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机构:消费电子需求底部明确,建议关注舜宇光学、丘钛科技

中信证券认为,智能手机终端5月国内出货跌幅收窄,预计后续需求底部复苏,当前时点估值低位,建议布局;VR正处于高确定性放量阶段,AR发展初期正快速起量中,智能手表后续有望受益于健康功能持续完善持续成长。中长期逻辑下建议投资人关注射频、代工、显示等板块相关厂商。

以下为原文报告:

智能手机终端:5月国内出货跌幅收窄,预计后续需求底部复苏,当前时点估值低位,建议布局

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22年5月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2080.5万部,同比-9.4%,环比+15.1%,同比跌幅较1~4月大幅收窄,主要因疫情影响趋弱下逐步复工复产,消费需求逐步复苏;2022年1~5月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1.08亿部,同比-27.1%。此外,我们追踪了天猫6.18活动手机销售数据,2022年天猫6.18活动手机品类总计销量381.29万部,同比-7.05%;均价为4371元,同比+12.77%;手机品类整体销售额达到166.68亿元,同比+4.83%。

分品牌看,苹果为130.40亿元,同比+29.21%,市场表现更为抢眼;荣耀为7.95亿元,同比+105.25%;华为为4.63亿元,同比-65.12%;小米为10.24亿元,同比-51.00%;OPPO为3.78亿元,同比-22.77%;vivo为5.77亿元,同比-41.35%;整体安卓端为36.28亿元,同比-37.54%,除荣耀外安卓主要品牌均同比下滑,反映安卓端需求相对疲软。

展望全年,我们调整2022年全球/中国智能机出货量预测至12.94/2.91亿部,同比-5%/-12%。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承压趋势下,我们看好折叠屏手机市场技术成熟度提升后带来的成本下降,我们预期2022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1440万台,同比+93%,2025年有望超6500万台,2020-25年CAGR 90%+。

估值层面看,消费电子(中信)指数自2020年1月至今月度平均动态PE为43x,2022年6月21日动态PE为25x,较2022年5月5日22x有所提升,但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需求底部复苏背景下建议布局。

AIoT终端:VR正处于高确定性放量阶段,AR发展初期正快速起量中,智能手表后续有望受益于健康功能持续完善持续成长

我们跟踪了全球最大的综合性游戏平台之一Steam平台的VR活跃玩家及VR应用数据,5月份Steam平台活跃VR玩家占steam玩家总数比例为3.24%,环比+1.35pct。应用层面,5月份Steam上线的VR应用数为6614个,环比+3.12%;5月份Oculus Rift/ Oculus Quest合计上线1747个应用,环比+0.6%;5月SideQuest上线应用总数为3201个,环比+17.4%。

出货量方面,据wellsenn XR、Counterpoint、Canalys、Strategy Analytics数据,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VR/AR/智能手表/TWS耳机/智能音箱出货量为275/8.2/3370/6820/3530万部(台),分别同比+24%/ +39%/ +13%/+17%/-4.3%。其中,VR板块,一季度国内出货24万部(同比+243%),海外出货251万部(同比+17%);AR板块,一季度国内出货2.3万部(同比+130%),海外出货5.9万部(同比+23%),国内AR/VR市场增速较高。

展望全年,我们预计2022年VR硬件出货可达1500万台以上,预计2022年全球AR硬件出货有望首次突破百万量级;预计2022年全球智能手表/TWS耳机/智能音箱出货1.53/3.43/1.96亿块(台),分别同比+20%/+17%/+10%。建议投资人重点关注高增长的VR/AR及智能手表细分,其中,目前VR正处于高确定性放量阶段,AR发展初期正快速起量中,智能手表后续有望受益于健康功能持续完善持续成长。

产业链中上游:我们重点跟踪了光学产业链月度出货及业绩数据,2022年5月光学厂商出货整体承压,苹果端表现相对较好

其中,舜宇光学科技5月手机镜头出货9059.4万件(同比-8.9%,环比-29.3%),5月CCM出货4954.2万件(同比-10.5%,环比-3.2%),5月车载镜头出货600万件(同比-8.8%,环比-4.2%);丘钛科技5月手机摄像模组出货3630万件(同比-5.2%,环比+8.6%);大立光5月合并营收31.5亿新台币(同比-6.2%,环比+0.64%);玉晶光5月实现营业收入8.1亿新台币(同比+10%,环比-11%)。

我们认为,Q2是年内需求低点,随手机大盘下半年逐步修复产业链厂商业绩有望逐步反弹。短期看手机光学规格升级承压,但长期高像素、潜望、3D sensing等仍有望逐步渗透。我们看好国内头部厂商竞争力的持续提升,但需持续关注镜头端格局变化可能带来的ASP波动。中长期逻辑下我们同样建议投资人关注射频、代工、显示等板块相关厂商。

风险因素:

国内外疫情反复;国际形势动荡加剧;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及供应链风险;技术创新不足风险;汇率波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等等。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