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中信證券研究 作者:程強 瑪西高娃
1-2月出口跌幅收窄,主要是因為美歐等主要需求國的經濟衰退幅度好於預期。歐元區製造業PMI從去年11月呈現出企穩的狀態,1-2月中國對歐出口增速也明顯回升。向後看,美歐等國由於緊縮的貨幣政策後續需求預計還將逐步放緩,但考慮到基數的因素,預計今年出口增速總體將呈現前低後高的狀態。同時,1-2月實現貿易順差1168.9億美元,同比增速為6.7%,仍然保持了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
事項:
2023年1-2月份,中國出口金額(美元口徑)同比增長-6.8%(Wind一致預期-8.3%),2022年12月為-9.9%;進口金額(美元口徑)增長-10.2%(Wind一致預期-3.3%),2022年12月為-7.5%;貿易差額為1168.8億美元。對此我們點評如下。
出口跌幅收斂,東盟是重要的支撐。
2023年1-2月出口增速為-6.8%,好於市場預期,增速較2022年12月的-9.9%有所回升。主要原因在於海外的衰退幅度好於預期。
分國別和地區來看,中國對美國、歐盟、日本、東盟的出口增速分別為-21.8%、-12.2%、-1.3%和9.0%,東盟是中國出口增速的重要支撐。但考慮到東盟也是全球主要的生產中心之一,因此中國出口好於預期的主要原因還是美歐等主要需求國的衰退幅度好於預期。歐元區製造業PMI從去年11月開始逐步企穩, 1-2月中國對歐盟的出口增速較去年12月回升了5.3個百分點,回升幅度最為顯著。
從主要的出口商品來看,出口量價齊升的產品主要有成品油、汽車、肥料、鋼材等;出口金額增速下跌較多的主要是自動數據處理設備、液晶平板、集成電路、紡織紗線等。結構和此前的變化也較為相似。
美歐等國由於緊縮的貨幣政策後續需求料將仍逐步放緩,但考慮到去年出口基數的因素,預計今年出口增速總體將呈現前低後高的狀態。同時,1-2月實現貿易順差1168.9億美元,同比增速為6.7%,仍然保持了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
進口季節性放緩,增速好於季節性體現國內需求持續復甦。
進口方面,1-2月進口增速為-10.2%,增速較2022年12月回落了2.7個百分點。進口增速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季節性因素,如果參考2010年以來環比均值估算1-2月進口增速,將會低於實際值,因此也體現了國內需求在復甦向好。
分國別和地區來看,中國從美國、歐盟、日本、東盟、韓國的進口增速分別為-5%、-5.5%、-23.1%、-8.3%、-29%。其中從日韓的進口增速跌幅最大,這也和行業景氣度密切相關。中國從日韓進口的更多是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部分滿足內需,部分進行再加工後出口。由於相關行業的海外庫存偏高,因此階段性需求出現放緩。需要關注的是,出於對上游資源品的需求,中國從澳大利亞和俄羅斯等國家的進口增速保持較高增長,1-2月的增速分別8.6%和31.3%。1-2月從澳大利亞和俄羅斯的進口規模合計已經接近從日韓的進口規模合計。
體現到重點商品上,進口增速排序靠前的商品主要是上游資源品,包括煤、農產品等,同時進口量增的產品還包括銅礦砂、鐵礦砂、成品油等。
向後看,預計隨着國內需求持續向好推動,進口增速跌幅將逐步收窄。
風險因素:
海外經濟體超預期快速衰退,地緣政治風險升級,國內需求恢復不及預期。
注:本文摘自中信證券3月7日報吿《2023年1-2月進出口數據點評一出口增速超預期貿易順差正增長》,報吿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