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連續兩個季度不能註冊新用戶了,BOSS直聘的業績受到的負面影響卻十分有限,甚至沒給競爭對手留下反超的機會,是對手“躺平”了嗎?顯然不是。從財報和公開報道看,在線招聘行業其他玩家不同程度的提升了營銷費用與曝光頻次。
在競爭激烈的互聯網行業,作爲一家行業裏的年輕公司,暫停新增半年仍能保持領先。不能不說是一個現象級事件。這種現象背後,BOSS直聘的商業模式值得我們不斷探討。
昨日公佈的四季報顯示,BOSS直聘2021年第四季度實現營收10.9億元,同比增長69.1%;現金收款爲11.70億元,同比上漲24%;經調整後淨利潤3.49億元,連續第三個季度實現盈利;截至2021年底,公司自由現金流爲13.8億,同比上漲436%。
2021年下半年以來,公司因網絡安全審查暫停新增用戶,全年平臺平均月活躍用戶數(MAU)爲2710萬,同比上漲37%,根據Questmobile數據,BOSS直聘月活仍保持着較大幅度的領先,據七麥數據,從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其APP下載量同樣居於全行業首位,如下圖:
停止新增對BOSS直聘的負面影響有限,主要是因爲該平臺已經初步建立了雙邊網絡效應。豐富的用人單位和崗位供應使得該平臺集中了最廣泛的應聘者,而廣泛的人才供應吸引了招聘者持續在該平臺上投入精力,以此形成的雙邊效應短時間內很難被同行超越。平臺已經在企業數和用戶規模上和對手拉開差距,因此,即使沒有新增,通過優化現有用戶的服務,也能持續爲招聘和應聘雙方持續帶來價值。
結論看上去簡單,但其商業邏輯的建立過程是非常複雜的,這也是傳統招聘網站短時間內難以將其進行復制的原因。這篇文章就重點探討BOSS直聘的商業邏輯與傳統招聘平臺的不同之處。
一,深化產品和服務,從“佈告欄”到“推薦匹配”
傳統招聘網站的產品形態多是佈告欄的形式,先將廣告資源位出售,然後求職者投遞簡歷,招聘者下載簡歷。通常,在招聘者發佈崗位,以及求職者投遞簡歷後,平臺的工作就完成了。
BOSS直聘的產品設計更爲複雜,與提供佈告欄相比,它提供了更多服務。
首先,BOSS直聘在產品設計上鼓勵溝通交流,應聘者可以根據溝通後的意向,決定是否允許對方查看簡歷,這客觀上降低了求職者在招聘文本信息內容不夠全面的情況下,盲目海投簡歷的機率,進而招聘者也不用再對着成堆的簡歷“人肉”篩查,因爲在線上聊天過程中,其實已經可以對應聘者建立初步印象。
其次,它的產品設計更重視匹配,比如會根據用戶的瀏覽關鍵詞、簡歷、以及溝通對話信息等數據進行崗位匹配,招聘者也不是被動的在用戶海投的簡歷中查找,而是可以免費或者付費獲得更多的系統智能匹配的候選人,相當於系統已經進行了初步的過濾,當然,必要的時候客戶也可以付費使用主動搜索候選人的功能。
熟悉互聯網C端產品的人知道,“智能匹配”原本不是什麼新鮮概念,它是根據數據積累和數據歸類,提高人和信息,人和商品,人和人之間,信息匹配的效率。但是人與人之間的信息匹配要比與信息和商品複雜的多,因爲人畢竟不容易被歸類,人是極其複雜的。單純通過技術瞭解一個人是非常困難的,更可況只是基於招聘這個特定場景,數據更是相當有限的。
但我們也要結合招聘市場的諸多複雜性和特殊性去理解,經過對線上招聘市場長期存在的供需矛盾進行分析,我們發現,BOSS直聘並不需要對一個人有多麼深刻的理解才能做到“匹配”,因爲傳統的線上招聘平臺存在的供需矛盾實在太大了,BOSS直聘通過產品邏輯上的改進,就能比傳統模式“匹配”的多,這是下部分要重點分析的。
