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阿里巴巴最近的发展与美国运通在1960年代的色拉油丑闻中有许多相似之处。
·这两项公司都面临着可怕的不确定性,而重大政治事件(肯尼迪遇刺和乌克兰战争)又加剧了这种不确定性。
·但在这两种情况下,两家公司的核心业务都完好无损,仍然受欢迎,甚至是必不可少的。
·在美国运通(AXP)事件中,巴菲特认识到了这个机会,并在该公司上下了13亿美元的赌注。今天,AXP仍然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四大”头寸之一。而在BABA事件中,与巴菲特志同道合的合伙人查理·芒格发现了这个机会,并介入其中。他从2021年第一季度开始购买,从那以后,他连续两个季度加倍下注。
·历史不一定会重演,但总是相似的。巴菲特方法在1963年奏效,希望它现在能继续适用于芒格。
阿里巴巴(BABA)股票最近的发展不经让人想起上世纪60年代色拉油丑闻期间的美国运通(AXP),那是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职业生涯中的一个决定性事件。许多人肯定知道这件丑闻,但可能很多人都不会知道,这一丑闻也恰逢当时的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遇刺。那个周末发生的事件不仅影响了美国运通,也几乎使纽约证券交易所陷入瘫痪。
色拉油骗局:简单回顾
这个骗局是由当时称霸色拉油交易市场的色拉油大王——安东尼·徳·安杰利斯,绰号“提诺”策划的。他通过一家名为Allied Crude的植物油精炼公司(Allied Crude Vegetable Oil Refining Co.),进行了一系列的欺诈。美国运通给他开具了数百万磅植物油的收据。到1963年,美国运通总共应该有1.5亿美元的色拉油作为“提诺”的抵押品。然而,实际库存只值600万美元。
因此,美国运通面临超过1.4亿美元的潜在损失。而实际上,当时该公司的年销售额约为1.18亿美元。
欺诈最终在1963年11月浮出水面。11月19日,Allied Crude植物油精炼公司申请破产。11月22日星期五,纽约证券交易所组织了对其他相关公司的救助,以稳定市场。
不幸的是,就在同一天中午过后不久,约翰·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由于这些事件,股票市场进入恐慌性抛售模式,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崩盘之一。
BABA的情况和色拉油事件的相似之处
1.与企业规模相比,不确定性的规模确实相当大,而且后果严重。如前所述,在色拉油事件中,美国运通面临1.5亿美元的潜在亏损,而该公司的年销售额为1.18亿美元。就BABA而言,其不确定性始于蚂蚁集团IPO的取消。这被认为是(在很大程度上,的确是)BABA的一个转折点,标志着中国政府开始打压其大型科技公司。在那不久之后,BABA被中国反垄断监管机构处以28亿美元的罚款。然后,BABA在2021年9月承诺,它将在五年内投入1,000亿元人民币(约155亿美元,每年31亿美元)落实十项具体行动,助力推动共同富裕。那一天,滴滴出行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无疑加剧了我们对美中紧张关系的担忧。投资者担心BABA是否面临同样的退市命运。
2.重大政治事件进一步加剧了不确定性。如上所述,AXP事件恰逢肯尼迪总统遇刺,几乎使纽约证券交易所陷入瘫痪。就BABA而言,它的不确定性恰逢中美紧张局势升级,以及最近的乌克兰战争的爆发。
3.在这两种情况下,市场在不确定性得到解决之前做出了剧烈的反应(这是市场一贯的做法)。在色拉油欺诈案中,美国运通的股价下跌了50%以上,尽管迄今为止仍尚不清楚美国运通是否应对这一亏空承担100%的责任。这一欺诈案的最终解决实际上只花了美国运通大约3000万美元。到目前为止,BABA的情况远没有美国运通的情况严重——罚款和承诺也不过BABA年净利润的10%左右。这一承诺可以被解读为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企业和政府正在制定解决方案,但市场已经对股价暴跌近2/3做出了反应。
4.这是关键,这两家公司的核心业务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仍然完好无损,仍然至关重要。以美国运通为例,在欺诈消息爆发后,其核心的旅行支票业务仍然很受欢迎,而且至关重要。巴菲特观察到,该公司的客户仍然对他们的旅行支票业务充满信心。他们继续使用这项服务,犹如色拉油欺诈从未发生过。
现在BABA的情况也是如此。BABA已经达到了一个大到不能倒,同时,好到不能倒的地位。尽管存在持续的不确定性,阿里巴巴在最近一个季度的营收为2426亿元人民币的收入(相当于381亿美元),收入同比增长10%。它被承认是比预期慢,但对于这种规模的企业来说,任何两位数的增长不仅是健康的,而且是优秀的。
巴菲特没有让一场好的危机白白浪费
每次危机中都孕育着机会,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有句名言:“永远不要让好的危机白白浪费”。在AXP事件中,我们的价值投资大师巴菲特意识到,其核心业务依然稳健。欺诈事件发生后不久,美国运通的股价下跌了50%,他就开始买进了。他最终向该公司投资了近13亿美元。
实际上他已尽可能多的买入股票——已不能再买了,因为他的头寸已经达到了40%的上限——正如几年后的1968年他写给股东的信中所说:“去年,我提到了一项投资,它在1964年、1965年和1966年的表现大大超过了整体市场,并且由于其规模(这是我们有史以来最大的投资比例——我们达到了40%的上限)对我们的整体业绩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这种出色的表现一直持续到1967年,总收益的很大一部分再次被这种单一的证券所占据。我们对这种证券的持有量已经大大减少,在投资组合中没有任何一项接近这一投资以前存在的规模或潜力。”
几年后该股价涨了10多倍。巴菲特至今都一直持有着,如今,AXP仍然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四大”头寸之一,价值约240亿美元。
芒格也没有
在BABA这里,则切换到巴菲特的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查理芒格,他在2021年第三季度首次将阿里巴巴的股份翻了一番,并在2021年第四季度再次翻了一番。
芒格的决定当然有充分的理由。如上所述,市场根据感知做出的反应太快了(就像AXP事件一样)。因此,即使BABA的核心业务完好无损,其估值现在也过于压缩了。该公司的预期市盈率仅为12.6倍左右。根据其账面上的巨额现金头寸(总计770亿美元,约合每股29美元)进行调整后,其预期市盈率仅为9.2倍。这是一家极度廉价且停滞不前的企业的估值。对于仍以两位数速度增长的企业来说,情况并非如此。
风险
投资BABA确实有高风险高回报的味道。
首先,在短期内,最大的问题是乌克兰战争。战争(任何战争)的持续时间和最终结果都是完全不确定的。它可能会以不可预测的方式对BABA和全球整体金融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其次,就监管不确定性而言,公司尚未完全脱离困境。近期的一些事态发展,包括助力中国共同富裕的投资和将其电子商务业务分为中国和国际两部分,都使这些不确定性变得更加明朗。但习近平主席最近仍表示有意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科技巨头的监管,这对阿里巴巴的影响尚不清楚。
最后,中国政府可能会干涉BABA的业务。例如,中国政府最近要求所有国有企业将其数据从私有云提供商(BABA的云服务提供商)转移到国有云服务提供商。像这样的干扰可能会阻碍BABA在云计算等关键领域的发展。