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默沙東(MRK.US)估算新冠疫情令本港每年經濟損失約416億港元
阿思達克 05-08 13:32
美國默沙東藥廠(MRK.US)發佈題為《被忽視的負擔:新冠疫情對各地經濟影響》報告,探討新冠疫情對亞太區五個市場包括澳洲、台灣、南韓、新加坡及香港構成的持續經濟影響。 報告指,假設現時的情況大致維持,估算新冠疫情會為本港帶來每年約416億港元(約53億美元)的經濟損失,相等於年度本地生產總值(GDP)的1.4%。 至於另外四個所調研的市場,新冠疫情帶來的年度經濟損失估計達26億美元至276億美元:新加坡為26億美元(佔GDP的0.6%)、台灣為76億美元(佔GDP的0.9%)、澳洲為170億美元(佔GDP的1%)、南韓為275億美元(佔GDP的1.6%)。 展望未來,估計新冠疫情可為本港造成每年約40億港元至1,087億港元的潛在經濟損失,相等於GDP的0.1%至3.8%,視乎疫情發展及實際情況。 報告發現,間接成本是新冠疫情目前經濟負擔及未來經濟預測的主要因素,而感染率和疾病嚴重程度在未來的變化將明顯影響經濟成本。即使新冠疫情由「全球大流行」階段逐漸轉變為「風土病」,報告預測的其構成的間接成本很可能會維持高企。間接成本主要成因包括生產力流失(如受感染後不能工作),以及照顧兒童和長者等所衍生的連鎖影響。 本港人口中有三個群組特別於疫情期間帶來最重比率的間接經濟損失,分別為易受感染人士、在職人士及醫護人員。易受感染人士(指60歲以上長者或同時患上多種疾病的在職成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可造成每年至少160億港元經濟損失,佔總損失額的39%。在職成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可為本港經濟構成重大負擔,生產力損失額達每年7.93億港元,佔年度GDP的0.8%。醫護人員感染新冠病毒可為本港經濟帶來每年244億港元損失,並加劇醫療系統的人手壓力,包括延長急症室和救護車的輪候時間。而患上長新冠的人士或對醫療系統構成依賴,並有可能減低生產力,當中損失可達每年159億港元。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