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招股
凤凰汽车:轻/中型电动汽车制造商,奔赴新能源风口
Phoenix Motors成立于2003年,主要生产电动公共汽车和卡车,包括生产校车,凤凰汽车于 2009 年推出了第一款中型电动传动系统,并于 2014 年销售了第一款商用电动汽车。2015 年,凤凰汽车开始在福特 E450 底盘基础上开始改装生产电动车。
2020年末,阳光动力以1,700万美元的股票、现金和营运资金承诺买下了这家公司。阳光动力董事长彭小峰当时表示,凤凰汽车“有足够的的资本参与竞争”。他还说,阳光动力预计,凤凰汽车在2021年、2022年及更远的未来会实现“大幅增长”。Renaissance Capital 的数据显示,公司截至去年累计售出104辆电动汽车。
凤凰汽车的电动运动型多功能卡车和越野车价格不菲,每台售价16.5万美元到22万美元不等。它的电动汽车的最大续航里程为160英里(256公里),最短充电时间为5到6小时。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凤凰汽车积压约 63 份订单包括 37 辆汽车和 26 套电力驱动系统套件,如果排产顺利,相当于已提前锁定未来一段时间的收入。
友和集团:网站流量在香港电子产品及家庭电器电商平台中位列榜首
友和集团是香港企业对消费者(B2C)电子商务行业的领先市场参与者之一,拥有逾23,000项SKU(以电子产品及家庭电器为主),于最后可行日期已建立注册会员超过807,000名的客户群。公司采用线上线下融合(OMO)模式的零售业务,包括以下B2C模式下的零售销售渠道:(i)透过友和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网上B2C销售;(ii)透过奖赏计划平台及第三方线上平台向终端客户进行网上B2B2C销售;及(iii)在两间零售店(即观塘店及长沙湾旗舰店)进行线下B2C销售。
公司一直专门提供电子产品及家庭电器,其为香港零售电子商务行业的主要产品类型之一,于20/21财年占零售业网上销售总额约31.3%。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于20/21财年,按网站流量计,公司于香港以电子产品及家庭电器为主的电子商务平台中位列榜首,并在香港所有电子商务平台中录得最高电子产品及家庭电器线上零售,市场占有率约为5.6%。按20/21财年的网站流量及整体零售业网上销售计,公司亦于香港所有电子商务平台中分别排名第二及第三(市场占有率约为1.8%)。
于18/19财年、19/20财年、20/21财年,友和集团收入分别达到1.35亿、2.59亿、5.23亿港元。年内溢利分别达到1227.2万、1832.4万、2873.3万港元。于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三个年度公司的收益录得复合年增长率约96.5%;尤其是,来自友和OMO业务的收益于同期按复合年增长率107.1%增长。
| 次新股表现
恒指本周涨1.86%,次新股整体上依然没有起色。
本周的次新股中,表现最好的是商汤,本周商汤的涨幅20.04%,累计涨幅表现较好的为百心安、力高健康生活、涨幅分别达163.06%、124.39%。
| 即将招股
卫哲发起的Vision Deal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港交所5月29日披露文件显示,SPAC公司Vision Deal HK Acquisition Corp.(简称“Vision Deal”)已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并披露聆讯后的招股书。此前,由嘉御资本创始人兼董事长卫哲、DealGlobe易界和Opus创富融资联合发起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Vision Deal在2月15日向港交所递表,花旗和海通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Vision Deal指出,将重点关注前沿科技并聚焦于汽车的智能化领域,以及供应链优势推动的跨境出海品牌和国内新消费企业。
众安智慧生活通过港交所聆讯,在管面积1180万平方米
众安智慧生活总部位于杭州,深植于浙江省及长江三角洲地区,自1998年成立以来,通过逾23年的经营,其已从杭州的一家地方物业管理服务供应商成长为一家业务版图主要覆盖浙江省的综合地区性物业管理服务供应商。
业绩方面,众安智慧生活收入由2019年的1.8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2.9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28.1%;净利润由2019年的2870万元增加至2021年的4180万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20.7%。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众安智慧生活合共有108个合约项目,总合约建筑面积约1710万平方米,涵盖中国17个城市及七个省份;以及合共管理74个项目,在管总建筑面积约为1180万平方米,涵盖中国六个城市及两个省份。
绿茶集团通过港交所聆讯,或成2022首个上市的餐饮企业
绿茶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这意味着,在餐饮企业上市潮中,其有望成为2022年第一个成功拥抱资本市场的餐饮企业。
根据招股书,绿茶餐厅是一家休闲中式餐厅运营商,目前有236家门店,占据休闲中式餐饮市场0.5%份额,就2020年的收入及餐厅数目来看,其是中国第四大休闲中式餐厅运营商。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3月,绿茶集团就曾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但由于截至当年9月底,招股书6个月未予更新,显示失效;直到10月5日,绿茶才重新递交招股书。
