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20年和2021年汽車股的大幅增長後,2022年,隨着全球經濟衰退的隱憂、電動汽車初創企業市值泡沫的破裂、汽車庫存的低企和不斷飆升的通脹和利率,汽車股的整體表現令人沮喪。
2022年,包括汽車製造商和零部件供應商在內的FactSet Automotive Index汽車指數下跌了約38%,所有主要的汽車製造商和電動汽車初創公司的股價大都經歷了兩位數的下降,部分或完全抵消了它們在2021年取得的增長。
前兩年,隨着世界各國相繼出臺禁售燃油車的法令,並提高對電動車的激勵措施,新能源初創公司們藉助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的熱潮紛紛上市,並在資本市場獲得了較多的關注和青睞,股價和市值也是一路瘋漲,漲幅動輒高達1000%以上。
以2020年爲例,那一年,特斯拉市值漲超7倍,而蔚來市值甚至漲超10倍,在車企市值榜上躋身第4;小鵬理想的市值也均排在前20名。不過,2022年,一衆電動車初創公司們不再那麼風光。
首先電動車領頭羊特斯拉的股價在2022年摔了個大跟頭,下跌近70%;蔚來的市值排名跌到第20位;許多曾經頗有前途的電動汽車初創公司甚至成了最大的輸家,諸如Rivian、Lucid、Canoo和Nikola等公司股價均下跌75%以上。
究其原因,在持續不斷的疫情、零部件供應中斷、通脹飆升、投資者更加謹慎的背景下,電動車初創公司們的現金流開始枯竭,無法籌集更多資金,有的公司開始面臨資金壓力,甚至瀕臨破產,例如英國電動汽車初創公司Arrival便警告稱沒有足夠的現金將業務維持到今年年底,隨時可能關閉;而有的公司無法像預期的那樣迅速擴大生產規模,例如Rivian 2022年2.5萬輛的產量目標就未達成。
曾經被認爲是最好的汽車股的特斯拉,2022年在金融市場上頗爲艱難,市值損失幾乎相當於整個傳統汽車行業的市值總和。
2022年,特斯拉股價一路下跌,年初時市值還超過1萬億美元,而到年末時市值跌到3500億美元左右,較此前的巔峯下降了近8000億美元,比任何傳統汽車製造商的總市值都要高。豐田、大衆、梅賽德斯-奔馳、寶馬、通用、福特、Stellantis、本田、現代、起亞、日產和雷諾的總市值與特斯拉的市值跌幅相比,仍差1000多億美元。
雖然在宏觀經濟影響下,整個市場2022年均在下跌,但特斯拉在過去幾個月裏無疑表現得非常遭,尤其是在收購社交媒體平臺推特以後,股價跌幅超過50%。外媒Electrek認爲,儘管特斯拉市值下降是有不同的因素在起作用,但要注意,該股可能一開始就被高估了,正如同所有的電動汽車初創公司一樣。
不過即便如此,特斯拉目前依然位居全球車企市值榜的榜首,比第二名豐田的市值依然高出逾千億美元,傳統汽車製造商們要追上特斯拉,依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特斯拉這正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總體來說,2022年傳統汽車製造商們比電動汽車初創企業更好地抑制了股價的下跌,例如奔馳、寶馬、豐田和廣汽等車企的股價跌幅都保持在40%以下,遠遠小於電動車初創企業。
不過單就傳統車企來看,也有不少車企的市值遭遇腰斬,例如美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商通用汽車和福特汽車股價均經歷了45%以上的跌幅。相比之下,寶馬、奔馳和法拉利等豪華汽車製造商的表現就相對穩定。以法拉利爲例,2022年,這家著名的高端跑車製造商預計僅售出約1.3萬輛跑車,甚至比不上通用汽車等巨頭一天的銷量,但據FactSet估計,法拉利每輛汽車的平均售價高達32.2萬美元,令其他傳統車企們望塵莫及,利潤率自然非常強勁。
豪華車企的股價表現之所以相對堅挺,主要還是在於他們對汽車質量和性能的關注是堅定不移的,這推動了強勁的財務業績記錄,以及巨大的無形品牌價值和真正的豪華定位。
在諸多車企中,比亞迪表現非常亮眼,不僅市值逆勢實現了上漲,在全球車企市值榜上也是躋身前三,可以說是2022年表現最好的汽車股。近兩年,比亞迪能夠實現爆發式增長,歸根結底在於其前瞻性地押注新能源路線,去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達186.85萬輛,同比增長152.46%,連續兩年翻番。除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外,比亞迪繼續發力海外市場。截至目前,比亞迪出海步伐已經遍佈亞洲、歐洲和美洲,在日本、泰國、新加坡、德國、英國、法國、荷蘭、澳大利亞、哥倫比亞、巴西、哥斯達黎加、墨西哥、摩洛哥等多國完成佈局。
隨着“出海”步伐的加速,預計比亞迪2023年將繼續開掛,據業內人士推測,2023年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海外銷量將佔其10%,爲其銷量增速增添新動能。
不過就整體汽車市場來說,由於需求下降(利率上升)、通貨緊縮以及電動汽車供需平衡的不利變化,華爾街分析師預計,2023年將是汽車股的又一個動盪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