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戴清策略研究作者:戴清,黃凱鴻
本報告主要是回顧港股上週表現,跟蹤南向、港股外資和北向資金自2月初以來的流向,以及港股各行業估值最新情況。南向持續加倉帶“中特估”主題的電信、以及未來流動性預期好轉的醫藥,賣出修復預期計入較高的消費;而外資擁抱的是基本面修復確定性較高的消費者服務,需要注意的是,外資持倉變動方向與南下剛好相反。
上週海外美聯儲主席超預期鷹派發言疊加硅谷銀行破產,國內經濟數據不及預期,海內外共振導致港股承壓。1)美聯儲主席上週發言超預期鷹派;2)硅谷銀行遭擠兌破產,全球避險情緒升溫;3)兩會設定2023年GDP增速目標,處在市場預期下限附近;4)2月CPI數據引發市場下修消費強復甦預期。恆指周度下跌6.1%,至合理估值區間底部。
從行業表現來看,流動性敏感的行業在上週跌幅較大,而防禦型行業展現抗跌屬性。1)工信部部長指出6G推進工作組已經在開展工作,電信運營商股受消息利好驅動上行;2)國際油價上漲,疊加中國特色估值概念升溫,石油股等央國企估值上修;3)多地方車企降價,汽車行業盈利預期下修,汽車及經銷商股下跌;4)部分互聯網零售公司進行補貼活動,疊加CPI不及預期,零售等行業指數表現不佳。
資金流動方面,內外資最大的分歧點在於電信、醫藥和消費者服務。2月以來,港股南向資金與外資中介資金的共識在於:均買入房地產、半導體和零售業行業,均賣出銀行、保險、多元金融和汽車及零部件行業。分歧在於:南向資金買入電信服務、製藥和醫療設備,賣出消費者服務和耐用消費品與服裝,而外資中介資金則反之。
外資對待港股與A股方面,外資中介資金與北向資金均買入消費者服務行業,均賣出銀行、製藥、材料、能源和汽車及零部件行業。兩者分歧最大的行業是:外資買入耐用消費品與服裝、零售業、房地產和半導體,賣出保險、電信服務、軟件與服務和醫療保健行業,而北向資金則反之。
估值方面,汽車及零部件、軟件和消費者服務等行業估值歷史百分位較高,銀行、能源、材料等行業估值歷史百分位較低。港股整體的估值水平從11.15下降到9.62,處於均值以下約0.5倍標準差的位置。大部分行業在年初上漲較快的行業,其估值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回落。2月初以來,估值歷史百分位下降最多的行業是媒體、消費、房地產等。
短期底部震盪,高股息策略爲主,建議逢低佈局流動性敏感品種。短期的震盪期,以高股息策略爲主,推薦低估值的央國企品種以及黃金;同時關注目前擁擠度具備吸引力、中長期彈性較大的品種,1)擁擠度不高,與海外流動性敏感的行業,如恆生科技、創新藥等。2)擁擠度較低,行業景氣週期逐漸接近底部的行業,如半導體,消費電子等。3)需求端有企穩回暖跡象的行業,如地產鏈、金融等。
風險提示:1)美聯儲超預期收緊;2)中美關係超預期反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