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IE瀏覽器落幕,27年興衰有何啟示?

5月16日,微軟的官方微博給IE瀏覽器正式“上刑”,宣吿6月16日起IE將正式停用。至此,那個統治了一代人衝浪回憶的“e”字標誌正式退役。

回想起以往上網需先撥號,打開“e”圖標後,80後瀏覽各種新聞資訊門户網站,90後則沉迷於Flash網頁小遊戲。筆者不禁感慨,IE瀏覽器的沒落,是時代的眼淚。

在感歎的同時,筆者也反思起了一個問題。IE從輝煌到退役走過了27個年頭,雖然家道中落,但也締造過全球領先的技術。但縱觀中國整個瀏覽器的發展歷史,卻從未出現過一家真正擁有瀏覽器內核專利的公司。

不管是360安全瀏覽器,還是你能想到的UC、獵豹、QQ等所有的瀏覽器,他們都是基於谷歌Chrome的Chromium內核進行的換皮開發。

或許我們可以嘲笑微軟的IE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碎,但我們似乎多數時候連在牌局上出牌博弈的機會都沒有。核心技術依舊被西方牢牢的抓死在手中。

國產替代——歸期未有期。

1

正如,美團並非國內第一個外賣平台,阿里並非國內第一家電商公司。IE瀏覽器也並非美國第一個瀏覽器軟件。

時間倒回到27年前。在微軟的IE瀏覽器呱呱墜地前,一家名為Netscape的通信公司開發的網景瀏覽器曾佔據全球70%以上的市場份額。

這家公司在1995年,那個美國互聯網的黃金時代有多值錢呢?用華爾街日報的話來説:“通用動力公司花了43年才使市值達到27億美元,而網景只花了1分鐘。”網景的股票上市時開盤價是28.5美元,收盤便翻倍達到58.5美元,妥妥的是一個造富神話。

也正是這塊巨大的蛋糕,讓沉迷於Windows系統成功的比爾蓋茨如夢初醒,意識到自己必須咬緊牙去爭奪瀏覽器市場。

1995年,比爾蓋茨不顧反壟斷調查的危險,毅然決然的將IE瀏覽器與自己的王牌產品Windows系統捆綁銷售。事實證明,他賭對了。

頂着無數人對壟斷的謾罵和譴責,微軟通過強行綁定Windows系統和IE瀏覽器收穫了巨大的成功。到了1997年,IE瀏覽器僅僅用了2年時間就斬獲了80%的市場份額,讓所有的競爭對手都鎩羽而歸。

美團的創始人王興認為互聯網遵循着721法則,即最頭部的廠商佔據70%的市場,其次的廠商佔據20%,剩餘的10%由其他公司所分割。但在那個年代,這一法則可不奏效。

2003年,IE瀏覽器的市佔率繼續攀升,達到了恐怖的95%。那一年,蘋果的Mac OS把IE作為默認瀏覽器,就連曾經的行業領頭羊網景,也在IE近乎窒息般的攻勢下最終被解散。

那時的IE瀏覽器如日中天,還不是現在這般任人做成梗圖,瘋狂吐槽卡頓,使用體驗差的窘狀。儘管壟斷是事實,但IE在當時也是憑藉着精美的模板設計,創新的功能實打實的贏得用户一陣又一陣的好評。

彼時,如果比爾蓋茨不驕不躁,做好產品的迭代,或許IE瀏覽器會和Windows系統一樣江山穩固。但當時的比爾蓋茨覺得IE瀏覽器已經無人能敵,畢竟95%的市場佔有率你認或不認,它就鐵錚錚的樹立在那裏。疊加用户對Windows系統的黏性,比爾蓋茨認為IE的護城河已經成熟。

在這種錯誤的認知下,比爾蓋茨大手一揮,把汗血功臣IE部門開發員工解散分流,IE也開始了他長久的原地踏步期。這一步的作惡,註定了IE被淘汰的結局。

1997年“大哥大”單憑無線通話的功能就成為了有錢人的象徵,而2008年智能手機已經逐步普及大眾,不僅是通話功能,用户還開始追求影視,音樂,拍攝等需求。但IE瀏覽器呢? 97年的IE瀏覽器和08年的IE瀏覽器使用體驗竟然還是大抵相同的。要知道,這可是瞬息萬變的互聯網領域。

抓住微軟不作為的這個機遇,2008年穀歌的Chrome瀏覽器如同天降猛男,瘋狂暴打“躺平”的IE瀏覽器。谷歌Chrome瀏覽器憑藉其易用性、跨平台功能、速度以及安全性,僅用4年時間,在2012年取代IE成為最受歡迎的瀏覽器。這也造就了一個名梗:IE瀏覽器是最好的Chrome下載工具。

也就是以此為節點,IE瀏覽器開始瘋狂的敗退,後起之秀 Chrome搶走了IE瀏覽器58%的市場份額,而蘋果也早有了自身的Safari瀏覽器,IE的市場份額萎縮到了只剩不到 3%。

IE廉頗老矣,怎麼辦呢?

