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波瀾再起!港股全線下挫,恆科指一度重挫5%,還能反彈嗎?

美聯儲官員上週頻頻放鷹,上週五美股承壓艱難收漲。港股今日低開低走,恆指跌2.74%,國指跌3%,恆生科技指數一度跌逾5%,目前跌幅收窄為3.82%。

 盤面上,大型科技股普遍下跌,美團、快手跌超4%,京東、百度、阿里巴巴跌超3%,騰訊等皆下跌;互聯網醫療股跌幅居前,餐飲股、體育用品股、內銀股、汽車股紛紛走低。另一方面,生物醫藥股繼續走高,內房股與物管股走勢分化,光伏股、家電股多數上漲。

人民幣匯率也全面下挫,在岸人民幣兑美元跌破7.15,現報7.1563;離岸人民幣兑美元跌破7.16,日內跌逾300點。

 

恆指季調

“藍籌新貴”逆勢上漲,康師傅控股漲近4%,華潤萬象生活漲約3%,海爾智家微漲0.41%,三隻股票獲納入恆生指數,變動將於2022年12月5日起生效。

11月18日盤後,恆生指數公司公佈了其定期的三季度指數調整結果。海爾智家、康師傅和華潤萬象生活納入恆指;中石油、海爾智家、理想和中升納入恆生國企。

嗶哩嗶哩跌7.47%,阿里健康跌約5%,信達生物跌4.3%,中國燃氣跌1.5%,四隻股票從恆生中國企業指數中遭剔除。

此次調整後,恆指成分股由73支增加至76支。大消費和地產建築業市場覆蓋度有所提升。

 市場博弈政策實行效果

港股上週持續反彈,各大行業漲多跌少。其中,資訊科技業和醫療保健業漲幅領先,周度漲跌幅分別為8.47%和7.14%。此外,地產建築也和公用事業的周度漲跌幅分別為4.48%和3.99%,漲幅靠前。截至11月18日,恆生指數月內已上漲22.51%,恆生科技指數則上漲31.2%。

經過過去半個多月的強力上漲,港股已經獲得了顯著的估值修復,投資者開始出現“恐高”情緒,從南向資金流向上也能看出有資金獲利了結的跡象。南下資金11月18日淨賣出港股24.41億港元

其實這次的反彈主要是因為防疫舉措不斷優化——防疫二十條發佈,地產政策不斷加碼——地產“三箭齊發”,地產十六條發佈,外部方面,地緣環境預期在上週G20峯會後也明顯好轉,同時美聯儲加息恐慌見頂。

當政策已經應驗了市場的預期之後,下一步就是觀察政策的實行效果,因此當前市場從政策預期博弈階段步入政策效果博弈階段。

目前來看,各地適應“二十條”的過程,不斷博弈防疫政策執行效果。消息面上,國家衞健委通報,昨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2277例;新增死亡病例2例,均為本土病例,在北京;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者24547例。

《人民日報》再度刊發署名為“仲音”的文章《不動搖 不走樣》,為打贏常態化疫情防控攻堅戰發聲。石家莊也宣佈,自21日起五天內起在全市部分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

同時地產鏈的恢復節奏高度不確定。10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金額和銷售面積分別同比下降23.7%和23.2%,較9月單月降幅分別擴大9.5和7.1個百分點;同期,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的房價環比出現下降的城市數量分別為58個和62個,相較於9月分別增加了4個和1個,因此圍繞地產政策效果的博弈也在持續。

展望後市,平安證券認為,在國內經濟基本面和海外流動性預期等各項因子迎來向好轉變的背景下,港股估值修復仍有一定空間可以把握,只是波動率和反覆程度會顯著高於過去半個多月。

 

美聯儲官員頻頻放鷹

 

在外圍流動性方面,美聯儲官員上週頻頻放鷹,包括著名鷹派聖路易斯聯儲的布拉德、近月上任的波士頓聯儲主席柯林斯等均發表了對通脹黏性的擔憂,以及需要進一步強化加息以壓制通脹的態度。上述表態也帶來了美元指數和美債利率的反彈。

週四公佈的美國10月零售銷售增速錄得1.3%的環比增速,創年內2月以來新高;同比增速則達到了8.3%的水平。疊加當前美國就業市場仍處於高景氣,所以美國通脹的黏性可能比預期還要強,10月CPI數據意外下滑可能並沒有完全反映這一點。

但由於五十11月底的PCE數據,還是12月中發佈的CPI數據,距離當下仍有一定時間,市場在數據發佈前一段時間保持樂觀積極。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