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市評》港股回吐 中資電訊股揚 美團季績佳
受科網股拖累下,港股今日回落。美股昨晚因感恩節假期金融市場休市,今晚將會只有半日市。歐央行發布上月26日至27日貨幣政策會議記錄,顯示委員擔心通脹植根,央行需進一步加息。美國10年期債券孳息率跌至3.692厘,美匯指數跌至105.8,道指期貨最新升45點或0.13%,納指期貨最新升0.13%。上證綜指全日升12點或0.4%收3,101點,深證成指跌0.48%,滬深兩市成交額7,399億人民幣。
恆指今早高開12點後倒跌,曾跌248點一度低見17,412點,其後跌幅收窄,全日跌87點或0.49%,收17,573點;國指跌21點或0.35%,收5,971點;恆生科技指數跌82點或2.31%,收3,500點。大市全日成交總額947.98億元,滬、深港通南下交易淨流入22.07億及21.56億元人民幣。騰訊(00700.HK)今日股價跌2.6%。
恆指本周累跌418點或2.3%、國指本周累跌154點或2.5%、恆生科本周累跌242點或6.5%。美聯儲局會議記錄顯示,聯儲局官員同意在評估貨幣政策對經濟的影響後,應盡快進行較小規模的加息,市場憧憬美聯儲局將放慢加息步伐、內地指將適時適度運用降準等保持流動性。
【電訊股揚 美團季績佳】
美團(03690.HK)今日股價下滑1.7%收136.6元。美團收市後公布今年第三季業績,虧轉盈賺12.16億元人民幣,而去年同期蝕99.94億人民幣。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算亦扭虧為盈,錄得經調整溢利約35.27億人民幣,高於本網綜合11間券商預測經調整溢利料介乎負11億至正15.45億人民幣,對比去年同期錄經調整虧損淨額55.27億人民幣。經營溢利為9.88億人民幣,對比去年同期蝕101.02億人民幣;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經調整EBITDA達48.02億人民幣,高於本網綜合5間券商預測料介乎22.29億至35.59億人民幣,對比2021年經調整LBITDA錄40.62億人民幣。美團指,騰訊將向其股東宣派約9.58億股B類股份,預料未來與騰訊將維持互惠共贏的商業合作關係,包括延續現有的戰略合作協議。
中資電訊股向上,中電信(00728.HK)股價揚4.1%報3.08元,中移動(00941.HK)及聯通(00762.HK)股價各升1.3%及3.3%。富瑞發表報告指,國家工信部10月份統計數據顯示,移動數據按年增長進一步提升至20.2%,連續四個月錄得改善,按月升6.8%,屬今年以來最大升幅,料為數據中心及電信公司帶來重要的積極信號。富瑞指,年初至今電信收入增長7.9%,符合該行預測。該行認為中國電信公司將繼續成為極具吸引力的股份,增長動力主要來自於移動領域的良性競爭、工業互聯網發展、國企構建IT生態系統趨勢、資本支出強度下降;以及承諾增加派息,當中較看好中電信,其次為中移動及聯通。
【市寬略轉弱 內房股受捧】
港股今日市寬略轉弱,主板股票的升跌比率為18比19(上日為20比18);恆指成份股今日31隻股份上升,下跌股份41隻,升跌比率為42比56(上日為52比42);大市今日錄沽空119.22億元,佔可沽空股份成交額817.14億元的14.59%(上日為16.307%)。
內房股有支持,碧桂園(02007.HK)全日股價彈高9.5%收3.1元,旭輝(00884.HK)股價漲5.4%,龍湖(00960.HK)揚3.8%,萬科(02202.HK)走高6.8%,而新城發展(01030.HK)搶高13%。碧桂園宣布於11月24日共獲得工商銀行(01398.HK)、中國銀行(03988.HK)及郵儲銀行(01658.HK)三家國有大行授信支持,總額度超過1,500億元人民幣。據協議,三家銀行將為碧桂園提供的授信,範圍包括但不限於房地產開發貸款、併購貸款、業主個人購房按揭貸款等多元金融服務。
據《第一財經》報道,郵儲銀行(01658.HK)表示,該行分別與萬科母企萬科集團、龍湖集團、綠城中國(03900.HK)母企綠城集團、碧桂園及美的置業(03990.HK)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提供意向性融資總額2,800億元人民幣,以促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該行表示,後續還將開展第二批全國性房地產企業合作簽約工作,與相關房企加強務實合作,滿足企業合理融資需求。(wl/)
~
關注uSMART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