏鄭志剛旗下的K11 Investment、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等明星資本。
02
兩年虧損超5億
互聯網時代,做美食博主看似是一門低成本的生意,但想在短期內把公司做大做強也是件很燒錢的事。無論是組建團隊、購買食材、開發產品,還是打造品牌和供應鏈體系,通通需要花錢。
從成本構成來看,日日煮的成本包括產品成本、人員成本、租賃費用、廣吿服務成本、體驗店成本等,其中產品成本佔比在90%以上。
業績方面,儘管日日煮的年收入已經上億,但仍未實現盈利。
招股書顯示,2021年至2022年,在疫情衝擊等影響下,日日煮的收入從2.05億元降至1.8億元,得益於毛利率從17.8%提升至24.5%,公司的虧損幅度有所收窄,但這兩年的淨虧損仍高達4.59億元和1.22億元,經營活動現金流也持續為負。
從收入類型來看,2021年和2022年,日日煮90%以上的收入來自線上和線下消費品的銷售,廣吿收入和體驗店的收入佔比較小。公司佈局了天貓、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台,同時也在抖音、微博、小紅書等平台線上銷售商品,還與711、家樂福等線下商店合作銷售公司產品。
此外,日日煮還曾在上海、廣州等地開了線下體驗店,讓用户到店體驗烹飪過程,並增加公司產品的線下銷售渠道。但其投入人力、物力開的線下體驗店並沒有給公司帶來多少收入,2021年和2022年,體驗店的收入僅佔其總收入的1.0%和0.2%,且由於疫情的長期影響,公司在2022年永久關閉了所有體驗店。
日日煮的產品可分為自熱食品(RTH)、快速烹飪食品(RTC)、即食食品(RTE)、自有品牌產品等,具體包括自熱火鍋、蓋澆飯、海鮮撈飯、意大利麪等。同時公司還擁有日日煮、漁家翁、猛味等品牌。
公司的產品和服務,圖片來源於招股書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公司的RTH產品營收同比下降超70%,主要由於管理層出於環保考慮及提高公司毛利率的需要,調整經營戰略,重點發展毛利率更高的RTC和RTE產品。與此同時,公司的自有品牌產品營收佔比有所提高,2022年提升至60%以上。
雖然在產品結構優化調整等影響下,日日煮的整體毛利率有所上升,但公司的“自我造血”能力仍有待提高。
03
進入萬億預製菜賽道
從日日煮的產品來看,無論是自熱火鍋,還是海鮮撈飯等,説白了,就是各類預製菜。
2020年疫情期間,市場對預製菜的需求大增,曾讓各大電商平台的預製菜銷量增長迅猛,市場空間也不斷擴大。有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預製菜行業市場規模達到3795億元,2018年至2022年的複合增長率為17%,預計到2027年將增長至9445億元。
近幾年來,隨着預製菜的火爆,越來越多的新競爭者能不斷湧入這個門檻不高的賽道,行業競爭也愈發激烈起來。日日煮的招股書中提到,由於疫情期間競爭對手的增加,在激烈的競爭下,公司為了保持和擴大市場份額,向客户提供折扣。
目前預製菜行業競爭格局較為分散,產業鏈各環節都有具備不同優勢的市場參與者,除了安井食品、千味央廚等擁有強大供應鏈和食品研發能力的老牌玩家之外,龍大美食、國聯水產等擁有上游原材料優勢的上市公司,海底撈、廣州酒家等餐飲品牌都已入局預製菜賽道,行業變得越來越卷。
相較於上述預製菜領域的競爭對手,日日煮在內容創作方面興許具備一定優勢,但近年來,隨着短視頻的火爆,網絡上的美食博主越來越多,想要繼續靠優質內容升粉也變得更難了。
同時,日日煮也面臨着李子柒、日食記等頭部美食博主的競爭壓力。從粉絲數量來看,在抖音平台,李子柒的粉絲超過4000萬,日食記在680萬以上,而日日煮食品專營店的抖音粉絲量僅60萬出頭。從天貓旗艦店的銷量來看,截止到發稿時間,李子柒的爆款產品螺螄粉月銷過萬,而日日煮銷量最好的單品海鮮撈飯月銷量不過幾十,二者在銷量上差距明顯。
另一方面,靠優質內容升粉變現起家的日日煮,為了補齊在產品及供應鏈方面的短板,有不少收購動作。
據招股書,日日煮在2022年完成了四項收購,今年4月又收購了拼多多平台四家在線商店的100%權益。而公司的收購主要集中於亞洲食品和烹飪類互補品牌以及銷售渠道。
目前日日煮主要在中國開展業務,未來希望擴大在美國和東南亞的業務。這種想法很美好,但也要注意不同地區的用户在文化、飲食口味等方面的差異。如果公司想要擴大海外業務,那麼對產品的開發與運營也是一大考驗。
04
結語
藉助互聯網與短視頻紅利成長起來的日日煮,儘管踩中了內容電商和預製菜風口,但隨着行業競爭愈發激烈,公司也面臨着不小的競爭壓力,同時其多品牌及併購戰略能否成為公司發展的助力也有待觀察。如果這次日日煮能順利上市,有利於募集一大筆資金支持其發展,但公司更應該努力提高市場佔有率,以及增強“自我造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