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口老齡化加速的時代,如何合理分配醫療資源成為醫療健康領域重要的課題。而發展互聯網醫療能夠有效緩解醫療資源供給壓力、滿足醫療服務新需求,也將成為未來醫療健康建設中重要的一環。
在互聯網醫療場景不斷解鎖的過程中,哪些互聯網醫療企業有望率先跑出?
從政策面上來看,互聯網醫療行業不斷受到頂層設計關注與支持。
在支付端上,頂層設計為互聯網醫療“開閘”,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清晰路徑指引和有力支持。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指出,積極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健全互聯網診療收費政策,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項目按程序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在發展趨勢上,頂層設計也多次強調互聯網醫療在完善醫療衞生服務體系中的重要作用。
今年4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完善醫療衞生服務體系的意見》中多次提及發展互聯網醫療,《意見》指出“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建設面向醫療領域的工業互聯網平台,加快推進互聯網、區塊鏈、物聯網、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等在醫療衞生領域中的應用,加強健康醫療大數據共享交換與保障體系建設。”
隨着國家對“互聯網+醫療健康”的大力支持,互聯網醫療市場滲透率有望迎來較大提升空間,市場規模也將有望保持高速增長姿態。
根據Frost&Sullivan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互聯網醫療健康市場滲透率為5.5%,預計2023年互聯網醫療健康市場滲透率將提升至25%,整體市場規模也將提升至4.2萬億元。
華泰證券指出,伴隨國家醫療體制市場化、居民就醫習慣轉變、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以及互聯網技術突破,互聯網醫療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行業發展前景樂觀。
在市場政策環境向好和醫療需求增加的情況下,互聯網巨頭紛紛進入醫療服務、醫藥電商等領域佈局,尋求需求端、支付端、供應端的業務增長點。而不同企業選擇的切入側重點方式不同,例如從醫療信息化、在線問診、醫藥電商等方式,這也早就了不同企業的商業模式不同,後續發展的前景也可以一目瞭然。
其中,京東健康重點在於構建完整的“互聯網+醫療健康”生態,以醫藥及健康產品供應為核心,醫療服務為抓手,業務模式包括“零售藥房和在線醫療健康服務”兩大塊。
阿里健康重點在於B端的運營,通過阿里生態獲取流量,業務覆蓋“醫藥電商業務和醫療健康及數字化服務業務”兩大板塊。
而平安健康則是與前兩者不同,自2021年深化戰略2.0以來,平安健康持續深耕“管理式醫療+家庭醫生會員制+O2O醫療健康服務”的商業模式,以家庭醫生作為抓手,用户粘性與付費用户轉化率顯著提升,盈利情況正在持續改善。2022年公司總收入達約61.60億元,下半年公司收入更是環比增長17.8%。
橫向對比來看,相較於其他互聯網醫療服務機構而言,平安健康打造的“管理式醫療+家庭醫生會員制+O2O醫療健康服務”的獨特商業模式,擁有較強的競爭壁壘。
首先,公司採取線上+線下端到端整合方式。相較於其他同業,平安健康並不依賴純互聯網線上獲客運營,而是面向有支付意願的高質量用户,提供線上+線下端到端閉環服務,使得患者不僅能夠線下。
其次,公司擁有醫療+健康一站式平台。相較於常規認知中,互聯網醫療的服務場景僅停留在線上的模式不同,公司並不侷限於醫療服務場景,而是構建一站式平台生態,整合供應商資源,並提供高性價比的醫療健康綜合解決方案。
再次,公司能夠有效搭建醫生與患者的便捷化橋樑。與其他“賣藥”的互聯網醫療公司不同,平安健康的商業模式本質上並不依賴醫藥電商收入,而是推行家庭醫生會員制,串聯問診、處方、轉診、隨訪監測及健康諮詢等全流程服務,這不僅能夠更小受到政策變動影響,同時也是公司未來長期發展路徑的有效保障。
最後,公司與平安集團形成協同效應。對於互聯網醫療企業而言,如何高效獲客與轉換是繞不開的問題。對於平安健康而言,公司不侷限於自我造血,而是依託平安集團生態,在經驗、科技、客羣、資源等維度更加具有優勢。尤其是在客户資源上,公司通過協同平安集團各渠道,擁有上億級別未開發的羣體。
作為居民健康生活的重要一環,近年來,政策對於互聯網醫療的發展指引愈發清晰。而在高速發展的賽道中,哪家企業才能夠率先跑通還是要分辨其中的商業模式內核。橫向對比起已經上市的幾家互聯網醫療企業上來看,不同的企業切入點不同,盈利模式也各有千秋。
其中,互聯網醫療佼佼者平安健康在其深化戰略改革後,成果逐漸顯現,業績持續向好,有望在行業發展機遇中脱穎而出。
對此,多家券商也展現出對平安健康後期發展看好的積極評價。其中,中泰證券指出,“互聯網醫療行業具有高成長性,平安健康強勁的競爭優勢以及業務質量不斷優化,給予‘買入’評級。”浦銀國際指出,“平安健康戰略轉型初見成效,用户獲取成效顯著,長期滲透空間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