财务数据显示,绿茶集团的收入主要有三个来源,餐厅经营,外卖服务及其他。其中餐厅经营在其中所占比例最大。2019年,其总收入从13.12亿元增长32.4%至17.37亿元,但受疫情影响,2020年,营收下降至15.69亿元。不过,2021年前九个月录得收入16.94亿元,业绩反弹迹象明显。
Aquila Acquisition通过港交所聆讯,或将成为港交所首只SPAC
聆讯资料显示,Aquila Acquisition Corporation是一家新注册成立的开曼群岛获豁免公司,为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其成立的目的乃为一家或多家公司进行业务合并。于获取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目标时,公司计划重点关注亚洲(特别是中国)“新经济”行业(例如绿色能源、生命科学及先进科技与制造行业)内有科技赋能的公司。
公司的竞争优势包括通过招商银行与招银国际平台建立领先的行业关系,辅以综合研究实力;特有的交易获取渠道;丰富的投资和执行经验;及利用招商银行与招银国际平台的一站式金融服务能力和深度连结,造就强大的增值能力。
截至2019年、2020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各年,招银国际资产管理拥有超过20亿美元的资产管理规模。截至2021年12月31日,招银国际资产管理拥有超过32亿美元的资产管理规模,并在2017年至2021年期间,在私募股权投资方面实现了约1.84倍的投资回报倍数。
| 本周递表
卓越物流再度递表港交所 2021年收益5.79亿港元
卓越物流为客户提供国际空运及海运代理服务。卓越物流亦为客户提供物流及相关增值服务,包括仓储、物流、重新包装及标签以及货盘运输服务。卓越物流于1997年成立于香港,主要提供货运代理服务。2005年,卓越物流将货运代理业务拓展至中国。卓越物流的业务进一步扩大至提供仓储、物流、重新包装及标签以及货盘运输服务。
2022财年,该集团以香港作为出发港的货运代理服务的收益为约4.86亿港元,占香港整体货运代理服务市场约0.3%市场份额及香港二级货运代理服务市场约0.5%市场份额。2022财年,该集团占约0.03%的市场份额,集团以中国作为出发港产生的收益为约5.06亿港元(相当于约人民币4.17亿元)。
卓越物流的业务模式主要涉及提供货运代理服务,即通过向航空公司及船运公司取得货舱,以将委托卓越物流运送的货物送至要求目的地,并将托运货物拼箱,自所取得的货舱创造盈利。卓越物流作为集运人,亦会以具竞争力的价格向同业货运代理商转售卓越物流自航空公司及船运公司取得的货舱。卓越物流亦为客户提供物流及相关增值服务,包括仓储、物流及其他配套物流服务。
于业绩记录期,向五大供应商作出的采购合共占已产生总运费及处理费用的约61.7%、 62.4%及49.4%;及向最大供应商(供应商A)作出的采购分别占已产生总运费及处理费用的约 47.3%、52.8%及37.0%。
高视医疗再递表港交所:去年年内亏损1.92亿,眼科医疗耗材毛利率高达51.2%
近日,高视医疗(Gaush Meditech Ltd)(下称:高视医疗)再度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此前2021年11月28日,高视医疗在港交所递表,但未能在6个月内通过聆讯或招股。
成立于1998年8月的高视医疗是中国一家全面的眼科医疗器械提供商。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市场份额6.7%,是中国眼科医疗器械市场最大的国内参与者,按2021年的收入计算,为第四大参与者。高视医疗产品组合涵盖眼科医疗器械用于诊断、治疗或手术的所有七个眼科亚专科。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已为中国超过4,000家最终客户(包括超过1,000家三级医院)提供一站式眼科医疗器械解决方案及为中国所有省级行使地区提供服务,涵盖眼科诊断设备、手术及治疗设备及耗材,同时提供售后技术服务。
威马递表港交所 累计售车不足10万去年亏82亿
威马控股周三(6月1日)早间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2021年,威马的电动SUV销量在中国主流市场所有纯电动汽车制造商中排名第一,2021年电动汽车销量及智能电动汽车销量均在中国主流市场所有本土汽车制造商中排名第三,2021年威马销量44,152辆。 威马在2022年4月份交付了3,309辆电动汽车,同比增48.9%,此表现好于4月大部分造车新势力腰斩的数据。
截至2022年4月底,自2018年9月推出首款车型以来,威马已累计出售超过98,000辆电动汽车。 据威马最新的融资轮次推算,公司上市前估值约41亿美元。
精达控股再度递表港交所主板 2022财年收入超20亿港元
据港交所6月1日披露,精达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东兴证券(香港)为其独家保荐人。据悉,该公司曾于2021年9月27日递表港交所。该公司是一家专业的端到端电子产品开发及制造服务供应商,专注于为全球客户,尤其是汽车、航空航天、医疗、海事、银行、安全及无线通信网络行业等专业化及受高度监管行业的客户,提供定制IoT及联合开发产品。
公司提供全面服务,包括初始产品规格及开发、硬件及机械产品设计、部件甄选、次级供应商管理、零件及产品性能测试以及产品认证。公司开发及生产电子产品,以响应各种不同行业客户的特定客户要求。公司于往绩记录期间(2019至2021财年)生产的产品示例包括商用飞行器电源管理系统、海事导航系统、智能驾驶员监控系统、超低功耗IoT公用事业仪表及供老年人使用的IoT设备及监控系统等。
财务方面,公司于2020财年、2021财年及2022财年的收入分别为 13.951亿港元、18.017亿港元及20.89亿港元。于2020财年、2021财年及2022财年的年内溢利分别为3259万港元、8964万港元及9478万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