二,建立相對公平的招聘和求職生態,給中小羣體創造生存空間
傳統線上招聘流程,存在較多的需求模糊地帶,和較大的供需矛盾。
很多應聘者並不清楚自己需要和適合一份怎樣的工作,尤其是剛進入社會的應聘者,會誤打誤撞的進入某些行業和崗位;部門領導往往也很難準確的向hr描述空缺崗位需要一個什麼樣的人;hr則由於對多個崗位實際工作任務的理解有限,也不一定能在信息量有限的簡歷中,檢索出和崗位需求匹配的人才。這是招聘市場存在的諸多信息模糊地帶,也造成了很多時間和資源的浪費。
在招聘者、應聘者、hr對彼此的訴求都不夠明確的時候,往往就會產生這樣一個局面:既然從200字的招聘簡報中獲取不了足夠的信息,應聘者往往優先選擇名氣最大的公司、選最熱門的崗位投遞簡歷,而招聘者由於對崗位工作任務不瞭解,就優先985、211。結果是,100個應聘者衝向1個崗位,100個招聘者搶1個人才。當100個應聘者衝向1個崗位時,招聘者爲了降低篩選工作量,又產生了hr的中間作業。而剩下的那99個應聘者的簡歷可能石沉大海。這是傳統線上招聘模式下的供需不平衡。
上述信息的模糊地帶和供需矛盾,在傳統招聘網站以搜索和廣告爲主的商業邏輯下會愈演愈烈。大企業不缺買廣告位的錢,能優先獲得接觸人才的機會,小企業沒有錢買優先展示位,失去接觸優秀人才的機會,逐漸喪失對招聘網站的信任和依賴。所以,造成傳統招聘網站無法覆蓋中小企業市場的根本原因,並不是大客戶銷售模式開發中小企業客戶成本過高引起的,而是其商業邏輯是爲大企業,更確切的說應該是爲不差錢的企業設計的,對中小企業的需求非常不友好。
BOSS直聘持續從技術、運營、產品角度出發,從產品設計上促進求職者和招聘者雙邊資源分配的相對公平性,支持在市場中處於相對競爭劣勢的招聘者和求職者獲得更多機會,因而欠發達地區求職者、中小微企業等更能從中受益。
公司在季報中給出了一些數據可以驗證BOSS直聘對中小企業的吸引力:其平臺對中國縣級行政單位的覆蓋率超過了98%,縣域的電商、物流倉儲、生活服務業等領域崗位增多,吸納了大量勞動力;2021年全年平臺新增崗位需求同比上漲30%,脫貧摘帽地區崗位發佈量上漲20% ,脫貧摘帽地區招聘者與求職者溝通次數2021年全年超過1200萬次;在四季度開展的一項實驗中,智能匹配系統根據求職者期望將一線城市相關求職者推薦至三、四線城市相關行業,四線城市餐飲行業達成率提升40%,三線城市安保/家政/維修行業達成率提升26%。
回到“匹配”度的問題上,其實BOSS直聘能將“100:1”的矛盾降級,就已經往前邁了很大一步了。過程中,直聊模式、推薦系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直聊降低hr信息傳遞過程中產生的誤差,推薦系統則減輕了大量信息涌入一個渠道,進而放大直聊功能的價值。因爲如果解決不了100:1的矛盾,仍然主要是hr(非真正的招聘者)參與直聊,除了比傳統模式多了一層時效之外,對於提高信息匹配層面價值不大。最後,BOSS直聘靈活的收費模式,又將直聊和匹配系統的價值再次放大。
三,相對靈活的收費模式,形成了對基數更大的中小企業羣體的包容性
傳統招聘網站給客戶打包一整套服務,每年漲一次價,這種方式跟售賣品牌廣告資源位的邏輯差不多,更適合大企業和不差錢的主。
BOSS直聘有更靈活的收費模式,它將付費形式拆分的更細。
首先平臺上會有一個“競招職位”與“普通職位”的概念。二者根據地區、行業之間人才供給與企業需求的供需情況界定。發佈“競招職位”需要付費,發佈“普通職位”則不需要費用,前者的價格在幾十塊到幾百塊之間。
