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了不起的央企掌門寧高寧
格隆匯 08-28 11:23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華商韜略,作者:畢亞軍

全球唯一執掌過4家世界500強的企業家、央企掌門寧高寧,昨天退休了。

外界給了這位專治大型央企疑難雜症的大掌門諸多標籤,比如:“中國摩根”、“救火隊長”、“國企放牛娃”、“中國韋爾奇”等等,但他真正獨特又寶貴的或許是:

他是最有企業家精神,最不像“領導幹部”的央企領導人之一;也是最善於做大做強,最善於把亂牌、雜牌打成大牌和王牌的中國企業家之一。

而這兩者,對當下的大型國企都格外重要。

寧高寧1958年生於山東濱州。

昨天聽了同是山東人的外交部前部長李肇星先生的一個講座,他在講座中開玩笑説自己是山東人,山東驢多,所以自己是個驢脾氣。比李肇星小18歲的寧高寧,也是驢脾氣,而且與李肇星有不少相似之處。

比如,他們都有過作家夢,雖然後來都沒幹成,但李肇星被稱為“詩人外交家”,寧高寧也常常萬字長文,散文詩。離開中糧之時,他寫了吿別詩《如果》;昨天退休之後,又寫了個《老了的美好》。總而言之就是,無論咋滴,都心裏有詩和遠方。

他們的遠方也都很遠。一個做到外交部部長,一個長期領導着中國最國際化的大型企業。而且,都是從“最土”到了“最洋”,都是努力讓中國人在世界舞台站得更高。

而且他們都很接地氣且精力旺盛。李肇星退休後經常講小時候如何放驢,80多了還到B站當up主“熱愛生活”;寧高寧大權在握時就總説自己是“國企放牛娃”,剛到中糧給高管開培訓課時還曾有這樣的經歷:

當白板快被寫滿要深度彎腰才能往下寫時,他竟直接跪在地上接着往下寫講義。

儘管他後來解釋説,那是因為當天腰疼彎不下去,所以乾脆跪下去寫更方便。但對一位央企掌門來説,這顯然不是客觀上有必要的理由,而更是主觀的選擇。

寧高寧從“土”到“洋”的遠航,是從1983年開始的。當年,沒讀成山東大學中文系,但讀了山東大學經濟系的他,漂洋到美國匹茲堡大學攻讀了,他自己當時也不太清楚到底是什麼的工商管理碩士(MBA)。

四年後,他加入了最洋氣的央企之一華潤集團。當時,華潤正努力向現代化國際企業升級並加強“企劃”能力建設,留洋歸來的寧高寧於是成了企劃部的一名新兵。

從那裏開始,寧高寧持續開掛。

我們經常説,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對於職場人來説則是,把本來做得好的事情做好不算啥,但若能把本來很糟糕的事情幹好,那就不一樣了。

寧高寧就是從把糟糕的事情幹好開始的。

當時,華潤旗下有間從事印染業務上市公司永達利,因為政府對環保的強化陷入業務停滯,但又找不到新出路,年年倒貼,集團於是派寧高寧去“企劃”一下。

初生牛犢不怕虎,也沒太多條條框框的寧高寧,很快就跳出原來的僵局想出新辦法,乾脆將工廠關掉,搞房地產。集團同意了,然後一番運作,竟然淨賺了超過4個多億。

當時的4個多億,可是一筆大錢。

寧高寧因此脱穎而出,然後出任了由永達利轉型升級而成的上市公司華潤創業的總經理,一起參與、推動了中資企業利用“資本主義的錢”建設“社會主義”的歷史新進程。

1999年,41歲的寧高寧被任命為華潤董事會主席,此後至今20多年,他便再也沒有下過“火”線:2004年,出任中糧集團董事長;2016年,任中國中化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2018年6月,兼任中國化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2021年5月,任中化集團與中國化工集團重組之後的中國中化控股董事長、黨組書記,直到昨天退休。

20多年裏,寧高寧的成績單包括:

以國際資本運作嫁接內地產業,將華潤做強做大做實,併為其如今成為2萬億總資產的巨無霸打下了業務根基。1999年華潤集團總資產還不到500億,到2004年寧高寧已再造一個華潤,形成房地產、消費品、零售、電力、醫藥等多元化實業佈局。

以“從田間到餐廳”的全產業鏈戰略,對標又差異化於四大國際糧商重塑中糧集團。2004年到2015年,寧高寧任內的中糧集團不但總資產從600億人民幣左右壯大到超過700億美元,而且打造出從農產品、貿易、物流到糧油食品等一系列成功品牌。

帶領中化集團從傳統化工向科技創新轉型,從業務繁雜低效向主業突出,核心能力不斷強化升級,並最終推動中化與中國化工重組為全球最大綜合性化工企業,為打造中國的世界一流綜合性化工企業,為中國成為化工強國形成新格局。

