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
1.公司靠肝素API起家,目前业务包括API、制剂、CDMO。未来重心将会发展制剂,取代赛诺菲龙头地位。专攻欧洲市场,并大力发展CDMO微生物平台。公司业绩将稳定上升,预期受国际关系和原料价格变动影响不大。
2.关于肝素原料药成本和价格走势,公司表示在供应链管理上进行了优化。目前看是供需紧密的,未来必然是供过于求。期待窄幅波动,小幅上涨。上半年公司整体上涨4%,主要因为对大客户的议价能力提升。上游粗品中长期还有上涨的趋势的可能,后面价格会趋向稳定。
3.公司目前毛利率45%以上,未来产能瓶颈期大概在两年后,今年有机会实现10亿收入,在15、16亿左右CDMO平台产能可能满产。预期子公司赛湾生物近两年收入增速不快但订单质量逐渐提升。预期收入增长15%,利润端增长30%以上。预计24、25年产能落地后,收入端有爆发。
公司概况:
海普瑞2010在A股上市,2020在港股上市,最早业务为肝素API,后从API端向制剂端转型。目前从收入构成看,API和制剂各占41%-42%,其余为CDMO业务收入。API分为肝素API和依诺API,肝素API将在未来三到五年维持个位数增幅稳定增长,依诺API定位是辅助依诺制剂发展,或通过一些非欧美仿制药公司挑战赛诺菲,抢占市场份额。依诺API会在3-5年内保持快速增长,今年大致将保持30%多的增速。
制剂是未来海普瑞增长的根本,目标是抢占世界第一,联合印度肝素制剂和赛诺菲竞争,未来份额可能会提升到45-50%。但今年疫情存在或多或少影响,但由于早期有存货,所有没有太多影响终端销售。在疫情情况下销量增长依然超过40%,下半年也将保持,并且期待四季度会有爆发性的可能订单。未来美国欧洲和中国将稳定成长,其余地区会逐渐铺开。未来三到四年后通过培养的欧洲的体系和销售团队希望去做一些品种的叠加,目前也正在谈一些比较有价值的品种落地。
CDMO板块竞争力和优势在于微生物平台。全球范围内符合美国GMP要求的微生物平台产源不多,新冠疫情又催生了一大批需求量。另外公司产品体现出竞争力强。目前毛利率45%以上。未来产能瓶颈期在两年左右,今年收入可能实现10亿,在15、16亿左右CDMO平台产能可能满产。预期子公司赛湾生物近两年收入增速不快但订单质量逐渐提升。预期收入增长15%,利润段增长30%以上。期待24、25年产能落地后,收入端有爆发。
Q&A:
Q∶肝素原料药成本和价格走势怎么判断?
A∶公司在供应链管理进行了优化。目前看是供需紧密的,未来必然是供过于求。期待窄幅波动,小幅上涨。上半年公司整体上涨4%,主要因为对大客户的议价能力提升。上游粗品中长期还有上涨的趋势的可能,后面价格会趋向稳定。
Q∶做这样的判断是考虑到猪周期
A∶由于春节因素,第四季度供应量会上来,但是这不是常态的供应量上升。猪小肠需求又相对单一,主要是肝素产品,可替代性弱。需求端长期一定是供不应求的局面。
Q∶制剂有一些在第二季度去库存的表现,范围是?
A∶不包括欧洲、美国、中国。主要是土耳其、东南亚等地区。原因是欧美销售时已经约定了库存量,需求量也没那么大。
Q∶制剂方面在欧美的价格怎么判断?
A∶价格还在继续上升。欧洲院外占比逐步提升,是结构性的提升。院内也做了一些价格提升,上半年涨价5%。欧洲早期院内走低价抢占市场,未来还将继续提升院内价格,同时提高院外比例,公司认为还有50-60%空间,均价涨价也会涨20%多。公司对美国的终端价格没有非常好的,权利让渡给SANDOZ,有约定的供货价格,终端价格由对方决定。总体而言美国终端价格不比欧洲低。
Q∶赛诺菲制剂出口量如何预计?
A∶全球范围内赛诺菲份额6成。欧美方面一定会下降。美国今年应该不会下降。3-4年后,我们可能会将赛诺菲打到3成左右的市场份额。美国今年就将被海普瑞超越,欧洲也希望很快能完成这一步。其余国家由于并没有太过注意,我们只希望通过印度肝素API培养的客户去抢占他的份额。
Q∶CDMO很快将产能不足,今年开始扩产是否有遇到阻碍?
