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2023年的中美股市:一邊開門紅,一邊開門黑

2023年第一個交易日,萬眾期待。

然而,中美兩國的股市表現,卻呈現兩重天的境地。

A股這邊,三大指數都收漲,港股也不甘落後,恆生指數、恆生科技指數漲幅甚至比A股還高,恆指還重回2萬點大關。

開門紅氣氛搞得不錯。

然而,美股那邊,三大指數集體收跌,寒氣逼人。

不僅指數,板塊方面同樣如此。

就拿最受關注的科技股來説吧。美股的兩大超級重磅公司,蘋果跌了3.74%,18個月來第一次跌破2萬億美元,特斯拉更慘,跌幅高達12.24%,完完全全崩盤的節奏,創下前年8月以來的新低。

但中概股這邊,卻是漲多跌少,尤其是互聯網股票,漲幅還相當可觀。

什麼原因導致了兩地市場出現這麼大的差異?

01

都是經濟説了算

説白了,還是對兩國經濟預期的不同。

中國這邊,2022年的經濟確實很大壓力,但自從2022年11月放開疫情管控以來,全力拼經濟已經成為全國上下的共識,政策支持力度也非同一般,地產、教育這類被重點照看的行業,都相繼放鬆了管控,平台經濟也不斷被提及要重點支持其健康發展,加上一些科創方面的增量方向,如數字經濟、高端製造、信創,等等的發力,經濟觸底反彈已經成為市場的一致預期。

同時,我們沒有像美國那樣高通脹,需要強力收水去抑制,反而有更多的流動性釋放空間。

總之一句話,中國經濟復甦已經在路上。

市場看中的,正是對未來的預期,不管當下是好是壞,只要對未來的預期向好,股市就擁有上漲動力,反之,則不然。

我們再看看大洋彼岸的美股。

首先,經濟預期普遍轉差。幾乎所有的大型機構,包括世行、IMF、投行,最近都發表報吿,出其一致地預期美國經濟今年將迎來衰退,對於企業而言,盈利面所受到的打擊是不言而喻的。

與此同時,為對抗高通脹,美聯儲還有進一步收緊流動性的動作,鮑威爾上個月的講話,絲毫沒有改變鷹派立場,蜻蜓點水地説了一下如果數據好看,可以考慮放緩加息,但轉頭説繼續強調抗通脹的堅定決心。

説白了,通脹一日回不到2%,都別想老爺子轉態。

經濟預期向下,流動性又繼續收緊,對股市可謂雙重打擊。

也有人説2022年美股已經跌了不少,尤其是納斯達克,難道沒有反映對經濟的悲觀預期嗎?

還真沒有,看看納斯達克、標普的整體估值,仍然28倍、20倍,比2022年的低位還有高出一些,雖然不及流動性高位時的2020、21年,但基本只是反映流動性收縮,對於經濟衰退的計價還不夠充分。同時,美股公司雖然有業績放緩甚至倒退的,但真正大面積倒退的還不算多,原因是2022年的經濟增長相對還可以。

但到了2023年,隨着加息的抑制作用開始顯現,業績放緩甚至下滑的美國公司會越來越多,美股接下來的日子是不會好過的,波動、震盪、下跌將如影隨形。

02

美國科技股或迎來至暗時刻

在這樣的經濟預期之下,美股公司基本會迎來比較困難的2023年,尤其是科技股,遭受的是盈利和估值的雙重打擊,特斯拉就是典型中的典型。

從2021年的高峯位算起,特斯拉已經跌沒了75%,市值蒸發了將近1萬億美元,特別是近一個月,股價出現斷崖式下跌,“成功”腰斬。

從公司公佈的交付量數據來看,確實也對股價造成很大的壓力。

2022年Q4在很大力度的降價促銷前提下,依然不及預期,雖然只是相差了一萬多輛,且和40.5萬輛交付量相比,不算很離譜,但市場卻依然選擇拋售來回應。同時,全年計,特斯拉也沒有實現此前馬斯克定下的50%的增長目標。

雖然很多新勢力同樣距離年初的目標很遙遠,但市場明顯對於特斯拉有更高的期待,這裏面的邏輯,可以用此來比喻:對於尖子生,老師家長當然要求他科科考一百分,即使考到95分,都是失敗,而對於其他的普通學生,考及格已經符合預期,如果考到80分,可以説是非常優秀的表現。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國產新勢力終其一年,不過十來萬輛的銷量,股價卻依然能夠持續上漲,而特斯拉不過是少了幾萬輛,卻遭受如此猛烈的下跌。