戰略決定成敗?對的。

但也不對,因為執行和細節同樣決定成敗。

管理決定成敗?對的。

但也不對,如果業務方向本身不對,甚至人都不對,管理也出不了奇跡。

現代企業競爭是綜合實力的競爭,現代企業家比拼的也是綜合能力。

寧高寧的企業大家成就也是綜合能力的使然,媒體還因此稱他為“國企全科醫生”。

他是資本高手,善於以資本驅動產業擴張,這也是“中國摩根”的由來。

收購華遠股份進入地產業,成為萬科大股東,拼出上市公司華潤置地;收購瀋陽雪花然後再收購數十家啤酒企業,為後來的全球最大啤酒企業奠定關鍵格局……

讓華潤從外貿型轉向投資與實業,做大做強並做實,靠的是資本驅動產業。

在國內入主或收購新疆屯河、中土畜、中谷、華潤酒精、深寶恆、豐原生化、華糧、五穀道場、蒙牛等企業;在海外收購銷售額超過150億美元的來寶農業、荷蘭大宗農產品貿易商尼德拉公司51%股權等,引入淡馬錫、渣打私募等共同成立了中糧國際……

讓中糧集團“從田間到餐廳”,靠的同樣有資本驅動的一連串產業併購。

如果這些是能讓拳頭打得出去,能把網撒出去並且鋪得開,寧高寧後來更引人矚目的能力則是——能收得住網,捏得成拳頭,把一堆貓變成一隻虎,也就是能把一堆亂牌、雜牌打成一張張大牌和王牌。

2002年,一口氣收了六七十家啤酒廠的寧高寧在華潤雜誌上發表文章《二十六隻貓和一隻老虎》:山裏一隻餓狼吃掉了26只貓之後把老虎也當成貓,最後被老虎吃了。

寧高寧在文章強調説,“如果我們不變成老虎,就會被狼吃掉。”通過併購整合,把一羣羣貓變成老虎,由此成為他的主旋律:“一個整體的企業才是一個大企業。許多分割的小單元、小公司組成的企業,資產再大也稱不上真正的大企業”。

通過對一系列收購項目的產業整合與協同,做強華潤的多元化業務,比如將分散在全國各地且各有疑難雜症的啤酒業務做大做強……是化貓為虎,打大牌。

對中糧“從田間到餐廳”的全產業鏈梳理,重組中谷、華糧,讓3家糧食央企合成國內最大糧油貿易商,乃至設立北京和瑞士雙總部架構……也是化貓為虎,打大牌。

既能打得出去,撒得開網,也能收得了網,捏緊拳頭,這讓寧高寧既是優秀的創業擴張者,也是卓越的產業整合者。

而後者對如今的大型國企格外重要。

或許也是因此,2016年,寧高寧已經快60了,當很多人以為他會在中糧退休之時,關於他的大消息又再次傳來——到中化集團做董事長、黨委書記。

中化集團由周總理點將“紅色資本家”盧緒章於1950年創辦,到寧高寧接任時,它已是營收超過600億美元的世界500強企業,但卻經營比較低效甚至淨利潤虧損。

寧高寧到這裏以後,最重要的工作,也正是收網、捏拳頭,化貓為虎。

中化的業務比中糧更錯綜複雜,甚至離“市場”更遠。石油、種子、地產、金融……貿易、工廠、土地……甚至很多中化高管,也説不清公司到底做了多少業務。

差不多5個月的“調查研究”之後,寧高寧開始打大牌了。他主持召開了歷時三天的戰略研討會,每天都開到晚上11點多,目的只有一個:中化到底要成為一家怎樣的公司?

最終的結論是,從業務上説,要以石油化工和精細化工為主,兼顧農業、地產、金融;從發展方式上説,要將創新置頂,成為創新型企業,通過創新追求核心能力。

2018年6月,化工領域的另一位大企業家,主導了中國企業史上最大交易併購案——以428億美元收購了全球領先農化企業瑞士先正達的任建新,從中國化工集團退休。

正讓中化捏大牌的寧高寧又兼任了中國化工的董事長。此後不久,兩家名字和業務都很相似,普通人甚至傻傻分不清的世界500強企業,又被捏成一張更大的大牌——

2021年3月最後一天,國資委發佈消息,經國務院批准,中化集團將與中國化工集團聯合重組。5月9日,重組後的更大央企——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國中化”)誕生了,一起步就是超過萬億的總資產和營收,以及高達22萬的員工規模,以及全球最大的綜合性化工企業。

一手推動了重組的寧高寧又再被任命為中國中化的掌舵人,直到昨日卸任。

根據中化2022年中工作會披露業績,2022年上半年,集團實現營業收入5849億元,同比增長11%,實現淨利潤252億元,同比增長119%。

資本高手、公司擴張專家,善於以資本驅動企業的產業擴張;整合高手、大企業救火隊長,善於化貓為虎,化大為強,把雜牌、碎牌甚至爛牌打成大牌、王牌……

這些都是寧高寧的過人之處,但又不是。

寧高寧真正過人的能力與精神或許還在於,他總是重視人和尊重人,總能儘可能激活人與激發人,當然也能約束人和管住人。

他説,“人是太奇幻的因素了,是企業裏最大的一個伸張力量。他可以發揮到1,可以到10,還可以到負分,這都不一定。我覺得,中國企業在對人的研究上是不夠的。”