很多中小企業一年就招幾個人,批量買一個幾千塊的套餐顯然是不劃算的,但購買單個“競招職位”就很劃得來。BOSS直聘相當於創造了一個產品,滿足了這部分臨時的、小量需求。
如果這個職位命中了“普通職位”,就直接是免費發佈。從第四季度披露的付費企業客戶數量看,目前平臺仍有大部分職位是“普通職位”。
職位發佈後,招聘方可以每天收到一定數量系統推薦的人,然後跟求職者聊天(對方是否允許查看簡歷,要看聊天是否吸引力應聘者)。想聊更多的人,可以購買補充包。系統也可以根據招聘者的訴求整理出一批“牛人”名單,意味着這個名單或許更精準,查看該名單需收費;如果覺得系統推送達不到預期,也是可以付費選擇主動搜索簡歷權限。
當然,大企業在這裏也是可以和傳統網站一樣直接籤年框,買打包好的服務權限。
但是,你可以明顯看到,BOSS直聘的收費形態,非常有利於中小企業的加入,他的商業產品設計,像批發和零售的關係;像針對大企業的品牌廣告,和針對中小企業的自助效果廣告系統的區別;像餘額寶將傳統銀行櫃檯5萬元起的理財門檻,降爲100元、10元,更能適應較小的羣體的需求。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的12個月,BOSS直聘付費企業客戶總數約400萬家,仍然有超過5成以上的企業主體在免費使用平臺的招聘服務。
結構化的付費產品結構,吸引了大量的中小企業嘗試BOSS直聘的產品,目前其服務的客戶中80%多都是中小微企業。它們所提供的豐富的崗位,吸引了大約1億用戶體驗過BOSS直聘的服務,而國內4000萬的企業數、8000多萬的個體工商戶、5億多非農勞動力人口,都可能成爲其潛在市場。
除了結構化的付費模式外,定價系統也是平臺一大創新。當一個職位招聘者多,求職者少,崗位發佈價格就更高,反之亦然。
比如2021年三季度,爲了支持行業與保障人羣就業,BOSS直聘主動對教育培訓、服務業等13個行業的部分職位實行了降價和免費策略,覆蓋全國35個城市;2021年第四季度這一策略保持了延續,教育、服務業、房產多個崗位由收費轉爲免費,同時部分職位的價格也進行了下調;今年春招季,人才競爭依然激烈,平臺上很多職位都是招聘者多,求職者少,因此BOSS直聘調高了部分職位的價格。
這種創新的定價系統,同樣起到降低“100:1”供需矛盾的作用,通過價格調控,對局部行業、地區人才過多,崗位過少,或人才過少,崗位過多的情況起到緩衝作用,調節了平臺的“生態平衡”,這是提升“匹配”度的另一層意義。
四,小結
綜上,BOSS直聘跟傳統招聘網站的區別,並非表面上看到的那麼簡單,直聊模式、移動端設計、智能匹配系統、結構化的付費體系、以及根據供需情況調節的定價系統,服務於提升招聘者和應聘者的信息匹配度這個核心,而這正是傳統招聘平臺所缺少的能力,正是這種能力促使BOSS直聘的雙邊網絡效應不斷加強,建立起競爭門檻。
理論上,BOSS直聘的商業邏輯確實比傳統模式進化了,但是效率提升了多少,最終還是要看付費企業怎麼投票,包括付費金額的增長情況,付費企業數量增長情況,提價能力和續費能力等等,都是我們檢驗其商業模式價值的標準。並且現在還是其市場培育期,有大量企業有待拓展、有大量企業沒有付費、付費企業接受新的規則也需要時間。
(聲明,數據來源於公司財報及業績說明會,文章內容均爲個人觀點,不具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