當然,如果真的要歸咎,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此前特斯拉的炒作過於瘋狂。不管是市值,還是估值,都站在了汽車業前所未有的高峯,是幾乎所有全球重點車企的市值之和。

這在流動性氾濫,炒風過盛的時候,或者算不上什麼問題,但眼下的環境,已經完全逆轉,經濟面也好,流動性也好,都處於多年來的低點,從這個角度看,特斯拉股價的大幅回撤,看上去誇張,但也是合情合理。

現在,特斯拉的動態估值還有33倍,而美國的大型科技股估值基本在20倍上下,和特斯拉較為相似的蘋果也只有20倍。雖然從長遠時間看,特斯拉的成長空間很大,理應獲得更高的估值,而蘋果已經處於業務飽和階段,如果沒有新的硬件發佈,很可能連增長空間都沒有,但2023年市場對於特斯拉的銷售預期普遍比較悲觀,50%的增速很可能是達不到的了。

畢竟,現在經濟還沒有深度衰退,特斯拉都已經感受到了銷售的壓力,需要不斷降價去刺激,如果加息繼續,經濟出現比較大的衰退,那特斯拉的銷售壓力會更加明顯。即使能夠順利完成50%的銷售增速,但降價促銷的結果,必然對於毛利率有損傷。

所以,不管怎麼看,調低特斯拉2023年的業績增長預期,已經是市場的共識,既然如此,特斯拉的估值壓力,不可謂不大。

不過,特斯拉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我認為是產品力的下降,畢竟現在早已不是幾年前特斯拉一枝獨秀的階段。很多人吐槽,都六年了,Model 3還是原來的模樣,基本沒進行過改款,反過來看看國產電動車,這幾年出了多少新款?

先不管這些新款車和Model 3在不在一個檔次,僅憑外觀,就有不少驚豔的車型,Model 3即使在牛,一款車看了6年,不要説跟不跟得上潮流,至少在消費者眼中,審美疲勞是免不了的。

所幸,特斯拉已經明確,今年會推出model3/y的改款,一直被消費者翹首以盼的皮卡cybertruck也有可能正式交付。

到現在這個時間點,特斯拉的增長點,應該更多地切換至新車型,而不能老是吃老本,否則增速真的很容易慢下來。

在這點上,比亞迪做得就很不錯。

迪王今年的總銷售高過特斯拉50多萬輛,仔細對比,你會發現,比亞迪的車型實在是太多了,目前還有20款在售,而且每年都會推出很多款新車型,比亞迪的增量很大程度是拜新車型所賜。因為老車型不管有多牛,到達銷售峯值之後,很難再要求它們繼續貢獻增量,特斯拉目前正處於這種尷尬階段,加上最新交付的semi卡車,特斯拉一共也才5款車,真正走量的只有model 3和Y,再強的精英團隊,在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也有被擊敗的可能性。

特斯拉要想王者歸來,只有一條路,就是交出新的增長故事,而這一點,適合所有的美國科技股。

03

中美股市分化

2023年,中美股市可能會呈現出較大的分化行情。

説到底,股市的基本面還是經濟,中美不同的經濟預期,已經為分化行情定了調。

當然,分化行情沒有好壞之分,作為投資者,只需要採用與之相對應的策略即可,比如上升期,當然是放心long,反過來或者short更合適,就如去年的美股,11月前的港股,放心short,賺錢就是輕輕鬆鬆的事。

具體地説,對於A股,可以多一點信心,享受一下復甦行情。反過來,對於美股,則更應該多一點耐心,不僅因為美股上面很多優質的公司,更因為等到美聯儲加息結束、美國經濟衰退見底、通脹回落到低位的時候,反轉起來,很可能比過去兩個月的港股還要兇猛。

就如特斯拉,不少人認為經過這麼大的跌幅,正在進入相對舒服的佈局空間,還正兒八經給出了一大堆預測數據,從今年的淨利潤預測,到合理估值區間,再到市值預測。其實,誰也無法判斷特斯拉究竟要跌到哪個價位才是底,也沒有明確的交易數據證明股價的快速下跌是空頭的暴擊,還是散户的恐慌,亦或是補不上margin call而爆倉。

不過,也必須承認一個簡單的道理:風險是漲上去,機會是跌出來的。

如果特斯拉繼續十個點十個點地崩,或者會砸出一個黃金坑。

至於買不買,你自己説了算。(全文完)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