寧高寧曾從實踐中提出了“6S管理工具”“五步組合論”“戰略十步法”等管理思想與理論。在這些裏面,他首先強調的也是選人和用人,最重要的也是選人和用人。

比如,“五步組合論”一上來就是“選經理人”。然後才是,“組建團隊”、“做戰略”、“形成競爭力”、“價值創造”,並且以此形成從人到事的循環。

▲來源:中化集團

在中糧,他要求人“不僅做好企業在業務上的戰略和執行,更要把不斷創新和進步的精神根植於企業組織之中;不僅推動少數人的成長,還要推動整個組織的成長;不僅推動競爭壓力,還要推動企業文化的創新。”

到了中化,他要求“提升每個人的參與度以及組織整體活力……我們必須要走出來,變成行業領先、改變遊戲規則的人,做Game Changer”。

不可避免的,他也有對人力不從心,甚至失望、憤怒,然後“治病救人”的時刻,並且寫過一篇全是問句的文章追問經理人:

“你精力充沛不知勞累嗎?你有科學專業的原則和精神嗎?你有科學方法嗎?你真心虔誠地經歷過科學系統的洗禮嗎?你是最好的專家嗎?……最終歸結於‘你行嗎?’”

據説,寧高寧對人的重視,也包括來自李嘉誠的啟示。在華潤時,他曾好奇為什麼李嘉誠的公司能在一眾香港本土企業中與眾不同,李嘉誠給他的答案就是:關鍵在用人。

李嘉誠説,因為自己英語很好,所以請了不少外國人,提升了公司眼界與能力。“李嘉誠有用人眼光,全球戰略眼光。”多年後,寧高寧還在感歎,反觀其他香港公司,基本是家族式、朋友式、老臣子式管理。

或許是因為受到過西方經營管理文化的更多薰陶,寧高寧一直不太把自己的央企領導人身份當“領導”,而是反覆強調“經理人”的理念,並且一直從華潤強調到中化。

到中糧之初,他乾的一件引起廣泛關注的事情是,把集團“管理幹部大會”改成了“經理人年會”,並且不斷強調放下幹部心態,擔起經理的責任。與此同時,他把內刊改名為《企業忠良》。後來,他離開中糧,人們拉着橫幅送他,橫幅上寫的是:

忠良相送情無限,陽光相伴若比鄰。

雖然有11次入圍《財富》雜誌的“中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領袖”榜單的榮耀,以及“改革開放40多年國企歷史上繞不過去的一個人,也是整個中國企業家羣體的傑出代表”等高度評價,但卻不但不忌諱,而且經常主動用生意、生意人的詞彙來介紹自己,介紹自己做的事,這也是寧高寧和很多國企幹部,乃至不少民營企業家的一大區別。

2021年,寧高寧更在一次訪問中開宗明義地強調人的重要性:過去我們經常説要靠體系,不能靠人,到現在我們越來越要相信,成功的企業還得靠人。

“企業家的所有行為、思維、習慣、喜好,都會影響這個公司,時間越長越這樣。”寧高寧説,真正的企業家就是,這個人往公司裏一坐,整個公司裏的空氣都變了。

還有一件小事是,昨天宣佈卸任後,有中糧的老同事在朋友圈中回憶:寧高寧做中糧董事長時,曾有一次因為酒醉在客房吐了,第二天保潔來打掃房間時,發現他在桌上放了500元,表達感謝與不好意思。

2020年的中國綠公司年會上,深具國際化背景的寧高寧被安排以國際化為主題發表演講。他先是開玩笑説,現在提國際化是哪壺不開提哪壺,然後又在演講結束前如此表達了他對國際化的感想:

“中國話到哪都能説,都有人聽懂;中國錢到哪都能花,不用外匯了;中國護照到哪都可以去,不用簽證了;特別是中國留學生不用老去外面上學了,這才是我們最終國家地位的提高。”

[1]《“空降兵”寧高寧》經濟觀察報 楊吉

[2]《再造新華潤—訪華潤集團總裁寧高寧》中國紡織經濟

[3]《寧高寧:二十六隻貓和一隻老虎》中國企業家

[4]《封面報道|中化躍遷》國資報吿 饒恆

[5]《國企“放牛娃”寧高寧的兼修之道》國資報吿任騰飛

[6]《乾貨│寧高寧:大企業如何避免"大而不強"?》國資小新

[7]《思想匯 | 寧高寧:做好企業的關鍵五步》中化集團

[8]《寧高寧:相信商業的力量,相信中國的潛力》中化集團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