A∶赛湾技术人员都是美国当地人,且公司体量较小,美国政府不会施加太大压力。
Q∶美国要求本国具有生产能力,未来可能在制剂增加投入。公司是否有相关应对措施
A∶猪的供应一半就在中国,这是决定性因素,所有美国想要去中国化非常困难。这个产品上原料这一块没人能撼动中国的地位。
Q∶如果未来想BD进来一个特大的品类,公司这方面是否有进展?
A∶公司只做欧洲不做美国。美国市场我们没有销售团队。欧洲整体容量小于美国,我们选了18个品种,希望在与欧洲合作的过程中选两三个先做起来。难度较大,但也有机会,能有突破几个亿人民币的纯收入,就是一个可以尝试的品种。我们的定位是峰值的销售能到5-10亿就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品种。
Q∶18个备选品种中最快的今年有可能落地吗?
A∶估计最快也要两年,没有明确的说法。今年、明年上半年完全落地的可能性很小。
Q∶CDMO现在合作的品类有哪些大的合作方,有无商业化的管线?
A∶10亿中约一半来自微生物平台。较大的管线是质粒管线和酶生产管线。在这次新冠疫情中我们为两家做mRNA疫苗的企业供加帽酶。
Q∶现在疫苗市场空间缩水严重,如果这方面订单减少,其他订单能补上吗
A∶目前在手1亿美金的订单还给得上,且有些订单是故意延后或者不做,留出产能给将来潜在的合作。
Q∶新建产能是公司对这方面有很好的预期吗?
A∶是,因为哺乳动物我们没有太大机会,微生物方面还没有形成绝对的龙头。但是凑巧Clementia对这方面需求量很大,后续会有一部分产能为他留出来。
Q∶cdmo这块应该大概是什么样的预期?
A∶收入15%左右,毛利率希望稳定在45%,还有一小部分的卖原材料的收入,总体可能在37%-40%。
Q∶公司利润增长应该会比收入增长更快一些?
A∶理论上制剂明年利润率会比今年高,因为今年上半年没有完全传导过来,下半年会传导到制剂端。明年相对稳定。API也会更稳定,费用端会相对好一些。
Q∶健友原料药表现远不如公司,差异的原因是?
A∶公司和健友是两个方向。健友已经建立了很好的库存量,希望市场价格越高越好,这样它的价格优势就更明显。海普瑞泽希望价格越低越好,因为没有足够存货量。上半年价格走低让两家竞争力和话语权发生了一定变化。
Q∶公司和赛诺菲新供应的这一部分,可以理解成是赛诺菲的订单在公司和建友之间做了一个转移吗
A∶其实也没有转移,在中国只能采购健友和海普瑞。本身对于药证有要求。健友在美国上量较快,可能今年也没有供货能力去满足赛诺菲的订单。
Q∶前几年海普瑞供应2万亿,健友是8000亿的这样一个配比是吧?
A∶对。但这还是在海普瑞掉下来之后,因为海普瑞要满足自身生产,并且需要优化客户结构。
Q∶扩产之后CDMO想做多大的体量?
A公司产能规划对应的产值在30多亿人民币可能在五年内努力达到。
Q∶5年后CDMO占比
A∶制剂端按我们的定价和目标至少要在80-90亿人民币的销售收入。CDMO接近30亿API稳定30亿上下,最后加起来150亿,CDMO占据20%是比较理想的局面。
Q∶美国那边随着新厂家的加入,制剂的价格会有下降吗?
A∶会有一些竞争压力。
Q∶进入美国市场放量不久,但是肝素制剂的价格还是保持了稳定的状态吗
A∶是,同剂型基本上稳定,主要是跟SANDOZ谈了一个较好的供货价格。
Q∶今年美国肝素制剂相比于去年大概有个接近翻倍的利润?
A∶今年上半年已经1700万支了,去年是全年1300万支。
Q∶美国总的容量大概是多少?
A∶1.1亿支。
Q∶公司和SANDOZ中间的利益分配是怎么样的?
A∶公司只是一个供货价,相当于出厂价,实际转化的利润不分成。
Q∶美国估计的毛利率?
A∶美国之间的毛利率可能也会接近40%。35%左右估计。但这个基本上就是净利了,没有太多的费用端的东西。
Q∶有无业绩规划和指引?
A∶API可能总体加起来10~15%,试剂希望维持在25%左右,CDMO大概在15%左右,总体的收入应该20%以上。利润端希望快于收入增长,因为毛利率肯定是往上走,希望在25~30%。
Q∶公司之前在体外投的那些创新药品的总体的思路是什么?
A∶保留大中华区权益,但是不排除和大药厂在国内合作开发。海外的股权可以减,也不再愿意在海外主体投太多钱,国内把权益最大化,BD团队也在努力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