如同當時解散IE團隊時一樣,再度卸磨殺驢唄。這才有了這一幕,接任的“行刑官”Edge瀏覽器發微博送別IE。

2

在這個時代,有項自己的技術無疑是一件非常安心的事情,但主流的IE、Chromium、WebKit以及Presto瀏覽器內核無一屬於中國。

也曾有國產廠家自命不凡,給予過國人希望。不過結局是熟悉的破滅。

2018年,有家公司聲稱自己成功創立中國首個自主創新的瀏覽器內核——紅芯Redcore。這家公司名字叫紅芯時代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陳本峯曾在微軟總部參與IE瀏覽器核心研發。

打開公司的官方網站,你能看到紅芯國產瀏覽器顯著的被打上了 “安全、穩定”“自主可控”的標籤,並且可能是陳本峯覺得這樣氛圍還不夠,還要附上萬里長城作為背景,並以中國地圖作為點綴,加深烘托赤誠的“國貨心”。

拿着創新,國產作為噱頭,紅芯瀏覽器在資本市場獲得2.5億的C輪融資。投資方除上市公司及政府客户外,還涵蓋晨興資本、達晨創投、IDG資本。

紅芯瀏覽器騙過了被生意矇蔽了的投資方,但羣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有網友將紅芯瀏覽器的安裝包下載解壓後發現,發現大量與谷歌Chrome瀏覽器一致的同名文件,甚至連chrome的圖標都原封不變的出現在眼前。

原來,所謂的國產瀏覽器又是一場套娃的騙局。是一出“名為國產之光,實為販賣情懷”的鬧劇。我們依舊沒有突破美國的技術。

面對營銷話術被戳破,陳本峯於2018年8月17日公開《紅芯致歉信》。吹破的牛皮,資本也救不了,紅芯瀏覽器隨之逐漸消失在大眾的視線中。

其實,用後來的眼光回顧這件事,很輕鬆就能識破紅芯的騙局。2021年微軟全年研發投入約1200億人民幣。這個數字秒殺了除華為以外的所有中國企業。但微軟用於接任IE的Edge瀏覽器所使用的是什麼內核呢?也是Chromium。

全球開發費用排名第三的微軟,也不得不向谷歌的Chromium屈服,這件事更反應了自研技術是一件多難的事。

3

落後就要捱打,我們也確實捱過打。

前文即談倒微軟,又談到國產替代,這讓筆者不得不的想起那個“恥辱”級別的事件:2008年微軟針對中國盜版所採取的“黑屏措施”。

“中國人不會為軟件付錢,不過總有一天他們會的。既然他們想要去偷,我們想讓他們偷我們的。他們會因此上癮,這樣接下來的十年我們就會找出某種辦法讓他們付賬。”

這是1998年《財富》採訪比爾蓋茨和巴菲特時,比爾蓋茨的回答。

十年後,他真的動手了。2008年10月20日,很多中國用户發現自己的電腦裏突然出現了一則消息提示,如果使用盜版的Office軟件,你的電腦將每一小時就會黑屏一次。

儘管因此指責微軟是“美國數字霸權”並非完全符合道義,反對盜版應是無可厚非。但隨意修改用户操作系統的行為坐實了微軟縱容盜版的“變向壟斷”手段,更直接點燃了全國上下對於系統軟件的安全恐慌。

如果微軟能夠肆意的篡改用户的程序,那麼個人隱私,商業的機密,甚至於國家層面的密文是否都如同虛設呢?我們是否一直活在微軟的挾持之中呢?

微軟黑屏事件引起了軒然的國產替代反思潮,“中國人一定會永遠吿別黑屏!”,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教授也在事件中振臂發聲。但二十餘年的拿來主義下,我們的技術早已落後太多。

同樣是根據Statcounter的數據,2020年度,桌面操作系統中,Windows和MacOS系統合計佔比94.36%;移動端則被安卓、iOS攻佔,二者合計佔比99.05%,不論從哪個角度統計,國產操作系統總份額加起來不超過5%。

早在1999年,時任科技部部長徐冠華就説過,“中國信息產業缺芯少魂”。“芯”很好理解,自然是指芯片,而“魂”不是工程師精神之類的空話,而是操作系統。

我們的企業一直以來就像一具軀殼,缺少基礎軟件裏極為重要的一部分。

4結語

微軟手握操作系統的軟肋,因此IE丟了瀏覽器份額,也有容錯空間去盡力取回。而我們缺少了西方的技術,真的能保持正常的生產經營嗎?這個聯想有些跳脱,但又現實。

進入疫情時代以來,全球地緣衝突快速升温,各國逆全球化的操作更是頻發。西方對我們的限制之所以叫“卡脖子”,是因為被抓住脖子這種要害,就真的會窒息。

順勢而為,無往不利;逆勢而行,步履維艱。

近年來,中興,華為,海康威視等等企業屢被制裁的事件歷歷在目,國產替代的路很難,但仍須要走。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