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2022,哪些房企逆勢增長?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斑馬消費 ;作者: 楊柘

2022年房地產行業底部盤整,房企不再以規模稱王,財務安全成為唯一生存底線。

4年前,鬱亮高呼“活下去”三個字在行業裏振聾發聵,鮮少有人聽進去,大大小小的房企搶地搶項目熱鬧非凡,它們從區域奔向全國,甚至海外市場。

結果是,那頭狼真的來了,大家摔得頭破血流。

在新週期裏,依然是強者恆強,無論是拿地、回款,還是融資,一些實力房企出手更狠了。

新週期

在中國房地產發展史上,2022年應該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年份。房企拿地大幅放緩、融資持續壓縮、銷售去化困難,暴雷房企一家接着一家,行業經歷着一場殘酷的大洗牌。

渾身是傷的眾多房企痛定思痛,拋棄高週轉模式,才得以停下來喘口氣。昔日千帆競速、屢屢曝出地王的消息徹底消失。它們懂得,活下去比任何事都重要。

這一幕,恍若回到2018年。彼時,中國房地產市場一片欣欣向榮,眾多房企一騎絕塵競相爭奪榜單排名。彼時,萬科鬱亮高喊“活下去”,不合時宜的擔憂像極了《狼來了》中的戲碼。

未曾料到的是,這3個字在之後幾年裏一一應驗。房企暴雷、債務危機、甩賣資產救命,小麥大蒜西瓜都可以衝抵房價,房企們真的着急了。

即便這樣,很少有房企躲過這個週期,規模房企更集體陷入負增長。

據克而瑞數據,2022年百強房企中,有近9成累計業績同比下滑,降幅超過50%的企業達36家,業績增速-50%至-20%之間的百強房企有32家。

行業一片蕭瑟,投資開發、拿地大面積停擺。去年百強房企投資力度大降,近4成百強房企甚至暫停全年投資,百強房企拿地金額佔全國土地成交的比重降至34.3%,遠低於過往3年始終保持5成佔比。

同時,千億房企數量驟然腰斬,去年銷售過千億房企有20家、年銷售過百億房企有130家,低於上年同期的43家和158家。

逆襲的房企

當一個個膿包被戳破,眾多房企不得不為之前的規模衝動埋單,化債、銷售去化、開源節流等,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僅有一小波房企在寒冬中逆勢增長。

初步統計,在百強房企中,銷售保持增長的有約12家。其中,8成以上為國企和央企,民營房企僅有萬達集團、仁恆置地及瑞安房地產。

2022年,仁恆置地銷售額712.9億元,同比增長14.65%,行業排名從上年第48位升至第21位;萬達集團銷售額實現560.1億元,同比增長86.20%,從上年第77位升至第25位;瑞安房地產銷售額263.5億元,同比增長8.35%,從第88位升至第58位。

一些房企銷售增速雖放緩,但同行們垮得更快,推動它們的行業排名陡升。濱江集團從2021年的第22位升至12位。同期,華潤置地從第8位升至第6位,龍湖集團從第12位升至第9位,綠城中國從第7位升至第4位。

以上房企之所以能夠扛住週期繼續向前,主要得益於穩健的風格、佈局的優勢區域以及銷售去化效率等因素。

而央企、國企與生俱來的資源稟賦,其他同行也只有羨慕的份。

越秀地產有着廣州國資委+廣州地鐵雙國資屬性,去年實現銷售額1246.9億元,同比增長8.28%,行業排名從31位升至第15位。

建發房產銷售規模增長僅1.03%,但行業排名從2021年的第18位升至第10位,這家廈門房企首次躍進前十。建發房產背後是廈門建發集團,國資背景、母公司支持,成為逆襲的重要砝碼。

做對了什麼?

從規模衝刺到一場漫長的馬拉松,房企需要塑造競爭力,規避更多的風險。

當然,這對於央企、國企來説,抵禦下行週期不在話下。類似招商蛇口、建發房地產、華潤置地等企業,自身資金豐厚,負債少、融資通暢,品牌和行業地位加持,讓它們在拿地等環節,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這也是新週期裏,央企、國企成為土地市場主角的重要原因。

民營房企就相對難過得多。2021年以來陸續倒下的房企,絕大多數是民營,就連恆大、融創等巨無霸也在劫難逃。

極個別民營房企能夠逆勢突圍,除了自身資金保障,產品及品牌的認可度也是重要原因。像濱江集團近30年深耕杭州市場,吃透區域市場紅利的企業並不多見。

另外,一些房企未雨綢繆,主動謀劃改善企業收入結構,為成功穿越週期埋下了鋪墊。在這一點上,不得不提萬達集團。

這家以地產起家的企業,早在鬱亮對全行業喊話之前,就動了甩包袱的心思,2017年,果斷出售文旅和酒店資產過冬,淡化公司的地產屬性。

在萬達成立30週年時,王健林對外稱萬達已不是房地產企業,但地產業務不會完全剝離, 因為商業項目不可能完全離開住宅項目獨立發展。

顯然,王健林早就看到房地產業務的週期性等弊端,轉而涉足擁有穩定現金流、科技含量更高的領域。

在這之後,一些房企依葫蘆畫瓢。保利地產去掉地產二字更名保利發展,龍湖地產更名龍湖集團,中駿、奧園、綠地等也相繼去地產化。

開啟第二增長曲線早已是行業共識,除了地產開發業務,眾多房企涉足商業、長租產品、物管以及代建領域,以求釋放更大紅利。

萬科分拆物業IPO;龍湖集團開出超過70座商場、11萬間冠寓;綠城中國涉足代建業務等等,都在抵禦週期性風險。

當然,在房地產主業裏勤扒苦幹,也有小勝者。

瑞安房地產學到了港資房企經營精髓,將開發週期拉長,吃幹榨淨土地溢價。比如,上海太平橋地塊、瑞虹新城開發週期超過25年;2005年公司進入武漢市場,耗時16年僅開發了武漢天地和光谷創新天地兩個項目。2019年-2021年毛利率分別為51.13%、51.12%和40.86%,2022年上半年升至63.90%。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