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長城汽車舉報比亞迪事件繼續發酵,汽車股整體行情不振,長城汽車、比亞迪繼續下挫。
截至發稿,A股方面,長城汽車、比亞迪跌超5%,漢馬科技跌超2%,中通客車、長安汽車、賽力斯、東利機械、德邁仕、華緯科技、晉拓股份等跟隨下跌。
港股方面,蔚來、小鵬跌超9%,長城汽車跌超7%,比亞迪股份跌超5%,廣汽集團、零跑、理想等紛紛跟跌。
值得注意的是,汽車板塊25日已是領跌港股大盤,其中長城汽車、比亞迪股價25日雙雙下挫。截至當日收盤,長城汽車A股跌超6%,H股跌超7%;比亞迪A股跌超2%,H股跌超5%。
舉報事件進展方面,25日晚間,長城汽車官方微信公眾號等渠道發佈《聲明》,公司瞭解到《聲明》發佈後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聲明》涉及事項為公司日常經營中的相關事項,相關事項的後續進展中如涉及需要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的,公司將按照法律法規和上市規則等要求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對於長城汽車的舉報,比亞迪發佈聲明迴應稱,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並保留法務訴訟的權利。
汽車行業的競爭,從“價格戰”,殺到產品質量,一下讓市場對於汽車板塊的“卷”加深了認識。
這兩日,無論是港A還是美股中概汽車股,都是一路下挫,而除了上述的舉報事件影響外,相近的時間,小鵬汽車公佈了Q1業績,蔚來則公佈了4月的銷量,新產品沒有給市場帶來驚喜。
小鵬汽車Q1實現營業收入40.3億元,較2022年的74.5億元下滑45.9%,環比下滑21.5%,其中汽車銷售收入35.1億元,同比下降49.8%,環比下降24.6%;淨虧損達到23.4億元,同比增加37.6%,環比收窄1%。毛利率方面,一季度汽車毛利率為1.7%,去年同期毛利率為12.2%,同比降低10.5個百分點。
蔚來則公佈4月份交付量為6658輛(3月為10378輛),環比下降36%,新產品ES6也沒有給市場太大驚喜。據交銀國際分析,預計二季度和三季度月度交付將保持在1萬輛以下,原因是目前在手訂單疲軟,以及來自同行更多新的高端新能源車型的激烈競爭。
對於行業當前局勢,有分析認為,當前汽車行業的“內卷”不好跟家電行業當年的情況類比,大家電領域經過多年的優勝劣汰,早已經形成“三巨頭”的局面,價格戰幅度比較有限,也不怎麼依賴政策補助;汽車行業集中度依然比較低,品牌眾多的大背景下,產業要逐步擺脱“價格戰”陰霾,實現長期健康發展,在行業“洗牌”過後,需要更市場化的競爭模式。
自年初特斯拉吹響降價的“號角”以來,國內大部分主流車企都捲入了此次降價風暴,但結果似乎不盡人意。據中汽協,今年第一季度,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21萬輛和607.6萬輛,同比下降4.3%和6.7%,汽車行業經濟運行總體仍面臨較大壓力。
儘管增長幅度有所放緩,但歐洲仍是全球第二大新能源汽車市場,國產車加速出海已是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目前,國內車市的內卷程度已經相當嚴重,對於造車新勢力而言,生存環境已經相對比較惡劣。很多業者都直言,各造車新勢力品牌下一波新車發佈將會是決戰時刻,無法吸引消費者的品牌將在國內市場退場。
在國內汽車市場,下一階段的目標就是穩定提升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市場增速將逐漸趨於平穩。
在這期間,必然將會出現贏者通吃的局面,這是汽車產業發展的一貫風格,如果能夠在海外市場找到新的寶藏,就會有更大的生存空間。目前,除了中國、歐洲和美國,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均不到10%。
同時,自2021年開始,國產車出海已經進入到了3.0階段。在2010年到2020年的2.0時代,國產車主要是靠性價比贏得中亞、中東、俄羅斯和美洲市場。
進入第三階段,國產車在海外市場的佈局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賣車當然是目標,但是已經不是靠性價比去簡單粗暴地吸引海外消費者,塑造品牌已經成為新的出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