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週四公佈的第三財季財報超出了華爾街對銷售和利潤的預期,報吿顯示,蘋果公司第三財季營收為829.59億美元,同比增長2%;淨利潤為194.42億美元,同比下降11%。其中,蘋果公司第三財季大中華區淨營收為146.04億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為147.62億美元,同比下降1%。
蘋果公司第三財季營收和每股收益均超出華爾街分析師此前預期,從而推動其盤後股價大幅上漲逾3%。
Apple 首席財務官 Luca Maestri 説:“儘管經營環境充滿挑戰,但我們 6 月份的季度業績繼續證明我們有能力有效管理業務。我們創造了 6 月季度的收入記錄,我們的有源設備安裝基數在每個地理區域和產品類別中都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
他表示,在本季度,蘋果產生了近 230 億美元的經營現金流,向股東返還了超過 280 億美元,並繼續投資於公司的長期增長計劃。
蘋果公司第三財季來自於iPhone的淨營收為406.65億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為395.70億美元。Refinitiv 估計為 383.3 億美元,同比增長 3%
來自於Mac的淨營收為73.82億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為82.35億美元。Refinitiv 估計為 87 億美元,同比下降 10%
來自於iPad的淨營收為72.24億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為73.68億美元。Refinitiv 估計為 69.4 億美元,同比下降 2%
來自於可穿戴設備、家居產品和配件的淨營收為80.84億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為87.75億美元。Refinitiv 估計為 88.6 億美元,同比下降 8%
來自於服務的淨營收為196.04億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為174.86億美元。Refinitiv 估計為 197 億美元,同比增長 12%
蘋果的 iPhone 銷量超出華爾街預期,這表明即使在產品年度發佈週期的後半段,對 iPhone 13 機型的需求依然強勁。蘋果通常會在 9 月發佈新款 iPhone,隨着客户對新機型的期待,銷量會下降。
庫克表示,蘋果在本季度成功吸引了安卓用户成為 iPhone 用户。 “我們的切換台數量創歷史新高,iPhone 新用户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
服務業務是本季度蘋果增長最快的部分。它包括每月訂閲、支付費用、保修、谷歌的搜索許可費用以及來自 iPhone App Store 的收入。
庫克表示,蘋果目前有 8.6 億付費訂閲用户,其中包括訂閲 Apple App Store 上銷售的應用程序以及 Apple Music 和 iCloud 等產品的用户。
Mac 銷量低於市場普遍預期,同比下降超過 10%。庫克表示,這是由於供應限制和美元走強。
今年 4 月,蘋果公司警吿稱,零部件短缺將影響收入 40 億至 80 億美元,蘋果網站顯示本季度許多 Mac 機型的發貨時間延長。庫克説,最終的打擊不到 40 億美元。
蘋果來自iPad的收入同比下降 2%,但優於華爾街疲軟的預測,因為 iPad 平板電腦是分析師認為蘋果可能會在芯片短缺的情況下優先考慮的產品線之一。庫克表示,iPad 的下滑也受到供應限制和美元走強的推動。
分地區來看,蘋果公司第三財季美洲部門的淨營收為374.72億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為358.70億美元;
歐洲部門淨營收為192.87億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為189.43億美元;
大中華區淨營收為146.04億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為147.62億美元,同比下降1%;
日本部門淨營收為54.46億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為64.64億美元;
亞太其他地區淨營收為61.50億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為53.95億美元。
隨着消費者應對衰退擔憂和數十年來的高通脹,芯片製造商和其他計算機供應商均認為全球對智能手機和個人電腦的需求正在放緩,這預示着儘管是消費電子的龍頭——蘋果的疲軟,也正走向一個增長緩慢或沒有增長的時期。
此前還有消息傳出蘋果公司計劃明年在一些部門放緩招聘和支出增長,以應對潛在的經濟下滑。該知情人士稱,該決定源於在不確定時期更加謹慎的舉措,但這並不是一項全公司範圍內的政策。
庫克在採訪中也表示公司正在經歷通貨膨脹,但將繼續進行投資。
“我們確實在成本結構中看到了通貨膨脹,”庫克説。“我們在物流、工資和某些硅組件等方面看到了這一點,我們仍在招聘,但我們是在深思熟慮的基礎上這樣做的。”
蘋果沒有提供第四季季度的營收前瞻。分析師預計該公司第四季度每股收益為 1.31 美元,銷售額接近 900 億美元。
“就總體前景而言,我們預計 9 月季度的收入將加速增長,儘管看到了一些疲軟,”庫克表示。
庫克稱,“我們相信在低迷期進行投資——我們一直都是這樣做的,並且這讓我們在低迷期結束後變得更強大。”
他表示,儘管部分領域有些疲軟,但第四財季營收預計將加速增長。庫克稱,“宏觀經濟逆風”在第三財季影響了公司,包括可穿戴設備和數字廣吿業務,並補充稱,供應鏈問題也在該季度影響了Mac和iPad,但iPad的需求仍然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